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农村阿姨的坦言:儿多,女多,到老一个都指望不上


65岁农村阿姨的坦言:儿多,女多,到老一个都指望不上

老话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有儿有女,老了有依靠,多子多福,过去人是这说的,很多人也是这样认同的,在以前计划生育比较松的时候,农村里有的夫妻生了三到四个,儿女一多,做父母的自然人辛苦很多,他们殚精竭力,含辛茹苦,把儿女一个个养大,帮儿女一个个成家,而当自己老了,按理来说,几个儿女养两个老人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可是现实生活并非如此。

郑姨今年六十五岁,老伴五年前就病逝了。她有两儿两女,儿女也都有孩子,如果全部加在一起,二十多个人,也算是一个大家族,按老话说,儿多福气好,儿孙满堂,儿孙绕膝,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

可是郑姨依然过着独守空巢的生活,甚至还不如那些独生子女的老人。她和老伴能养活养大两对儿女,能帮他们成了家立了业,可四个儿女却养不了她和老伴。

郑姨五十岁时,最小的女儿也出嫁了,她与老伴除了头发白了,年岁大了,没一分钱的积蓄,以前他们所攒的钱,都用在儿女身上了,为了给自己挣一点钱养老,他们也像年轻人的一样,辗转奔波到浙江打工行列,在工地上做小工,他们俩人收入不算高,但也能挣过六万多元钱的收入,第一、二年赚的钱,十万元,老大买房子钱不够,把钱给了老大,第三、四年,又遇上老二买房子,同样又把十万元钱给二儿子,第五,六年两年又遇上大女儿买房子,第七、八年又遇上小女儿买房子,又分别给两个女儿十万元。

当时是说借给他们的,不是白送给他们的,要他们有钱就还给她,可是到现在没有一个人主动把钱还给她,就当没有那么回事一样。

郑姨在经济危机时,要他们把钱还给她,他们非但不感觉到羞愧,要么就说自己没有钱,要么就说父母不近人情,老把钱挂在嘴上,伤感情。从此以后郑姨闭口不谈钱的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郑姨六十岁时岁,老伴得了胃癌,急需要治疗,自己手头上的十多万全部用光了,只是杯水车薪,还需要一些钱。

郑姨哭着喊着要儿女拿钱出来,为老头子治病,两女儿叫苦连天,就是说破天也没有钱,大儿子经济条件比较好,他看弟妹不出钱,他也不想带这个头,不言不语。

她老头子病只能放弃治疗,回到家里,病情渐渐加重,进食一天比一天困难,痛得整宿整宿睡着觉,身子骨瘦得只剩下骨头,完全不像一个人形了,郑姨守在床前伺候,儿女只是偶尔来回来看一看就走,没有一个长期守在病床前,她老伴熬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闭眼的时候没有一个儿女在身边。

65岁农村阿姨的坦言:儿多,女多,到老一个都指望不上

几天后,儿女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面子上也不次于别人。

儿女们办完事临走回家时,却把郑姨一个人留在家里,并没有提出来把她带到他们家里去住一段时间,让郑姨更加悲伤、失望和寒心。

郑姨面对老伴的遗像,以泪洗面,老伴在的时候,两人也吵过架,也闹过别扭,但要不了多长时间又和好如初,两人形影相随,有事一起做,闲时说说话。可现在她孤单单一个人,心里放不下,以前和老伴在一起的生活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放,她整个人也瘦了一圈。

她儿子有时也打电话回来,郑姨几次提出要去儿子家里住,可是儿媳妇总以房子太小为理由而拒绝,想去女儿家里住一段时间,可女儿却说自己太忙无法照顾她。因此她只能呆老家,哪里都不能去。

老伴走了将近半年,郑姨悲痛似乎是淡了一点,身体才渐渐恢复,但还是感觉在家里比较苦闷,一想到老伴就泪流满面,她想离开这个物是人非的老房子,想换一个环境,也许心情会好一些。

于是她又决心去打工,可身体比前在差了很多,已经不适应在工地上做小工了,只能选择轻微的体力劳动,她打定主意做保姆。

在浙江那边她认识一些熟人,很快就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任务是全天候地伺候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八十多岁,整天卧床不起,吃吃喝喝要送到床上。

郑姨上班了,做饭,洗衣服,还要负责给老太太擦身子,洗衣服。干了半个月,感觉到力不从心,就想辞工。可这家人不让她走,要她干完一个月,等请到保姆她才能走,说什么也不给结工资,郑姨只好继续干了半个月,最后才拿到工资。

郑姨又失业了,只能暂时住到熟人那里,一个星期后才找到一家工厂打扫卫生工作,工资两千六百元。但不包吃不包住,就必须要租房子,通过中介租到了个很小的房子,一个月要六百,一个月伙食费八百多,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只能余下一千二百元。

郑姨经常想,自己和别人这个年纪,在家里享清福,自己也在两儿两女,却一个都指望不上,还要靠自己劳动攒钱养活自己。

钱虽然不多,但自己还得干下去,要是老伴在的话,也不至于无依无靠的,郑姨苦撑苦熬干了两年。

工厂人事部长换了,新部长上任三把火,看到她说:“我们厂里从现在起,只招六十岁以下的人,而你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再聘用你了。”

郑姨领了工资,又东奔西走,想再找一份工作,可还是到处碰壁,只要是六十岁以上没有哪个单位愿意要。

正好女儿打电话来,她就向儿女提起这件事,儿女也劝她:年纪大了,就应该回家休息,不要在外面吃苦了。

郑姨回到的老家,像以许多乡下老人一样,晴天就到菜园里种菜,雨天几个老人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闲聊。晚上就孤魂鬼影般一个人看电视,坐着的时候想睡觉,可上床却睡不着。

这样的日子倒是清闲又轻松,可是手头钱不多,坐吃山空,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2019年那年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回来过年了,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郑姨趁这个机会提出了要他们每人每个月给一点钱,他们没说二话也都答应了,每人每月给她三块钱。郑姨没有多想,生活能过就行。

去年疫情特殊时期,儿女都在异地城市,都没办法回来,他们答应每个月三百块,也就没有兑现,一直拖到今年,两个儿子回来了,也就给了她一千元,并没有如数给她。两个女儿至今还没有回来过。

郑姨是自己手里一点钱垫底,否则还真不知道生活怎么过。郑姨后来提出要他们一次性把一年的钱付清,他们不答应,说要一个月一个月地付,郑姨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也不可能每个月来,其实就是谎言,儿女们认为一次给任务太重了,每月每月给轻松一点。可是现在她们一分钱都没有给。

一想起这事,郑姨心里就来气,她妹妹只生一个儿子,却她把接到上海去享福了,而她四个儿女,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真心实意地接受她,养她的老。

她现在真后悔,儿多受苦,养育四个儿女,她受了那么多的苦,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吃没有吃好的,穿没有穿好的,如今晚景这样的凄凉,儿女再多,,他们不孝敬,也是枉然,一个个都是没有孝心的白眼狼,想起儿女们她直摇头。


65岁农村阿姨的坦言:儿多,女多,到老一个都指望不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小工   老伴   浙江   老头子   美文   老太太   坦言   儿女   保姆   阿姨   年纪   家里   儿子   工资   老人   女儿   两个   农村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