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迁移,让亲子阅读事半功倍

这是一篇社群分享稿,在"菲琴书写圈"第10期共读书写活动中,与共读书友们一起聊早期阅读那些事。





大家好,我是空空。很荣幸受邀,跟书写圈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这是我在菲琴老师书写圈的第二次分享,很荣幸,也很开心。


Part 01 自我介绍与缘起

在分享前,先做一个简单自我介绍。我大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是美学,属于哲学硕士。由于工作原因,在2012年就接触到优秀的国外原版进口绘本,从那时候开始,下定决心,等自己有娃了,一定要带娃读绘本。

绘本的语言,实在太打动人了。绘本的画面,实在太精美了。实际上,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5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小宝宝。从那以后,我就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亲子阅读旅程。到2019年底,受中科院心理所的一个同学邀请,一起经营一家加盟悠贝平台的亲子图书馆。

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每天都在坚持分享一本绘本。刚开始,我只是想倒逼自己输入,后来,发现我发起的话题,到现在,已经断断续续吸引一些朋友跟我交流。

我自己在亲子阅读这件事情上,受益良多。这也推动着我,把这件美好的事情,分享出去,推广出去。

学会迁移,让亲子阅读事半功倍


Part 02 亲子阅读的两大雷区

上一期,我们的小顽童老师已经向大家介绍了绘本的基本入门知识。这一期,我将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提取出亲子阅读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与书写圈朋友分享。这个要素,就是迁移能力。

咱们书写圈,并不一定都是父母,但是,迁移能力,却是每个人在书写,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都要掌握的。只不过,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今晚重点分享迁移能力让亲子阅读这件事更有成效。

在谈亲子阅读的迁移能力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亲子阅读的误区和雷区。


学会迁移,让亲子阅读事半功倍


育儿教育专家、中英文早期阅读推广人胡海兰老师说,恰当的亲子阅读能带来良性循环,反之亦然。所以,她认为不恰当的亲子阅读不如不读。

那亲子阅读有哪些雷区呢?总结起来,最大的两个雷区莫过于急功近利和正儿八经。


1.急功近利

通常这一类急功近利的家长,要求孩子今天读了一本书,就马上有所吸收,认识里面的词语,或者懂得里面的道理,对孩子的输出情况穷追不舍。

经常问孩子:“你学到了吗?”“你记住了吗?”“你看,以后你要不要像他这样,做一个乖孩子啊?”

如果孩子不说话,他一定内在很受挫!如果孩子会说话,他一定会告诉你,他很讨厌跟你一起阅读!


2.正儿八经

一谈到读书,就要求孩子正襟危坐,端坐在书桌前,指认画面和文字,要求逐字逐句一字不落地读出来。

殊不知,在孩子早期亲子阅读过程中,孩子享受的是跟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孩子看图画书,全方位吸收的是画面,是图像信息。除非他已经对文字感兴趣,要求指读,不然他一定觉得你逐字逐句的阅读方式很无趣!

亲子阅读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千万不要搞得太正经,太急功近利了!


学会迁移,让亲子阅读事半功倍


Part 03 亲子阅读的正确陪伴姿势

知道了如何不踩雷,我们再来看看怎么正确陪伴。这里总结了三个要点可供借鉴。


1.陪伴>阅读

尤其是宝宝还小的时候,亲子阅读一定要把陪伴放在前,阅读放在后。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所以需要陪伴,需要大人带领着来一起读。

所以,坐下来跟孩子一起阅读之前,问自己,想给孩子什么样的陪伴。回答好这个问题,阅读只是其中陪伴的一种简单又经济高效的手法而已。

既然是陪伴,就应该是轻松的,把工作上、生活上的烦恼,通通放在一边,专心地陪伴孩子哪怕每天只有15分钟。

最好是,创建一个一平米阅读区,茶余饭后,跟孩子依偎在一起,共同领会图画书或者其他读物带给你们的乐趣。把这种喜欢保存下来,哪怕孩子长大后,你们也可以在阅读区,各看各的书,然后一起讨论你们的所思所感。


