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引言;

生活中,我们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导致手低眼高,深一脚浅一脚,一路跌跌撞撞下来,却发现不仅没追到自己想要的,还把原来的自己弄丢了。

其实我们有时缺乏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认知,看到一些东西美丽的表象后,总想急功近利得到他。却忽略了是否与自己的行为能力相匹配。自己是否能驾驭得了。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part·1

沉淀自己,经得住打磨,禁得起诱惑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且奈我何哉?~《菜根谭》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天如果不赐福给我,我就耐心修养品德,以迎接福分的到来。如果上天用贫苦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补偿。如果上天用穷苦来折磨我,我就刻苦磨练意志来战胜命运。做到了这些,命运又怎么能左右我呢?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耐心的去沉淀自己,要经得起打磨,禁得住诱惑。把自己的功课做足了,自己足够强大优秀了,自然会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会有赏识自己的人,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不是垂青总喜欢临时抱佛脚的人。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Part·2

你当种地、睡觉就出了旷世奇才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三顾茅庐, 耐心恭候彰显王者风范。

三顾茅庐 这个历史典故基本上家喻户晓,是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做他的军师的故事。

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童子曰:“先生今早少出.”玄德曰:“何处去了?”童子曰:“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玄德曰:“几时归?”童子曰:“归期亦不定,

第一次拜访。

被小童告知,早早就出去了,去哪了?不清楚,行踪飘忽不定,至于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刘备弟兄三人只好悻悻而归。

玄德曰:“卧龙今在家否?”均曰:“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玄德曰:“何处闲游?”

第二次登门拜访。

巧了又不在。云游四海,去哪云游了?这可说不准,或者乘舟、或者访友、亦或者去哪里找朋友抚琴下棋了,具体不详。刘备叹惜又没缘分相见啊!之后,留下一封书信,说明两次来意。

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第三次再登门拜访。

诸葛亮倒是在,只是正在草堂睡觉,这回刘备一块石头落地了,总算是有缘能见到一面啊!于是,毕恭毕敬静候诸葛亮睡醒。

期间,张飞和关羽都认为诸葛亮拿大摆架子,一介山野村夫,不知道有没有点真才实学,谱倒是挺能摆,分明就是故意刁难,很不高兴,而刘备则劝慰两兄弟,要有诚意、有耐心、戒骄戒躁。仍告诫不要造次耐心的等侯。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这还是谦谦君子所为吗?这样急功近利的刘皇叔,哪里还值得诸葛亮去尽心辅佐,哪里还能有建立蜀汉。哪里还有什么三国鼎立。

几个时辰以后,睡足了的诸葛亮醒来便吟出一首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醒,窗外日迟迟。” 其实,这首诗寓意深刻,“外面时局动荡、乱世纷争,一切表象犹如一团迷雾,人人都被困在梦中,不知这局如何破解,但是我孔明早已洞察一切,”怎么都这般时候了,还不见有人找我来破解这个局。

话说,睡足了的诸葛亮,终于接见了这位刘皇叔,结果自不必说,刘备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经过一番寒暄,诸葛亮开始表明心迹与志向。同时也看出了诸葛亮的人品。

(2)不求闻达于诸侯,甘愿做一介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出师*表》

这段文献里面,诸葛亮(谦虚)地说自己是一介布衣,以耕田种地为生,得以在这个乱世苟全活命,不奢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通达显贵。

其实“ 不求闻达于诸侯”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自己也没想在诸侯场中去做官扬名立万,甘愿做一介布衣淡泊明志。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但是诸葛亮没有, 很谦卑,把自己贬低为一个种地的布衣,一介平民百姓。而贵为(帝室之胄)汉室宗亲的刘皇叔,不嫌弃自己,礼贤下士,这么看得起自己。

诸葛亮这样的布衣,躬耕于陇上,安居于茅庐。农闲了没事就睡睡大觉,睡醒了赋诗一首。何德何能值得这刘皇叔屈尊三请?

(3 ) 开门见山,分析天下时局

27岁的诸葛亮,首先跟刘备分析了当前天下局势。既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自从董卓以来的大汉已经被各路诸侯权贵瓜分,袁绍的实力最大,但已被曹操消灭。

以我们目前的实力,还不能与实力雄厚的曹操对着干。我们得韬光养晦壮大实力、站稳脚跟,以便东山再起,共谋大业。

暂且需要和与江东孙吴联手抗曹,先占领荆州,再谋划益州,以“ 帝室之胄 ”的正统身份,盘踞于在西川......

