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圆满是自我最好的团圆

中秋月圆寄相思。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对着一轮圆月寄托情怀。


“江上中秋月,天边白发翁。一轮还自满,千里共谁同。”


这份寄怀之中,有对友人的思念,更有对“圆满”与“同心”的渴望。


林清玄《人生遗憾才完美》里有这么一段话:“一般人看星星时,总看不到月亮,只注意小小的身体,而见不到伟大光明的圆满如月的佛性。”


圆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常常被用来象征一个人内在的圆满和人生的圆满。


内在圆满是自我最好的团圆


01 圆满是一种永恒的内心追求


人到中年,渐渐趋于圆融与回归。站在一个节点上,反思人生过往,方觉孤独是人生常态。


圆满与同行是一种永恒的内心渴求,也是一趟注定要独自穿越,自我觉悟之后才能真正抵达的人生状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不完满、不圆满是常态,完满、圆满只能是一种理性化的追求。


正因为难以实现,才能成为古往今来人们的永恒追求。它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激励我们,引领我们,不断自我完善,以臻于圆满。


内在圆满是自我最好的团圆


02 与自己的内在和解方能走向圆满


保持一份追求固然是美好的。可是,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状态,而陷入自我否定、自我评判、自我指责,甚至是自我攻击的状态,则是不太可取的。


在通往圆满的道路上,与自己对抗,不接纳自己,不认可自己;乃至于与周围的人事物对抗,以抗争的态度生存,只会让我们走向痛苦之境,则与圆满相背道而驰。


心境不平,心有忧愤,心有抗争,则不得圆满。抗争让我们封锁自我,敌对让我们紧张焦虑,如何心生圆满呢?


在走向圆满的道路上,学会自我觉察,懂得与自我和解,乃是实现自我内在圆满的第一步。


内在圆满是自我最好的团圆


03 与内在建立连接是走向圆满的途径


与自己的内在建立连接,才有可能实现带着觉知的自我和解,从而实现自我内在圆满的生命状态。


与自我建立连接的方式有很多,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要放下脑袋中繁杂的声音,停止各种观念对自己的评判。


让自己专注于当下,专注于正在做的每一件事,心无旁骛地,进入一种身心合一的忘乎所以的工作状态。这里的工作指做事,比如洗衣服、炒菜、散步、做家务,都可以进入一种专注的工作状态。


让自己停下来,只是专注地工作,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内心没有评判,没有指责,没有否定,没有焦虑,只是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当这样专注的时刻越来越多,我们与自己的内在建立的连接就越来越紧密,抗争的状态越来越少。


04 生活中与自我建立连接的方式


近期,笔者也在尝试着不断地与自己的内在建立连接。尝试的方式分多种,在这里进行记录,见证自己的成长历程。


一是练瑜伽。


通过把呼吸带入身体,把意识专注于对身体的觉知,增进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让意识回归身体。


通过瑜伽练习中对呼吸的觉察,对呼吸和体式带来的身体反应和肌肉反应的觉察,对其引发的情绪的觉察,增进对自己身体的认知。


坚持练习下来,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一块肌肉缺乏锻炼,哪一块的气血不够通畅。


二是自由书写。


把当下的感受,想到的情景,回忆起来的场景,由事件勾起的情绪反应进行如实地书写。


不去在意自己写的是什么,只是书写,自由地跟着自己的感觉去书写就好。不要在乎语法对不对,措辞美不美,真实就好。


随着书写的进行,内在的东西会更加具象,也更加清晰。


三是修剪花草。


花草养人心。花草是有生命、有性灵的植物。


在打理花草、修剪花草的过程,就好像是修理自己的内心,修理自己的意识。


把芜杂的、繁冗的、凌乱的花枝和残叶清理,就好像清理纷繁的意识一样。一颗心,沉浸在花草间,也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观照,也是一种内在对话与自我关照。


内在圆满是自我最好的团圆


最后,值此中秋佳节、月圆之际,祝福友人们都能实现自我内在圆满,日臻人生圆满之境。


共勉之。




作者简介:空空,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阅读规划师。努力成长为一个花婆婆,做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


往期推荐:

瑜伽中心轮的关键作用

瑜伽是一种身心灵的修行

诗词合集 丨 用一腔诗心,将琐碎日子过成诗

接纳中年妇女身份,与自己和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圆满   月圆   自我   圆月   古往今来   瑜伽   团圆   美文   花草   专注   内心   走向   意识   状态   身体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