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听话的孩子,还是自主的孩子

你想要听话的孩子,还是自主的孩子

有了孩子,就要养育孩子。是听从父母的经验?还是跟随自己的人生想法?还是要参考其他人的经验?何去何从,这是一道人生选择题。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科学养育。如何科学养育?可以从赵昱鲲的自主教养入手。

赵昱鲲拥有美国化学、计算机、心理学硕士学位,师承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 • 塞利格曼学习、传播积极心理学。现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驻华特别代表、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美国《积极心理学日报》(Positinve Psychology News Daily)专栏作家,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应用的主要参与者,爱贝睿家长教练。

他译有塞利格曼著作《持续的幸福》(Flourish),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著作《园丁与木匠 : 顶级心理学家教你高手父母的教养观》,米切尔·雷斯尼克 的《终身幼儿园 : 将创造力进行到底》,著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自主教养 : 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追时间的人 : 信息过载时代的知识解决方案》等书,开发有爱贝睿社群和喜马拉雅FM开设的育儿课程《小事情撬动孩子大能力》。

他将心理学研究应用于育儿日常,倡导激发孩子内驱力的自主教养。

那么,我们平常有哪些不正确的育儿理念,会导致什么后果?什么是自主教养?如何进行自主教养

不正确的育儿理念

  1. 认为养育孩子会毁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2. 对育儿焦虑。主要原因是焦虑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二是对焦虑的焦虑,也就是元焦虑。
  3. 认为孩子无法自主,或无法培养出自主。

不正确的育儿理念的后果是产生四种父母:

自主教养的内涵

自主教养理念的基础是美国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的自我决定论。自主是人类天生的心理需求,是孩子天生喜欢的,天生就能学会。

提倡自主教养的原因是:一是无法预设未来,孩子要有面对人生变化,拥抱不确定未来的能力。二是孩子如果没有发展出自我,容易随波逐流。

自主教养的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心理、情感和行为自主的人。自主教养是育自主而自成长,培养孩子的自主,让父母也成长,而不是根据孩子的表现和指标来评判。

自主教养减少焦虑的原因是欢迎不确定性,我们摸索出孩子未来的样子,让孩子发展个性,成为自己。

自主的孩子会怎么样?

自主的孩子会成长为自主的人,他做事的动机来自自己的兴趣、激情、价值观、人生意义、自我认同。

自主的人做事会得到积极体验,积极体验会让他刚喜欢做这些事,从而形成正面循环。事情做的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幸福。

自主教养的正确理念有哪些?

  1. 照他养,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分清对孩子要求的原因是来自理智因素还是情感因素,注意的自我同情的情感误区。
  2. 充分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内在发展规律,不强加大人的愿望和标准,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信任孩子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共情能力和进取心。
  3. 要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和自我整合,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矫正他们的行为。
  4. 大人有情绪也要表达, 养育的过程不是憋屈自己,毁掉自己,而是为了提升自己。通过对孩子的要求和焦虑,进而反思自己的心理和动机。

育儿的不正确方法

育儿的不正确方法主要是心理控制,即通过操弄孩子心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心理控制分为以下三类:

  1. 激起内疚心理,就是通过父母的辛苦让孩子内疚。比如不好好学习对不起父母的辛苦,父母辞职照顾你,学习反而退步。内疚心理会让孩子积累负面情绪,影响孩子自尊自信,还会让孩子对父母怨恨。
  2. 有条件的爱。根据孩子的表现,决定自己给孩子爱的多少。比如孩子调皮父母就不和他玩。孩子赢了父母就高兴,孩子输了就嘲讽,孩子听话就爱,孩子不听话就不理。有条件的爱影响孩子的安全依恋模式,影响孩子的未来心理和幸福。
  3. 否认感受。以大人的感受替代孩子的感受,否认孩子的冷暖疼痛感知和心情。比如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觉得你冷。送孩子的礼物孩子一定要喜欢。去爷爷奶奶家一定要开心。男孩子摔跤一定不要喊疼。孩子考试好一定不要高兴。否认感受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不可靠,压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贬低自己的价值,影响自我整合。

心理控制的危害

孩子心理成为大人心理的附属品或牺牲品,孩子很难发展出自己的健康独立的心理。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其他人的心理附属品或牺牲品。

孩子无法发展出自主动机,只会发展出受控动机,表面看是自己做的决定,实际上受控于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自主教养的方法

  1. 在心理控制之前,反思自己这做的原因。到底是孩子的原因还是大人的原因。
  2. 接纳、尊重孩子的情绪。导致情绪的观点和情绪导致的行为可能有对错,但情绪无对错,都要接纳。
  3. 用不攻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训练孩子接纳和尊重别人的情绪。有情绪可以表达感受,但是不要批评孩子。
  4. 可以行为控制。行为控制是对行为进行规范,可以用故事来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控制孩子的行为。

行为控制的注意点如下:

  1. 行为控制要持续一致。
  2. 照顾孩子情绪。如果游戏或事情不好玩,就承认不好玩,让孩子感觉被理解。
  3. 解释做某件事的原因,让孩子理解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强迫。
  4. 提供有限选择。比如先洗澡还是先刷牙,在学校做作业还是在家做作业。这样孩子做出选择后,会增加任务的认同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尼克   自主   孩子   贩子   教养   美文   焦虑   心理学   听话   大人   情绪   理念   父母   自我   原因   能力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