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身处逆境时,多想想这一番话,能让自己反败为胜

绿营兵聚众闹事,遭遇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奇耻大辱,曾国藩训练湘军的大业是否就此半途而废?好汉打脱牙和血吞,逆境面前,曾国藩做出了什么出人意料的决定?名不正言不顺,既没钱又没人,更没有朝廷的支持、资助,曾国藩如何赤手空拳,克服万难训练湘军?一心想首战必胜的曾国藩结果遭遇惨败,羞愤交加,逆境面前从不低头的曾国藩为何想一死了之?从这次大挫折中,曾国藩付出了什么样的人生成长经验?自控能力超强,具备卓越的领导力,思维方式独特,性格当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偏执,做起事来更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曾国藩几乎具备一个优秀团队领袖的所有要素,曾国藩为什么能成功?曾国藩练湘军之法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曾国藩:身处逆境时,多想想这一番话,能让自己反败为胜

上一集我们讲到说曾国藩在长沙创建湘军,因为要召集绿营兵训话,结果把绿营兵给得罪了。在湖南总督鲍起豹的鼓动之下,绿营兵攻击他的公馆,差点把他给杀了,当然是一次奇耻大辱。那么曾国藩是怎么反应呢?他如何处理这件事?曾国藩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向皇上控告,干脆我借着这个机会把我到长沙办事以来,受到的所有的这些排挤,都痛快淋漓的向皇帝陈述一番。他毕竟是个二品大员,他有造势之权。然而仔细一想,曾国藩知道说这种做法行不通,为什么?因为他现在面临的不光是和鲍起豹一个人的矛盾,他面临的是和整个湖南官场的矛盾,这道奏折上去我可以打倒一个鲍起豹,但是能把全省的官员都打倒吗?不可能。如果不能搬到全省的官员,那么以后我在湖南的处境更加寸步难行,湖南的这些关系会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来对抗我,我想创建湘军就更不可能。

所以经过好几个不眠之夜的苦苦反思,曾国藩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个是曾国藩老家的一句谚语,就是说好汉跟人家打架,牙打掉了怎么办呢?带着血吞下去,不让别人看出来。曾国藩决定不再和长沙的官场纠缠,我卷起铺盖卷,带着自己募来的这些湘军,前往相对僻静的衡阳,到那去练兵,你们全省的官员瞧不起我,我不跟你们争一日之短长,你等我到衡阳练成一支劲旅,我打上几个胜仗给你们看一看。那个时候你们再认识我,这个是挽回面子的最好的办法。所以咸丰三年八月,曾国藩就带着一颗受伤的自尊心前往衡阳,到那儿继续训练湘军。

曾国藩:身处逆境时,多想想这一番话,能让自己反败为胜

曾国藩练湘军是非常的不容易,刚到衡阳的曾国藩可以说是赤手空拳,一无所有,为什么这么说?第一,他没有经验。曾国藩是个文人,文人练兵,在大清朝的历史上是头一遭,军事是一个非常高度专业化的这样一件事。进士出身的曾国藩没当过一天兵,没打过一次仗,所以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第二个是没有制度的保障,湘军可以说是一个怪胎,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所以他就没有军饷的来源。那么曾国藩是为国家练兵,按理说军费应该是国家出,但问题是你练湘军不是皇帝给你安排的任务,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当时国家财政紧张,没有这笔经费,湖南地方财政更不可能给他多少钱,因为湖南的官场不支持他,然而要创建一支军队处处都离不开钱,所以筹集军饷是曾国藩面临的最大的一个困难。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长沙之辱,没有在长沙被绿营兵追着打的刺激,曾国藩这辈子也是不可能练成湘军的。长沙之辱就如同一根针扎在曾国藩心里,让他无论吃饭睡觉一时一刻也忘不了这个事。他憋着一口气非要练成一支精兵,挽狂澜于既倒,把太平军打败,给长沙的这些不会干正事的官员们看看,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很骨感,那么曾国藩是如何让梦想落地的?遭遇兵败湘潭的大挫折,他又是如何执拗地为自己的梦想,在泥泞中勇往直前的呢?

