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二十多年的98岁的母亲,照顾重任却压在一个儿子的身上

卧床二十多年的98岁的母亲,照顾重任却压在一个儿子的身上

长寿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在五福之中,长寿排在第一位,说明在人们心目中对长寿的重视和向往,有很多人不惜一切代价也想多活几年,有些后人以老人的长寿感到骄傲和自豪。

愿望很美好,而现实状况却令人很无奈,若是老人寿命很长,而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身体又虚弱,长年累月卧病在床时,对老人自身而言是痛苦,是受罪,对后人而言,是一种无奈和重负。

韩婆婆活到了九十八岁,在四里八乡是寿命最长的一个老人。

就在她七十岁时,就得了一场病,多次治疗还是健康没有恢复,身体老得不像一个样子,整天躺在床上下不来,一是三餐饭送到床上,洗澡,全靠别人帮忙,连一个小孩都不如。

她一躺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人生有几个二十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天天如此,必须得有一个人悉心照料她的生活。

韩婆一生之中也算是一个有福有禄的人,生了四个儿子,二个女儿,当她九十多岁时,已是五世同堂,大儿子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最小的儿子也是五十七的人了。

在农村里越是儿女多,老人赡养问题比较难处理,儿女多心不一致,有好说话的,有难说话的,照顾老人有时候就像鬼推磨一样,能躲则躲,不想承担责任。

农村发风俗,嫁出去的女是泼出去水,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担子全部落在儿子身上。

四个儿子,老大老二负责养父亲,老三老四负责养母亲。

老大老二养父亲,父亲只活到七十来岁就去世了,当年亲还能劳动,动弹不得仅两、三年时间就过世了。老大老二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赡养父亲的义务。

可是老三,四老赡养母亲情况就大不一样,母亲活到九十八岁,而二十多年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比父亲足足的多活了二十多年,而在这二十年中,是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完全需要儿子儿媳伺候。

当时老三,老四家就有些后悔养母亲,如果是养父亲的话,就不用受这么长时间的累。

老三老四想老大老二继续承担起养母亲的任务,老大老二就把当年协议书搬出来,老三老四也就哑巴吃黄莲有苦不能说。

韩婆从1998年开始,基本上就是白天夜晚离不开床,大病没有,就是身体功能衰退,瘫痪在床不能下地,一日三餐能吃能喝,就是不能自理。

老三和老四轮流照顾,开始是一家养一个月,当年老四仅只有四十多岁,正当盛年时,在农村还是一个好劳动力,与风龄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一年少说也能赚三、四万元,就是因为母亲卧病在床,身边离不开人,他只能留在家里照顾母亲。

在家里一边干活,一边利用空余时间照顾母亲,农村现状如此,,工价比较低,事比较少,想挣钱还不一定天天有事做。

开始时,老四遵守协议,两家轮流养,两年以后老四住到城里去了,该到他养的时间,就是不回来,养母亲的重任全部落在老三夫妻俩的身上,不可能扔下老人不管吧!

幸好老四媳妇比较通情达礼,尽管心里不舒服,但还是尽心尽力照顾老人。邻居看到后,佩服他们有孝心。

老大知道后,认为对老三不公平,就做老四夫妻俩的工作,在该他养的六个月的时间,每个月出两千元钱,一年要出一万二千元给老三工钱。

老四老婆认为太多了,只肯出一千元,老三听后,摇了摇头。

事情总得解决,于是由韩婆娘家人和村里人出面做老三的工作,老四夫妻俩才被迫答应出二千元钱,老人长年住在老三的家里,由他夫妻俩长年照顾母亲。

卧床二十多年的98岁的母亲,照顾重任却压在一个儿子的身上


他们也曾想过请保姆,可是现在保姆,比较吃香,适合的保姆很难找,尤其居家的保姆根本找不到,如果在城市里还容易一点,可是农村找保姆难上加难,年纪大一点的,胜任不了这份工作,年纪轻一点不愿意地到农村来,像他们母亲完全不能自理的,一个保姆还做不了,老人洗澡,擦身子,换衣服,必需两个人配合。

现在请保姆比较贵,就是请一个差一点的保姆最低工资也得三千元。因此他们通盘考虑,还不如自己在家里照顾母亲合算,而且也比较贴心。

伺候瘫痪在床上的老人,绝非轻松的工作,既不能怕脏,也不能怕累,并还需要耐心。

一日三餐要给她做的饭,要适合老人的口味,要单独给做。老人虽然一餐吃不了多少,可是老人有时候,像小孩子一样喜欢撒脾气,心情好的时候,做什么就吃什么?心情不好就不吃,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人几餐不吃,儿子和儿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又是哄,又是花样的饭菜,让老人能吃一点东西。

也许是长期在床上,老人心里苦闷,有时候还要发脾气,不要骂人。儿子儿媳妇只能忍,把委屈憋在心里。

特别是要给老人洗澡时,就要费很大的力气,一个人根本奈何不了她,需要两个人帮助,天冷几天洗一次,天热每晚要帮老人洗澡,给老人洗一个澡两个人要忙一个多小时。

长期卧床的老人容易生褥疮,一般天热天天要洗澡,天冷时隔几天冷一次,隔时间长了就会生褥疮,身上味很重。可是天冷时洗勤了,老人容易感冒,不洗又不行,一洗又感冒。

老人感冒吃不了药,因老人胃不行,只能打针。

如果晴天的话,还得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推到外面晒晒太阳。

老三夫妻俩在家长年累月伺候母亲,也实在是这容易,白天还得出门干活,或多或少赚一点钱。

老三的儿子住在城里,他们年轻人也不容易,生活压力大,他总不能自己能动得了时,而开口向儿子要钱养老。

在天气好的时候,我在附近做小工,干杂活,挣一点小钱,并还种了几亩田的水稻和蔬菜,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干活,这种辛苦不言自明。

直到今年四月份,母亲以九十八岁高龄跨鹤西去。老三身上千斤重担才卸了下来。,

他六十五岁,感觉如释重负,他还想到城里去干几年,找一点轻体力劳动的事做,怎么说也比留乡下强,就是做门卫也有两千多块钱一个月。

总结,人人都有老的时候,儿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老人年纪太大了,需要全天候的照顾时间太长,也确实很辛苦的事情,儿子也差不多是老人了,一个小老人伺候一个老老人,却是有些力不从心,有苦难言。

也许有人会说,不如送到养老院去,可大多数养老院,只收的能自理活或半自理的老人却不收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一个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请保姆不仅工资贵,而且家人也放不了心。

因此,年纪大了按说是晚辈的福气,可当老人照顾不了自己时候,还真的是一种负担,拖累。

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辛苦。

对长寿老人而言,虽然活着,能吃能睡,却照顾不了自己,日子漫长,不是享福,而是受罪。对后代而言,想尽到孝心,也确实不是嘴上说得那么轻松。不但要承受肉体上的苦与累,还承受老人痛苦而带来的思想上的压力。


卧床二十多年的98岁的母亲,照顾重任却压在一个儿子的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多年   身上   儿子   母亲   褥疮   长寿   养母   长年累月   养父   重任   美文   三餐   保姆   年纪   老人   农村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