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童年记忆(六)露天电影的快乐


儿子生日那天,一家人一块去看了场电影。

说实话,看电影这件事,还只是停留在四十年前的记忆中。

少年时,看电影,是一件异常奢侈的事。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玩具,没有零食……。得闲的少年们,捉迷藏、跳房子、打石头仗……,那便是莫大的快乐了。

村子里,偶尔,也是会有“盛大”活动的,那就是――放电影。

在山村里,“富贵”人家办喜事了,才会邀电影队来,在晒谷场放一场电影,以志庆贺。于我们来说,那便如过年节,喜庆,兴奋,期待……。

那时候放的的电影,多是手摇的,影像模糊,声音沉闷,但这并不影响村子里男女老少对电影的期待和热情。

下午放学后,经过晒场,便可以看到晒场旁的小树上扯上了白色布幕。伙伴们的心思就不再放在捉迷藏石头仗上了,一个个急奔回家,告诉母亲,电影队来了,放两个片子呢,得早点吃晚饭……。母亲听到消息后,往往也并不多问,急匆匆的洗菜淘米,生火做饭。

及至饭菜完备,刚坐上桌,就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们扛着椅子凳子从门口经过――占位子去了。这时候,饭菜便失去了原有的香味,匆匆扒上两口,扛了凳子就跑,一路跌跌撞撞的奔向晒谷场。

银幕前的第一排是不能占的,占了也没用,那是留给主人家和生产队的头头们的。第二三排的中间,才是少年们要争夺的高地。争吵是免不了的,但不严重,在后面矜持着踱步过来的大人们,总会谦让着协调好。

好不容易电影开演了,少年们却坐不住了,摆好的椅子凳子便都扔给了老人和大人,各自在拥挤的人群中钻来钻去的寻找伙伴,又开始了捉迷藏等游戏――这个时候的晒谷场,可是捉迷藏的好场所。玩得最多的,自然是打仗了――手里拿着木制的粗糙甚至丑陋的刀剑比划着,每一个小伙伴似乎都成了电影里正演着的大侠,意气风发而正气凛然……。

在孩子们的奔跑嬉戏中,半个晚上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电影结束,扛椅子凳子的便成了大人们――孩子们都还在享受着盛大活动的余韵,且忙着趁电影队灯火还亮着,继续游戏呢!

大人们对放电影也总是满怀期待的。每次要放电影了,下午的时候村子里串门的人便多了起来,聊天的主题无外乎今天谁谁家娶亲嫁女了,新娘子长得美或丑了,陪嫁又有多少多少了,晚上放电影是哪个电影队来了,放几个片子,片名叫什么了……。

我表舅是一个大喉咙,每次要放电影了,半下午整个村子便响起他那炸雷般的声音。记得有一次,也是半下午,他扛着锄头边走边喊,老乡,今天放电影呢,排山电影队来,放《地主爬山》呢。我当时颇觉迷惑,地主爬山?有这电影名?及至晚上细心看了,才发现电影名是《智取华山》……。

三、四十年过去,电影是愈来愈清晰了,声音也愈来愈震撼人心了,可看电影的快乐,却似乎只剩下了爆米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表舅   晒场   电影   凳子   愈来愈   露天   美文   地主   饭菜   盛大   椅子   片子   童年   晚上   下午   声音   期待   记忆   少年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