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中心轮的关键作用


瑜伽中心轮的关键作用


昨天的分享谈到瑜伽让身心灵合一,其实,瑜伽不仅可以打通身心灵,更可以引领我们将意识层面的理想追求落实到现实层面,丰厚我们的现实归属感与物质追求。


那么,它是怎么实现的呢?今天就从人体的七大脉轮谈起,做一个很简单的分享。


瑜伽中心轮的关键作用


在人体脉轮图中可以看到,人体有七个脉轮,依次是海底轮、脐轮、太阳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


海底轮是第一脉轮,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谈到的安全感的需要,关乎人的生存,英文经常用I am或者I Have来表示这个脉轮。


脐轮是第二脉轮,英文用I feel表示。有了生命的基础存在,我们才能感知身边的事物,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动。


太阳轮是第三脉轮,通常代表一个人的意志力,有一种自我掌控感。在英文中经常用I Do来表示,指向一个人的执行力。


一个人的生命安全,人身安全,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还能体验和感知,又拥有一定的执行力,这三种力量都得到均衡和妥善发展的话,一个人可以活出很好的人生状态。有健全的身体和生存的安全感,有情绪的感知力和建立关系的能力,又有行动力和意志力,支撑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他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够创造丰盛的物质人生。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又似乎少了一点什么。一个人除了拥有现实感,也得拥有一点理想主义,追求一点精神方面的寄托,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无限延展,从而走向更高远的境界。


有些人,毫不在乎物质层面的东西,心中只有理想,一心只想追求灵魂的上升。如果精神层面的追求,无法落地到现实层面,一个人的一生,很可能会怀才不遇,郁郁而终。无法排解的情况下,会钻入死胡同而看不到人生的出路和希望。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海底轮,它代表最基础的存在,更多地指向现实生活中我们拥有的东西,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东西,起到帮助我们建立内在安全感的关键作用。


内在的安全感,关乎是否被爱,被关注。在心理学研究方面,我们会发现婴儿在生命早期,与母亲是一体的。


一个婴儿,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他必须依赖母亲的照顾才能获得生存。他时时刻刻需要母亲的及时回应,及时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外在的安全感,关乎物质条件和生存。比如母亲是否能够提供乳汁,是否能够提供食物,来喂养这个婴儿,帮助婴儿获取营养,延续生命。在内外层面上,安全感都对一个人的生存状态的好坏都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


一个婴儿的早期经历和体验,直接决定了他的内在感受,他会通过这些经验和感受去判断自己能不能生存,是不是被爱。


这段生命早期的体验,帮助婴儿做出了生命早期最关键的决定。这个决定,一生都伴随着他,除非他长大后能够觉知并释放这个决定,重新走上一条寻找自我的道路。


瑜伽中心轮的关键作用


现在,我们来看这其中内在的关键因素,被爱的因素,也决定了他日后感受爱的能力,影响他感知爱、付出爱的能力养成。


爱,在人体的七大脉轮中,处于中间的地带。这是一个很奇妙的安排。


在代表爱的能力的心轮这里,刚好是处于人体的心脏地位,也是处于七大脉轮的中心位置。心轮指向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接纳。而心脏为我们供血,带动身体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的运转,连通了人体所有的血管。


在人体脉轮的构造中,如果说人的七大脉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循环的话,那么下三轮中的海底轮、脐轮和太阳轮,可以自成一个小循环。它们承载着一个人最基础的生存和繁衍。


人体的上三轮,喉轮、眉心轮、顶轮,如果摆脱下三轮的承载,就会变成空想,夸夸其谈。这时候,心轮起着很重要的连通作用。下三轮的能量,需要通过心轮输送给上三轮,让一个人的表达、看见与思考,能够有实实在在的依托和承载。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勤于劳作的人们,他们可能没有很丰富的知识,也说不出很多美妙的话语,甚至他们看不清这个世界的很多真相和规律,但是他们在生命层面也可以活得很喜悦,洋溢着纯粹的笑。


但是,如果一个身体虚弱的人,不去强身健体,而是耽于表达、耽于想象、耽于构思,那么他整体会越来越虚弱,生命逐渐会出现趋于抑郁、衰弱的状态而难以走出困境。


这时候,我们需要打开心轮,唤醒心中的爱。


一方面是唤醒对自己的爱,可以从思想的精神层面,回归到生存的物质层面,帮助两者建立桥梁。


直到我们把缥缈的思想,开始下沉,与实在的物质建立连接,建立关系,实现两者的平衡,打通精神和物质的连接通道,我们的生命才开始落地。


当两者实现沟通,实现连接,人体的脉轮才实现真正的一个循环,而不是一直追求往上走,让人迷失在繁复纷纭的言说之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呼应了中国老子抱朴守一的朴素思想,回归如婴儿乎的状态。实现精神层面的下沉,回归对身体的关注与修行,是一种人生智慧。


瑜伽中心轮的关键作用


一方面是唤醒对他人的爱,可以唤醒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实现需求,让他更好地回馈社会。


更直接一点,我们会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伟大科学家们,他们不仅拥有卓绝思想、强健体魄,更拥有一种大爱的能力。


比如袁隆平院士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倾尽毕生心血,让学术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终回馈社会,造福人类,实现“禾下乘凉梦”。这需要一种大爱,才能坚守心中的信念。


经过近期的阅读与思考,以及结合心理学和哲学原理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我更加坚定地相信,爱是可以打通精神和物质的通道,让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更加丰盈而圆满。


找到一条精神富足的路,离不开物质底座的支撑。不只要向上提升,在一定时候,还要向下回归。如此,天与地才能连接,生命,才能够安住当下,才能真正实现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而瑜伽,则是让我们身体七大脉轮打开,唤醒身体各层面意识,让意识与身体实现连接的方式之一。练习瑜伽的时候,我们通过呼吸,拉回头脑层面繁杂的意识,将意识与身体的觉知紧紧相连,进而唤醒沉睡的身体。


深深吸气,从鼻腔进入头脑,上升到头顶,再经过脊柱、喉咙,进入胸腔和腹部,将意识带入身体最深处,实现了顶轮到海底轮的回归。


再缓缓吐气,一点点排除体内封存的东西,实现身体的清理,内在觉知的放松和唤醒。


至此,我们通过瑜伽呼吸,实现身体七大脉轮的循环,意识和身体,精神和物质,一点点融为一体。直到成为郭沫若先生所说的那个“一即是一切”的“一”,回到生命最初的浑然一体的状态。


作者简介:空空,文学学士,哲学硕士,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阅读规划师。努力成长为一个花婆婆,做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瑜伽   美文   海底   层面   安全感   婴儿   物质   意识   身体   人体   现实   状态   作用   能力   关键   精神   生命   人生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