孩子人生的4个第一次,家长千万不要忽视

育儿书里常说,家长不要错过孩子第一次长牙、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

因为,它们可以帮家长更好地见证孩子的成长。

喜悦之余,家长千万别忘了:

孩子人生中,有4个关系到身心健康、态度端正、三观修成的“第一次”,我们也不能忽视!


孩子人生的4个第一次,家长千万不要忽视

第一次受挫折

我从小随父母住在职工家属大院,楼上有个比我小两岁的男孩,在家很是受宠。

一有磕碰摔倒,爸妈、老人连忙替他教训起来:

“这石头太坏了,竟然把宝贝给绊倒了”“这地板真讨厌,让我们踩它两脚”......

参加学校的画画比赛,没有拿到名次,家长赶紧哄他:

“在我们看来你是最棒的,是评委没有眼光,我们还不稀罕参加呢!”

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别难过,可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变得怨天尤人,染上爱找借口、推卸责任的坏习惯。

常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长远,我们爱孩子、护孩子,更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端正心态,一起分析原因,教他们方法技巧。

只有尽早锻炼孩子的逆商(面对挫折、摆脱困境的能力),他们才不会被击垮打倒。

所以,孩子第一次受挫失败,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错过!


孩子人生的4个第一次,家长千万不要忽视

第一次有主见

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女孩,不太爱说话,总是附和别人的话。

某天教到《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开讲前,我让同学们都来说对幸福的理解。

有的说,幸福是有吃不完的零食,有的说,幸福是不用写作业......

轮到女孩时,她支吾了好一会儿,用苍蝇般的声音说:“我不知道,他们说的都对。”

后来和女孩的班主任聊起这件事,我才找到背后的原因:

原来,女孩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妈妈,总是打断她说话,还常把“你必须听我的”“照我说的做”“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挂在嘴边。

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想法太幼稚,还没到参与讨论、自己做决定的年纪。

大人是省心了,可孩子被忽略的次数一多,他们只会越来越盲从。

只有感到被倾听、被尊重,孩子才会更积极去思考,更勇敢去表达。

所以,孩子的第一次发声,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错过!


孩子人生的4个第一次,家长千万不要忽视

第一次家长会

侄子去年刚上小学三年级,经常考八十来分,在班里排中下。

前阵子家长会,他的父母不巧都在外地,无法参加。

后来我问侄子:“爸妈不知道你考得是好是坏,也不会说你什么,你应该很庆幸吧?”

不料侄子反问我一句:“你说,他们是不是对我彻底失望了,所以干脆不管我了?”

原以为,优等生才盼着开家长会,差生则暗暗祈祷爸妈有事去不了。

可其实,比起家长会的内容,孩子们更关注:

我的家长很早就到了,对我很上心;我的家长今天特意穿得很正式,真有面子;我的家长说话很温柔,同学们都很羡慕我......

孩子们在意的,是爸妈对自己的重视、对自己成长的参与。

只有感到被关爱、被器重,他们才会获得抬头挺胸、勇往直前、不惧风雨的底气。

所以,孩子的家长会,尤其是第一次家长会,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错过!


孩子人生的4个第一次,家长千万不要忽视

第一次好奇“性”

电影《父与子的性教尬聊》的开篇,七岁小男孩帕普问爸爸:“什么是自慰?”

爸爸有些不知所措,可他不想重走老一辈的路,用打骂来抹杀孩子对性世界的好奇。

于是,他以板球比赛为例,给儿子解释起来:

“一起打球的小伙伴不在,所以只能自己一个人玩,这就叫自慰......”

从那以后,爸爸还借用各种联想、例子给儿子解释怀孕、避孕套、月经等的概念。

面对孩子对“性”的好奇,家长们要么随口撒个谎,要么搪塞过去:

“你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你现在还小,没必要知道。”“只有坏孩子才问这种问题”......

这样做,看似消除了尴尬,实则埋下了隐患和危险。

只有了解身体、懂得男女有别,孩子才会形成自我保护、尊重他人的意识。

孩子好奇“性”的那一刻,便是性教育启蒙的最佳时期,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忽视!

不错过孩子的成长,也不要耽误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孩子人生的4个第一次,家长们请一定要到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长牙   家长   孩子   人生   家长会   侄子   美文   好奇   爸爸   儿子   说话   父母   原因   妈妈   女孩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