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乌里雅苏台意为“生长柳树的地方”,全称叫乌里雅苏台将军府,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一样,都是清政府设置的军政管理区机构。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唐努乌梁海。辖区相当于现在蒙古国全境和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戈尔诺—阿尔泰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和科麦罗沃州的南部,以及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北部。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历经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直到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蒙古民族成为草原上的主角。到了明朝,漠西蒙古包括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部;漠南蒙古包括土默特、科尔沁、察哈尔等部;漠北蒙古有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车臣汗等几部。清朝前期,采取和亲与进剿的手段,一面拉拢,一面打击,消灭了漠南蒙古林丹汗的势力,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各部称臣纳贡。漠西的准噶尔部愈发强大,在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妄图恢复蒙元帝国。1690年,康熙帝亲率大军与噶尔丹的骑兵在乌兰布通交战,战胜了噶尔丹军队。此后几十年,清军又平定了准噶尔余部的几次叛乱。1755年,彻底灭亡了准噶尔汗国,经过近百年的和与战,清朝取得了最终胜利,将整个蒙古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清朝统一了蒙古地区后,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府。乾隆年间乌里雅苏台管辖范围很大,有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图汗部。唐努乌梁海。科布多阿尔泰地区七大地区。清政府通过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设置,采用会盟和联姻的手段团结蒙古人,组成“满蒙亲贵”利益集团,对蒙古各部起到了较好的联盟和稳定作用。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廷平定准噶尔汗国后,修筑乌里雅苏台城。城东西140丈,南北110丈,城周500余丈,城高1丈6尺,城墙宽1丈。城中有万寿宫,为祭拜之所,万寿宫东面为内阁、户部、兵部、理藩院四部院衙门。城东西北三面都是八旗官兵和绿营官兵军营。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乌里雅苏台将军位高权重,为正一品官员,平时组织喀尔喀蒙古四部会盟,处理各盟内务,巡查驿站、卡伦(哨所),处理边贸事宜,解决边界纠纷,维护地区稳定。战时指挥操练兵马,整训兵丁,统兵出征,确保地区安全。乌里雅苏台将军下辖满蒙两名参赞大臣。将军衙署分为内阁、户部、兵部和理藩院四部衙门。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早在明朝之际,由山西商人自行组织的商队穿汾河谷地,或出雁门关,过杀虎口,北上蒙古高原,走和林格尔、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北上库伦,到达恰克图,开展蒙、俄贸易;有的到达和林格尔、呼和浩特,折向包头,土默特左右旗,巴彦淖尔、杭锦后旗,到额济纳旗,走马鬃山,远走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伊犁、喀什与传统丝绸之路汇合。由于山西商人精明能干,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民间向西北边境运输食盐、布匹、茶叶、粮草的通道。于是运城的食盐、忻州的铁器、潞州的绸缎、晋中的小麦、晋南的棉花、源源不断通过汾河谷地运往北部边疆,逐渐和蒙古人进行贸易,用铁器、日常生活用品,手工艺品,换回马匹、骆驼、羊皮、羊毛,山西的畜牧业也随之得到了改良和发展。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清政府在平定西北叛乱中,组织一部分汉族商人进行随军贸易。极具商业眼光又能吃苦耐劳的山西人便以骆驼为主、马匹为辅组成驼队,开始了艰辛的货物长途贩运生涯,对于清政府来说,这也是维持蒙古各部物资供给的好办法,比朝廷直接调动物资效率更高、见效更快,有利于维持蒙古地区的稳定度。山西商人应政府之请筹备军粮、马匹、骆驼乃至制作武器的金属等,因为山西人与生俱来的忠诚、善良、勇敢、精细、讲信用等性格品质,晋商为清军的军事行动保证了后勤之需,清政府也给予了这些商人独占其利的经商特权,使他们大获其利,使得生意越做越大。晋商把当地牧民需要的茶叶、粮食、食盐、丝绸等物资经由贯穿山西全境的通道送到蒙古、青海、西藏、西域、俄罗斯,并把当地所生产的牛、羊、驼、马、皮革、毡子、毯子、羊绒、香料、玉石这些长城以南地区所需带回来。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双方的互补性极强,潜藏着巨大的商机。山西商人也抓住了这个需求,不断扩张自己在蒙古的影响力,到了清中期的时候,晋商已经出现在俄罗斯远东的市场了。一时间出现了榆次的常家、聂家;太谷的曹家;灵石的王家;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等等。这些富贾巨商们赶着骆驼、拉着骡车,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西到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这些遥远的地方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迹,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从清代1644年—1840年间,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还开拓了国外市场,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乌里雅苏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东南北三面都是山,被乌里雅苏台河环绕。山下是乌里雅苏台商埠,乌里雅苏台的商号在乾隆年间有大小商户300余家。到了道光时期,商号发展鼎盛,大商号有大盛魁、天义德、元盛德、聚和源、元盛魁、元兴隆、广盛魁、义成立、四合铺、大兴森、永盛德、常源德、万明昌、永兴发、永富魁、广盛林、田生玥、渠粤盛等18家之多,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山西著名商号“大盛魁”形成于康熙年间,当时右卫将军费扬古率领军队驻守杀虎口时,大盛魁的创始人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三人为费扬古部队采购军需物资和生活用品,在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时,随费扬古的部队进入乌里雅苏台和科布,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建立了“吉盛堂”字号,其后创立了大盛魁。乌里雅苏台的驻军称为“前营”,科布多的驻军称为“后营”。于是“前营”就成为乌里雅苏台的别名,“后营”就成为科布多的别名,之后大盛魁逐渐发展壮大,运送商品的骆驼超过3000多峰,成为乌里雅苏台生意最好,影响最大的商号,长期充当“行首”(商业协会)。大盛魁的总号就设在乌里雅苏台,后来才迁到归化城。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趁清廷无暇顾及西北,以武力威逼要挟清廷割让土地。被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割让了西北定边左副将军所属乌梁海10佐领及科布多所属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得陇望蜀,扩大对唐努乌梁海东部地区的渗透,在这里建立贸易据点、教堂、学校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府连同清王朝一起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晋商“大盛魁”与乌里雅苏台的传奇往事

民国之后,中华民国渐渐失去了对外蒙古的控制,乌里雅苏台的政治、军事、经济向库伦(乌兰巴托)转移。加之由于铁路的兴起,航海的发展,乌里雅苏台这座极具军事、贸易的城池日渐衰落。曾以大盛魁为代表,在乌里雅苏台经营的商号也随之倒闭。如今的乌里雅苏台是蒙古国西部的一座普通城市,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著名军事要塞和非凡贸易之城,它曾威名赫赫,统领着广阔的土地,镇守着西部边疆;它曾繁荣鼎盛,养育着牛羊牲畜,生活着各族人民。透过历史的尘埃,回望里雅苏台,依旧显示出历史的厚重,依旧留存着中华遗风。回望里雅苏台!有关一个民族悠远的记忆,有关中华一片辽阔的故土,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和林格尔   准噶尔   沙俄   噶尔   伊犁   蒙古   山西人   商号   山西   骆驼   美文   清政府   将军   商人   往事   地区   传奇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