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是最伟大的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师”一直是受尊敬、被爱戴的。教师节,我们感恩世间的老师,更要感恩伟大的“天人师”释迦牟尼佛!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佛陀一生都在探索、求法修道与弘法,只为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佛陀不言信息而言种子。

教师的存在,就是为学生播下亲近知识,重视道理的“种子”。佛是道的体现,皈依佛,即皈依道,尊师重道,就是尊敬佛陀,尊重佛法。

佛的教育是大众化的,佛所觉悟的真理虽很深奥,但佛深入浅出地引用民间故事及作种种譬喻予以开导,所以各阶层的人民都能接受佛的教育。

佛教也是一个佛法修学的教育体系,教授解脱烦恼和轮回的智慧方法。 佛陀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是善、何者是不善。

众生若能依教奉行,即能解脱烦恼。因此,佛陀被尊称为“天人师”。

佛陀是最伟大的老师

礼佛承事,有五功德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引《增一阿含经》说:

“增一云:告诸比丘,礼佛承事有五功德:一者端正,以见佛像发欢喜心。二者好声,由见形像,口自称号:南无如来无所着至真等正觉。三多财报,由以香花供施故。四生长者家,由见形已,心无染着,志心礼故。五命终生天。此即诸佛常法,当如是学。”

虔诚礼拜、恭敬承事佛或佛像,即是十方诸佛常行教化之法,我们应当用心去学习与实修。

佛陀是最伟大的老师

拜师师长,习行善法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云:

“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是一。”

佛与僧是能觉悟,虽然因地僧与果地佛有所区别,但两者所觉悟的道法是一致的,所以说佛法僧是一体。因此,我们应当对僧人恭敬尊重,见到沙弥师父也应当像礼敬大师父一样敬重。

《华严经·净行品》云:

“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

大师指的是佛,小师是指和尚。无论是给我们证皈依的师父、授戒的和尚,还是我们依止学法的法师,他们都是善知识,我们都要把他们当成师长,都要尽心奉事。

师父是替补佛处的,佛已经灭度了,佛陀留下的教法一定要通过师父来传授给我们。所以,我们要“事师”,而且还要在事师的时候懂得方便善巧。

一切善知识都是师长。善知识教授弟子时,各有各的方法。我们向善知识求法,就要依着善知识,不管善知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授我们,摄受也好,折服也好,都要相信善知识是为成就我们道业而作的教授。

所以,我们事师时,要令师长欢喜;跟师父学法时,要老老实实地听师父的话,这样才能更快获得成就。

巧事师长的范围很广,但是在确立我们和师父关系的时候,首先要确立的就是以出世法为标准。我们亲近善知识是为了了生死、断烦恼。这也正是我们随师“习行善法”的真正目的。

—— 摘自梦参老和尚《净行品讲记》

佛陀是最伟大的老师

当以五事,敬养于师


佛在《善生经》中说:“弟子当以五事恭敬供养于师。一者善恭顺;二者善承事;三者速起,四者所作业善;五者能奉敬师。

恭顺

对师长要恭敬、顺从;

善承事

就是有担当、能办事,对师长交代之事能承担;

速起

对师者交代的事,能迅速办理、不拖延;

所作业善

根据师长教导,一切行为皆依善法,行善业;

能奉敬
物质上要奉养师父,精神上要恭敬师父。

真正的感恩就在每一个当下,对师长的“知恩报恩”,当从佛陀所教导我们的这五点做起。

佛陀是最伟大的老师

佛法难闻,名师难知

《地藏经》教育我们,孝亲尊师,拜佛尊师,既可以去除我们自身贡高我慢的习气,又可以增强我们的虔敬心。如此,学佛才可以真正学有所成,趋入佛道。

从第一次传法,到八十岁示现涅槃,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共讲经三百多部。这些经典都是佛的圣弟子们为了让佛法传播久远,在佛陀涅槃后结集成经典的。

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学习佛法,全因有历代祖师大德、善知识和授业恩师们住持佛法,传承佛法,弘扬佛法。《涅槃经》云:“善知识,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此义故名善知识。”

佛门说“名师难遇”,我们能生为人,又听闻“生命解脱”之法,这是一生难求之机遇;能得到一位真正明澈的善知识教授,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善知识给我们说法时,我们要有难遭遇之想,要心怀恭敬认真聆听,要如理思维,要依教奉行。

佛陀是最伟大的老师

侍师无事,如法亲近

善知识难值难遇,当我们得遇善知识时,应如何亲近呢?佛陀在《阿含经》中开示弟子们,要如法亲近善知识,并提出“弟子当以五事恭敬供养于师”:

给侍所需

为人弟子,须先用智能的眼光选定善知识;既已选择再不要讲师之过失。要好好地护持善知识,以师之弘法之志为己任,勤修苦练,以圆满所依之师的弘愿为己愿。

礼敬供养

供养分外供养与内供养两种。外供养指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四时供养”;内供养是指学法之心。只有如法供养,才会打破我执与法执。

尊敬戴仰

我们跟随善知识学法修行,必须具有恭敬心,而且这种恭敬心是真诚的。

师有教诲,顺师无违

我们学人最好专心跟随一位善知识学习;若要外出参访,要依据知识所指定的方向或目标。

我们还要有耐心,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常随师学的过程中,切勿因一时的困难或不如意而生退转之心,要认识到学法的长远性。

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请善知识开示,包括请益、有不明的事请教等。

我们与善知识亲近、相处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决不仅仅囿于上述几种。

我们在亲近善知识、与善知识随行的时候,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只要是于己于人有利的方法,我们都可以选择。


教师节

我们虔诚感恩佛陀

感恩十方诸佛菩萨

感恩历代祖师大德

感恩善知识和授业恩师

祈愿善知识和恩师法体安康

祈愿众生皆能早成佛道

佛陀是最伟大的老师

功德人生APP

见 者 利 益 | 随 喜 转 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佛陀   求法   巧事   何者   恩师   功德   佛法   师长   恭敬   师父   美文   众生   弟子   亲近   教授   老师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