(4)诸葛亮亮剑~一份特殊大礼 显才华

诸葛亮祭出大招——西川五十四州地形图。

在那个政权分崩离析,诸侯割据称雄的年代,又没有无线网络、没卫星定位、没导航、没设备的情况下。勘探地形,绘制地图那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西川,那个在诗仙李白笔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诸葛亮竟然把其五十四州的详细地势地形图跃然纸上

你能说,隆中对只是诸葛亮“临场发挥,信手拈来”?

你能说诸葛亮,没事就种种地,吃饱了没事闲的再睡个觉,做个春秋大梦,足不出户,就绘制了一副五十四州地形图

其实,在见到刘备之前,他便已经在西川走了一大圈, 对那里的山川地势已经了如指掌, 将那里的地形图画了个遍,这副地图可谓意义非凡,算是给刘备准备了一份隆重的大礼。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中国有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你接触的群体很重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摘自《论语·季氏篇》

所以不要把大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远离损友。潜心修炼提升自己的才华,多交一些良师益友,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我们看看诸葛亮的交友圈。水镜先生司马徽,那是东汉末年文坛大佬级别人物,凤雏庞统,也是名门望族所出身,可谓荆州翘楚。另外,其中石广元(名韬)、孟公威(名建)、崔州平(名钧),徐元直(名庶)和诸葛亮最为要好,合称为“诸葛四友”。石韬石广元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学生,颍川人,最后仕从曹魏,官拜典农校尉、郡守。孟建孟公威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学生,曹操占据荆州时被征用,最后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徐庶徐元直依旧是水镜先生的学生,东汉末年先为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崔均崔州平崔钧是原太尉崔烈之次子。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

当时诸葛亮可是交友甚广,除了上述这些朋友以外,还大量结交还大量饱学之士,他们也喜欢四处游历,闲暇之余也会聚个会,小酌的同时,畅谈当时的时局。这些益友可以说也让诸葛亮受益匪浅。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加上诸葛亮本人从来就是敏而好学之人,还经常游历山水,与其说是陶冶情操,不如说是勘察地形、观测气象的同时,顺路也观察时局发展。故而对天文地理都比较熟识,再加上常常研习兵书和周易。既聪慧又喜欢独立思考的问题,这些都是促成他异于常人之处。埋头苦干了二十多年的诸葛亮,不浮躁、不张扬、不傲娇。没有急于到处毛遂自荐,而是沉下心来潜心修炼。不是有句话么?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6)蛰伏不等于埋没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之所以诸葛亮追随势单力薄尚无根基的刘备,因为二人惺惺相惜,似哥们儿、似挚友,正所谓贤臣也要遇到明主,方得相形益彰。也看中敦厚的刘备是个宅心仁厚心系天下的明君。正所谓曲高和寡, 知音难觅。

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以后,便开始屡建奇功,其中有火烧博望坡(战胜曹军)、诸葛亮祭东风(火烧赤壁胜曹军)、坐荆州(巧言不还)、夺占西川、巧取汉中等等,辅佐刘备站稳脚跟,促其霸业成就了三国鼎立之势,诸葛亮也官拜蜀汉宰相,协助刘备治理蜀汉。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Part·3

结语

诸葛亮躬耕于陇上,你当人家种地真是为了果腹?人家那是磨练心智,做事沉稳,使其禁得住浮华的诱惑。游山玩水不只是情趣所致,更多的是通晓人文地理,充盈自己的才华,不然哪来的西川五十四洲地形图。结交天下益友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学识,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然在混乱的时局,怎么判断自己要跟随的人是不是人中龙凤。熟读兵书钻研周易等等,使得自己文韬武略无所不精,不然哪有巧借东风、大雾弥漫草船借箭呢?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日后出山在做准备,诸葛亮是志存高远。

潜心修炼终换来了水到渠成,成就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诸葛亮蛰伏二十七载告诉你:与其追马 ,不如种草

古人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意思是,必须有深厚的学养和积淀,才华之箭方能射得更准更远。

生活中,我们努力把自己打造完美,修炼心智、精于学识、丰富阅历,又何愁自己的才华得不到认可,抱负得不到施展。正所谓欲成大器,先修内功。与其千方百计去琢磨追马,不如静心来好好种草。

#第二届今日头条全国新写作大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蜀汉   周易   荆州   不求闻达   司马   皇叔   茅庐   地形图   时局   草堂   童子   布衣   诸侯   美文   交朋友   才华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