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散文丨见证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图文/江浙一兵


亲情散文丨见证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这是我第5次参加女儿学校的活动,能见证女儿的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前些日子,我在外地出差,奕奕急切地打电话告知:“爸爸,11月10日学校组织家长开放日,老师邀请你参加,有没有空呀?”为了能有机会见证女儿在学校成长的轨迹,我自然满口答应。

  我出差回到家中,奕奕和琪琪兴奋极了,抢着把学校的邀请函交到我手中,并一本正经强调:“爸爸,你一定要参加哟!我们全班只邀请了5位家长。”眼中满是期盼。

  为了能让孩子们放心,我认真表态:“爸爸只要没有特殊任务,一定参加。”孩子们脸上透着一丝疑惑,到底什么是“特殊任务”呢?对爸爸到底能否参加她们的活动心里却没有了底。

  离参加活动的日子只有1天时间时,奕奕实在不放心,我因单位开会,到了吃晚饭时间尚未回家,孩子们心里那个急切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奕奕忍不住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爸爸,你几时回家呀?明天就是学校家长开放日了,到底能不能参加呀?”孩子如此看重这次活动,我这个做父亲的没有理由不参加。

  2014年11月10日,我吃好早饭,陪同孩子们一同来到学校,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们有爸爸陪着参加活动,别提有多开心了。琪琪兴奋地对我说:“有爸爸参加活动,我和姐姐真的很开心!”可见,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

亲情散文丨见证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到学校时不到8点钟,走进302班,孩子们已经开始早读,听到曾经熟悉的朗朗读书声,让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此时,孩子们的班主任蔡老师正在准备教学工具,我们点头示意算是相互打了个招呼。奕奕今天担任卫生值日班长,拿着一块抹布开始擦拭窗户玻璃,琪琪则坐在第一排自已的座位上,用心地朗诵着预习课文。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此时是8点15分,第一节课正式开始。我们参加旁听的家长则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老师和同学们很有礼貌地给我们沏了一杯茶,让我倍感温暖。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参加活动的家长,4个妈妈加我这个爸爸,看来妈妈更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许爸爸们工作都很忙吧。

亲情散文丨见证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班主任蔡老师走进教室,全班43个同学起立,“同学们好!”“老师您好!”“请坐!”“坐如钟”,师生们相互问候后开始上课。我对“坐如钟”特感新鲜,这是我们上学时所没有的。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同学们背了2首古诗词,并来了一个成语大接龙,孩子们的背古诗词声音宏亮、抑扬顿挫,成语接龙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少说也得有一二十个成语,真是不简单!我发自内心地吃惊,语文课几乎每篇都要会背,这是我们小时候上学做不到的。我发现全班43个同学,小小年纪戴眼镜的就有4人,占全班人数的近10%,可见孩子们学习的用功程度和压力之大了。

  蔡老师把今天所上的课投影在白色黑板上,课文的题目是《找骆驼》,老师首先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谜底是:“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骆驼!”老师很自然地就引到了今天所讲的内容。

  接下来,蔡老师又以讲故事、填空、造句等形式,不仅使同学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也很容易熟记和理解整篇课文,我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发自内心地佩服。课堂上既有抢答、相互提问,又有角色扮演、情节串讲,不仅孩子们喜欢听,就连我们旁听的家长都听得津津有味。正如老师课堂上归纳所讲,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亲情散文丨见证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课堂上,同学们举手发言非常踊跃积极,我也在留心观察奕奕和琪琪的表现,奕奕发言比较踊跃,琪琪则显得有点胆小,举手时犹豫不决,明显底气不足,尽管有过几次举手,但都没有得到机会,还是老师点名让她发了一次言,声音也是小小的。

  一堂生动丰富的40分钟语文课很快就结束了,同学和家长们仍意犹未尽。下课了,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秩序地下楼梯,来到校门前的大操场上参加全校组织的大队日活动。各班级的同学整齐地排成长队,队旗迎风飘扬,那阵势相当威风。在小主持人的组织下,首先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同学们行少先队礼,齐声唱着国歌,顿时让我们家长们也多了一种仪式的庄重感。

  接下来,第一个登台的是一位高年级的女生,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演讲,文美且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尤其演讲中还引用了元代诗人戴表元的名句“寻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让我印象深刻,足见学生的文采,演讲给在场的师生和家长们传递着保护环境的正能量。孩子们所在的三年级和一二年级的同学们,集体表演了唐诗、宋词、元曲朗诵,孩子们的表演极富韵味,清新自然,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无穷魅力。尽管孩子们表演的时间不长,可以想像,台上一分钟,台下也是数天功啊!

亲情散文丨见证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最后一项活动,家长集体在一楼教室听少年文学讲座。我本没打算听的,但最终还是参加了,听后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很荣幸地请来了南太湖少年文学院院长黄其恕老师,笔名“四月”。黄老师所讲的内容是《如何教孩子写作》。

  据黄老师介绍,湖州是一个出青年作家的地方,如今80后女作家就有10位,吴雪岚、潘无依、朱十一、吴渝等,尤其吴雪岚的一部《甑嬛传》被拍成了电视剧,在全国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大大提升了湖州知名度;90后作家也有10位,赵长天、郑希凡等;如今少年文学院已有60位“小院士”,湖州作家群的出现更是文化大繁荣的一种有力例证。

  黄老师给我们讲的第一个例子,就是“雪化了,变成了什么”的填空,很是有趣。老师提到了一位极富想像力的作者,将填空写成了“春天”。正如老师所说:生活,作文的源泉;创新,作文的生命;想象,作文的翅膀;构思,作文的灵魂。讲的非常精辟,这些写作技巧,不仅对孩子有用,对我们成年人写作同样管用。比如老师还提到,要写身边最有感触的事,如《童年的那一场细雨》《过关》等文章,值得借鉴;再比如,文章要写出孩子身份语言的事,就是不要总想着写大事,不要一展开就是大话,更不要唱高调,童言童心最可贵。

亲情散文丨见证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言归正转,作文到底怎么写?“头身脚--帽衣鞋法”,如朱自清的《春》,“头”是盼春,“身”是绘春,“脚”是赞春等等,这样文章才能完整缜密。老师还介绍了“六根六法”,“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法”即:“色、声、息、味、感、思。”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黄老师的讲座让我对少儿写作有了初步的理解,我将把所学知识尽可能地教给孩子们,努力提升她们的写作水平。

  参加一个上午的活动,尽管身心有些累,但内心装满了幸福,为了孩子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愿孩子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有好心情,永远健康快乐幸福!

亲情散文丨见证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注:完稿于2014年11月17日弁山脚下。文友点评:满怀深情的记录,充满深刻的启迪,让原本平凡的生活琐事,变得精彩多情而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湖州   古诗词   文学院   语文课   课文   美文   全班   见证   散文   亲情   教室   爸爸   家长   作家   同学   老师   组织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