曾国藩:身处逆境时,多想想这一番话,能让自己反败为胜

所以曾国藩硬着头皮一项项解决这些困难,没有军事经验,曾国藩自己一点一点的摸索,没有军饷,曾国藩一家一家的去化缘去募捐,曾国藩是一个面子非常薄的人,但是为了建立湘军,他厚着脸皮到湖南的各个大户人家,像要饭一样,一家家的去要钱。那么曾国藩克服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难,终于炼成了一只湘军。咸丰4年年初,太平军西征,挥师从湖北南下湖南。这个时候曾国藩的湘军也基本上训练成功,于是他亲率大军水陆并发,要跟太平军开始作战。因为当时长沙的防备比较严,所以太平军一开始没有直接攻长沙,而是先占领了另外两个地方。哪两个?一个是长沙南边的湘潭,一个是长沙北面的港口叫进港,对长沙形成了一南一北的包围之势。曾国藩研究了情况之后,决定主动出击,打破包围,首先我去打湘潭,曾国藩派出他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叫塔齐布,带着一半人先走,他自己准备带着另一帮人第二天出发,结果在塔吉布走了之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变故,什么变故?这一天晚上进港有几个民兵跑来向他汇报情况。

说进港一带的太平军大部分都撤走了,现在只有几百人,防守力量是非常的薄弱。曾国藩一算,他手里头还有几千人是吧?要对付这几百人,应该说易如反掌,不如我先拿下进港,然后回头再去跟塔西布会合,去打湘潭。于是曾国藩就率领水陆大军直奔进港,他认为用不上半天就可以解决战斗。这样湘军的首战肯定是一次彻底的大胜,然而战斗的进程却不像曾国藩想象的那样。曾国藩被骗了,去送信的那几个民兵是太平军派去的,进港的太平军远比民兵汇报的要多,而且准备得非常充分。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枪炮,等着曾国藩的湘军进入包围圈,马上开火。湘军以前根本没打过仗,现在又陷入了重重的包围当中,一下子慌了手脚,纷纷掉头逃跑。曾国藩这个时候正站在岸上指挥,一看这个情况勃然大怒,在岸上竖起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曾字,大帅旗,然后亲手拿着一把宝剑,站在旗下大喊说过旗者斩,谁要是逃过这面旗子,我就把他砍了。然而无济于事,败兵纷纷从他身边绕过,你砍也砍不过来,所以一心首战必胜的曾国藩,就迎来了首战的惨败。

曾国藩:身处逆境时,多想想这一番话,能让自己反败为胜

那么湘军在进港的表现比较失败,想来塔齐布率领着打湘潭的那一支也好不到哪去,那么几年来的心血看来是白费了。曾国藩眼前马上浮现出长沙官员的那一张张讥笑的脸,马上浮现出咸丰皇帝对他不信任的表情。曾国藩非常痛苦,他既羞愤又沮丧,水师败退的路上,他趁别人不注意,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准备跳河自杀。幸亏他身边的这些护卫,早就看出曾国藩的精神头不对,赶紧跳下去把他给救上来,被人家给捞上来了,曾国藩还不依不饶,还找着机会想要再跳下去。旁边这些守护的人,只能加强对他的看管,防备他再次寻短见。曾国藩一看没办法,只好把这个残兵败将先拉回长沙再说。回到长沙城外,曾国藩不出意外迎来了众人的潮骂,长沙的官员说,早就知道你二杆子成不了什么事,所以关上长沙城门,不让曾国藩进城,他只能住在城外的湘江自己的战船之上。

