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飘香迎端午(端午安康)


粽子飘香迎端午(端午安康)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扒龙舟起源于浙江,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汉族龙图腾文化的代表之一。,还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和理念。


粽子飘香迎端午(端午安康)

每年的端午节,家里都会包粽子。粽子起初是只放红枣的,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放的东西花样百出,有蜜枣、山楂丝、有肉的、海鲜、还有糖的,家里人一起吃粽子的时候,就看谁能吃到糖的,能吃到糖的就会有好运气的。这天妈妈都会给亲戚朋友打电话,问你们家包粽子了吗?没包给你们送几个?我们家也会接到很多同样的电话。

端午节那天也会煮一些鸡蛋。我母亲都会买一些白艾插在门中间。白艾俗称艾嵩,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采艾于户上,并用艾叶艾根把做成老虎样子的艾虎挂在门楣中央,以避邪。明代《山堂肆考》一书记载说:“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端午节的菜市场,几乎每个人都会拿着一把艾,充满着一股浓浓的节日气息。


粽子飘香迎端午(端午安康)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其中以纪念屈原最为广泛。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自沉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人赞其高义,有人认为这是弃君的不忠行为,更有人觉得他应该高引而去或另择明主。但是对于屈原自己来说,这却是他唯一的选择。作为三闾大夫,他有高远的政治眼光和谋略,知道暴秦不可为友,于是结交中原各国,在楚国国内推行美政。他本身也洁身自好,德高望重,堪为表率。他一直希望能够完成“明君美政”的梦想,要实现梦想却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楚王身上。因小人进谗,他被一贬再贬,终于在楚国都城被攻破之际毅然跃身汨罗江,将自己送回了生养他的土地,并不再分离。司马迁称赞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他的死,是用生命为代价向自己的理想做出的最后一跃,可谓死得其所。

粽子飘香迎端午(端午安康)

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奇怪。

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石缝里。

乡亲们知道了真相都很感动,纷纷夸赞屈原。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我们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成人后被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为官,管理国家大事。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为后世之人所称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今天我们要记住汨罗江,记住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

端午安康,缅怀古人。

粽子飘香迎端午(端午安康)

2021.6.1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汨罗江   秭归   粽子   端午   楚国   龙舟   屈原   汉族   安康   都会   礼俗   楚王   粮仓   政治家   端午节   美文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