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观点新,疗效好,简单实用

1.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EH)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高血

压作为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重要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

性肾脏病等1)。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血压水平,可以

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有效性相比西药有其独特优势,不管是单独应用中药还是联合用药,中药均能表达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并且中药具有作用机制多途径、多靶点、作用较全面、临床疗效肯定的特点。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研究现状和进展做简单介绍。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观点新,疗效好,简单实用


2.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根据临床表现,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头风”、“肝风“等病症范畴。《灵枢胀论》曰:“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并记载“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提出脉大、坚、涩是脉胀的典型脉象,与高血压病患者脉象相似。历代医籍多阐述高血压发病由肝风、风痰、痰火、瘀阻、阴虚等引起。学者从中医学理论角度阐述了导致高血压的病机是心营过劳、营血壅盛、络脉阻滞,以及3者与心、肝、脾、肺、肾脏的关系。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观点新,疗效好,简单实用

学者"认为肝胜阴阳失调是发病关键,肝肾阴亏,肝脏阴阳失调,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终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久则阳热动风,鼓动血脉,循经上冲头目,则血压上升.痰浊瘀血内蕴,证候多变反复,从临床可见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心、脑、肾及眼底等的病变,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8瘀有密切关系。

肾虚为发病之本,肾阳不足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瘀滞脉络,清窍失葬发为眩晕;肾阴虚则脉道失于荣洞滋养,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均可致血压升高。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观点新,疗效好,简单实用


有两个纳入较大样本的证候分布学研究,采用国际通行的标准化调查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横斯面调查,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中医证候要素主要集中于“瘀”、“痰”、“虚”,病位为心、肝、肾.三者互为因果,痰瘀互结,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观点新,疗效好,简单实用


3.,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中的应用

近年来,在广大中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在治法、方药等方面有了重要进展,治法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在中药内服、针灸、中药敷贴、穴位按摩、药枕浴足疗法等。

4.单味中药或提取物治疗高血压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以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平衡。

单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对高血压治疗药物的精选及进一步明确药效部位,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观点新,疗效好,简单实用

补虚药中的杜仲,其松脂醇二葡萄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 ET, NO有关"。

淫羊藿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器官血流量。

黄芪所含y一氨基丁酸及黄花甲甙有扩张血管、利尿作用。

解表药物葛根中含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木期苷等。

菊花中含有的挥发油、黄酮试、菊状、水苏碱、腺嘌吟、胆成刺榄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均具有扩张血管功效。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观点新,疗效好,简单实用


平肝息风药物钩藤可调节血管运动中枢,对抗交感神经,具有Cat2通道的阻滞作用而引起血管扩张,松弛血管平滑肌作用。

天麻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内调性舒血管物质的生成及抑制内体性缩血管物质的释放有关。

清热药物夏枯草中含有大量钾盐和夏枯草甙(PVS) ,其具有扩血管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因而具有降压和心肌保护作用。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观点新,疗效好,简单实用

还有祛风湿药物防己桑寄生利水渗湿药泽泻,消食药山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

以上这些药物均可以单药服食,不需配伍,也可有很好的作用。

更多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在后续文章中会逐一介绍,欢迎关注“悬壶雅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中医药   桑寄生   夏枯草   脉象   高血压   并发症   疗效   美文   阴阳   临床表现   血管   血压   药物   中药   中医   机制   观点   作用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