学会迁移,让亲子阅读事半功倍


2.以儿童为本

以儿童为本的意思是,亲子阅读这件事的主角是孩子,我们就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孩子的体验,孩子的能力边界,都是我们父母在做亲子阅读时候应该放在首位的。

比如,给1岁多的孩子读《大卫,不可以》,看似非常简单的画面,简练的语言,没几个字,但是让1岁孩子来读这本书,却是不合适的。

为什么呢?1岁多的孩子还处于模仿期,不会思考事情的因果关系。更多地,他们会模仿大卫用书本摞高高去拿东西的行为,模仿大卫洗完澡不穿衣服就往外跑的行为。

等孩子到了4岁,了解了事物的因果关系,懂得了大卫的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也懂得了认识情绪,才能观察到鱼缸里面的鱼惊恐的表情,知道拿着书本摞高高歪歪扭扭容易摔跤,鱼缸摔下来会碎掉等等。


学会迁移,让亲子阅读事半功倍


3.静待花开

阅读是一件需要长时间坚持和不断内化,才能产生效果的事情。孩子今天读了绘本,或许他吸收的内容不会马上表达出来,但突然有一天,他会跟你说出一些很惊喜的话语。

也许孩子不能马上复述你所带读的内容,但突然有一天,他会自己拿着书,有模有样地念念有词。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耐心等待。像等一阵风来,像等一树花开。也有可能,他是一棵不开花的树。但是他吸收的东西,都积淀在他心里。

Part 04 亲子阅读的三大迁移

明白了亲子阅读的正确姿势,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把亲子阅读中的经历和体验,迁移到日常的育儿和孩子的成长上来,让亲子阅读产生最大化的效应。经过个人的摸索和提炼,总结出三点。


1.将生活场景迁移到给孩子读绘本的过程

给孩子读绘本,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让我们正式地敞开心扉地聊一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比如,有一个妈妈曾经跟我说很头疼孩子刷牙这件事。

我们生活中的刷牙场景,跟绘本中的刷牙场景是契合的,重叠的,交叉的。我们可以在读绘本的时候,跟孩子聊聊为什么要刷牙,不刷牙会怎么样,他对刷牙这是件事有什么感受。

如果孩子抗拒刷牙,还可以聊他遇到的困难,是不喜欢牙膏,牙刷,还是不喜欢在卫生间刷,都可以聊。


学会迁移,让亲子阅读事半功倍


2.把绘本的对话方式和情境迁移到生活场景

我们需要把绘本共读过程中的聊天内容和情境,迁移到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和转化。

比如,模拟绘本中有趣的语言句式:刷牙小火车来过来咯,当当当当当——你准备好了吗?(参照绘本:《刷牙小火车》)

你还记得,牙婆婆的牙齿,怎么没有了吗?(参照绘本:《牙婆婆》)

或者,我们不刷牙的话,哈克和迪克就要在我们的牙齿里面建房子,挖游泳池咯。(参照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这样的谈话方式,是不是有趣多了?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想起自己读过的绘本。可以说,绘本阅读,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跟孩子对话的方式,激发了父母的育儿智慧,丰富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学会迁移,让亲子阅读事半功倍


3.读绘本的幸福感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共读主要是提供一种滋养,让孩子有一个机会,跟父母一起全情投入地交流,从而借助绘本敞开心扉,感受到跟父母的美好时光,进而把这种美好泛华和迁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他会记得,自己跟父母有一段美好的时光,这种美好的记忆,根植在孩子心中,时常在生活中的场景被唤醒。

当孩子有了爱的记忆,他跟父母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会更能听进去父母说的话,愿意配合父母去做更多应该做的事情。


Part 05 小结

你看,这么来做亲子阅读,是不是很有趣,也很有效?从今天开始,跟孩子一起开始亲子阅读吧。

最后,愿你能够找到适合你和孩子的方式,享受亲子阅读的美好时光。


作者简介:空空,二胎妈妈。早期阅读推广人,具有5年亲子阅读实践经验,希望通过亲子阅读推广,让更多家庭受益,让孩子的童年,成为幸福的起点。

原创声明:文章原创首发今日头条平台。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牙婆   亲子   大卫   逐字逐句   雷区   急功近利   事半功倍   美文   牙齿   场景   画面   父母   事情   美好   能力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