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农村大爷自述:辛苦了大半辈子,到老了还得继续劳动


70岁的农村大爷自述:辛苦了大半辈子,到老了还得继续劳动

每当看到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还在田间地头,或者在外面的工地上,干体力劳动,很多人不理解,年纪都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劳动?还不呆在家里好好地养老。殊不知,农村的很多老人有他的苦衷,只能靠自己劳动赚一点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这是很无奈的事情。

70岁的钱大爷自述

我姓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七十岁,到目前为止身体还过得去,平时在外干一点散工,攒一点小钱,基本还能养活我老俩口子。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和许多农民兄弟一样,离开了自己家乡,离开了土地,到沿海城市的去攒钱。我老伴在家里照顾孩子兼顾种几亩田。

我打工第一站是福建泉州工地上,当时福建泉州正工改革开放建设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到处建房子,到处是建筑工地,需要民工的量非常大,只要有一把力气,都有用武之地。

我当时就在泉州滨海一带工地上,干着又苦又累地体力劳动——挑砖,就是建房时材料,红砖和水泥靠人工,肩挑背扛,运到施工场所。

每天只要舍得力气能吃苦,干上一天能挣到一百,甚至两百多,那个时候的钱比较值钱,一般普通干部的工资也不过只有一千来钱,而我们这些卖苦力的人,收入算是比较高的,但所吃的苦只有干过的人知道,劳动时间长,要力气大,还要有后劲,劳动强度大。如果不我们这些农村人,没有谁能吃得这个苦的。

冬天白天时间短,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六点准时到工地干活,一直干到晚上八点,夏天时间更长一些。夏天每天要干十五、六个小时是常事,总是感觉到缺觉,睡眠不足,疲劳不堪。

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得这么大的劲,记得开始挑砖时,干了一天的活,回来躺在床上,腰酸背痛,晚上就只能靠喝几两白酒酒来解乏,长年累月,除了雨天做不了事,能休息,平时都没有休息时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日,每天干着枯燥无味重体力劳动,就像一个游击队员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今天在这里干,明天又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苦和累时间一长,似乎成了惯性,渐渐感觉到累减轻了一些,当干一个地方,老板就给结工钱,看到一张张钞票,苦和累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在正常情况下,干一年重体力活可以有五到六万钱块的收入,这在当时收入已经很高的收入了,如果呆农村想有五,六万元收入最少需三,四年的时间。

每年有这么高的收入万,解决了我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的读书的问题,那也时孩子读书并不贵,只是后读书越来越贵,孩子还在读高中,初中。

除了给他们读书的钱,五年的时间,我积攒了二十多万元,我家成了村子里富裕户,在村子里第一个建楼房就是我家,赢得了左邻右舍羡慕的眼神。

这是我人生中做的第1件就做了楼房,之后每年赚到五、六万元钱,但就是存不到钱,孩子渐渐长大了,需要钱更多,三个孩子都先后考上了大学,每年要付给他们的学费伙食费,每年还是捉襟见肘。

直到后来孩子大学毕业后,也都找到了工作,大儿子在广州,二儿子在上海,女儿在南昌,他们在城市里还未立稳足。

等到孩子们在城里落了户,立了业,成了家,买房热又开始风行起来,从农村里走出去的孩子们,总希望在城里有自己窝,又筹划在城里买房子,如此同时银行又出台的房贷。

孩子们很兴奋,觉得生活有奔头,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变成城市市民,买房子可以按揭,我这个做父亲的又得得为他们买房子“添砖加瓦”,大儿子开了口,又不好意思不给,父母心都一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这一代人强,在城市里有一个窝,把自己好不容易攒了十万元,给了大儿子。过三年之后,二儿子又买房子了,话不用多说,有了初一,就有初二,我又把十万元给了二儿子。自己口袋又是空空如也。又过了四年,女儿又买房子,她倒是没有开口要,但老伴却打电话问了她,买房子钱紧张,只好把钱给了女儿。


70岁的农村大爷自述:辛苦了大半辈子,到老了还得继续劳动

到了2016年,我已经六十五岁了,重体力劳动事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干一些轻微的劳动,按说这一大把年纪了,按照国家退休制度,早该退休了,可是自己还得到处的做小工,几年之中,前前后后,干了几种工作,干过城市里的扫大街的,因为是临时的,又是自己老家的小城里,工资很低,一个月一千八百元,说起来轻松,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也不轻松,早上四、五点要开始扫,风雨无阻,到八点钟,一条条街道扫得干干净净,上午,下午才稍微轻松一点。

每当人家问起我孩子的情况,我都不敢说真话,怕人家骂我孩子不孝,其实也不是孩子不孝,他们是农后代,跻身于繁华城市生活,工作和生活压力都非常大,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一个农村人,想法很简单,只要自己还能劳动,就或多或少攒钱的话,就不用伸手向孩子们要钱,老了帮了孩子什么大忙,若是能自食其力,就是对孩子贡献。

我儿子他们也多次说过,叫我和他妈妈不要干活了,是该休息的时候了,呆在家里享享清福。

我知道孩子们一片好心,可是看到他们生活不容易,按身份来说,也都是白领阶层,有房子,有车子,有孩子要读书,那是在大城市里生活,船大浪大,向他们要生活费还真开不了口。

这几年身体一年比一年差,有时候真想回到农村老家,过点清闲的日子,不在外面风是风,雨是雨劳累奔波,一旦停下来了,就得孩子们每个月给生活,现在这个年头,物价只涨不降,钱是不值钱,虽然在住在农村,比在城市也少了多少,我和孩子妈妈两个人最少最少每个月也得要一千五百元。

就是三个孩子平均摊,每个人也得出五百来块,一年到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这一生还算幸运,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一年两、万元,年年攒钱年年光,没有余下钱。

我老伴身体不怎么好,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农村上医疗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现在医疗费特高,随便一个小感冒,也得一、两千,除掉报销的部分,自己还得掏五、六,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很多本来是小病,吃药都不管用,不打点滴还真不行。

农村老人都几乎是这样情况,在六十岁以前大半辈子拼命赚的钱,都花在儿子身上了,等到想为自己存一点钱时,自己又老人了,活又干不动了。

为什么农村六、七十岁的老人,还继续在劳动呢?不是我们农村老人不懂得享福,也不是我们农村老人身体多么好,更不我们农村老人喜欢劳动,而是为孩子尽量减轻负担,只有劳动才能赚一点微薄收入,还真得自己身体不好,如果身体不行,就成了孩子的累赘。

有一些老人指责孩子不孝顺,我认为也不全是,孩子是父母生的,心里也会惦记着父母晚年生活,可是年轻人生活真压力太大,大多数是不在父母的身边,也是身不由已。顾得了这头,顾不那头,他们也要生活。

我是这样想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不会连累孩子们,只要我还能动,还是要挣一点钱,一旦真的动弹不了,孩子们应该不会丢下我和老伴不管,总会想办法把我们养起来的

70岁的农村大爷自述:辛苦了大半辈子,到老了还得继续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农村   大儿子   小病   老伴   自述   美文   大爷   工地   城里   体力劳动   力气   儿子   老人   父母   身体   收入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