曾国藩羞愧至极,跳进水里的全身都湿透了,那么湿衣服说什么也不脱,不吃不喝,不洗头不洗脸,坐在那干什么呢?起草遗折,也就是给皇帝写遗书,说我对不住您。我们大清朝的规律是武将打了败仗,一定要自杀。我虽然不是武将,但是我现在带兵了,我就按照这个原则来要求自己,我过后我肯定会自杀。然后他还嘱咐自己的弟弟曾国宝护送自己的棺材回老家,还嘱咐说不可以大办丧事,不要收任何礼金等等,把大伙搞的都提心吊胆。那么全省官员只有一个人跑来安慰曾国藩,谁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宗棠。左宗棠这个时候给湖南巡抚做师爷,听说曾国藩大败归来,跑来看望曾国藩,曾国藩当然很感动,不过左宗棠安慰曾国藩的方式很奇怪,原来左宗棠他一直看不起曾国藩,总说曾国藩这个脑袋太笨,不是带兵的材料,所以这次一见面,他就把曾国藩破口大骂了一顿,说曾国藩你笨的像猪一样,我不让你自己带兵,你不听劝,非得要自己带兵打仗,你看看怎么样?现在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和曾国藩左宗棠同时代的诗人王凯英,后来写了一首诗来记载左宗棠骂曾国藩这件事,说左声狂笑骂猪也,说明左宗棠骂曾国藩是猪确有其事,这真是落井下石,在曾国藩的伤口上撒盐。左宗棠这样看望曾国藩还不如不看望,如此一来左宗棠一走,曾国藩更是觉得无颜苟活于世。当然曾国藩要自杀并非完全是因为左宗棠,一方面是感觉自己没有面子,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感觉自己有负国家和皇帝的重托,武官战败自杀也符合国家对武官的要求。然而就在曾国藩准备以死谢罪报国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喜讯从天而降,那么这个喜讯是什么呢?

曾国藩:身处逆境时,多想想这一番话,能让自己反败为胜

那么就在左宗棠一走,曾国藩在这修改遗折,打算再次自杀的时候,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宝闯了进来,说大哥你先别自杀了,塔齐布来信了,湘潭咱们大胜了。原来曾国藩派出的另一路将军在湘潭取得了大胜,原来塔齐布奉曾国藩之命,率部赶到湘潭,那么在湘潭之战之前,太平军根本没有瞧得上曾国藩的湘军,他们想说我们起义以来基本上没打过败仗是吧,大清朝的这些军队一见我们都望风而逃,那些有名的将军一个个死在我们的刀下,正规军都这样,你这一群民兵你能有什么能耐呢?

结果没想到塔齐布还真是一员猛将,一到了湘潭立刻对太平军展开猛攻。曾国藩平时训练现在见了效果,湘军作战非常勇猛,面对湘军的进攻,太平军是毫无心理防备,结果湘潭之战一共打了6天,湘军是水陆军队不足1万人,太平军是多少人呢?3万人。结果6天当中湘军是十战十捷,以少胜多,3万太平军被打死了1万多,剩下的都逃跑了。这也是太平天国起义以来,清朝方面取得的唯一一次重大胜利。这个其实也是太平天国和清朝命运的一个转折点,这下曾国藩当然不想死了。那么接到捷报,咸丰皇帝也是大喜过望。自从太平天国起义以来,他接到的所有战报几乎都是失败的消息,所以见到曾国藩的报告,他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拿起来看了一遍又一遍,他万万没想到曾国藩还真的成了大清朝的救星。

咸丰皇帝大喜之下,马上发布上谕,曾国藩的仇人湖南提督鲍起豹,被咸丰皇帝革职拿办。同时嘉奖将军,命令湖南省文武官员除了巡抚一人之外,都要听曾国藩的指挥。那么这道上谕就根本上扭转了曾国藩在湖南的地位。那么上谕发到了巡抚衙门,骆秉章接旨之后,立刻带着全长沙的所有的主要官员,抬着一顶空着的大轿,亲自来到城外接一直住在船上的曾国藩入城,要给曾国藩赔礼道歉。

曾国藩:身处逆境时,多想想这一番话,能让自己反败为胜

那么曾国藩进城的时候,全长沙老百姓都涌到道路两边来围观,大家欢呼雀跃说就是这个人救了我们大伙。曾国藩是长沙的救星,那么曾国藩打脱牙和血吞,终于取得了胜利。他用自己的艰苦奋斗,成功的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可以说没有长沙之辱,就没有曾国藩后半生的功名事业,这一次挫而后奋的成功,给了曾国藩一次印象极深的自我教育。几十年之后,他还在家书当中,这样教训他的儿子。他说“百般拂逆之时,唯有逆来顺受之法,”你遇到一个的挫折的时候,你只有咬着牙来硬着头皮顶下去。

他还说,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真处逆境之良法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逆境当中,一定要记起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法宝。那么这次经历,就更加强化了曾国藩越挫越奋、百折不挠的性格特点。如何对待挫折,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当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曾国藩领悟到,对于一个有志者来说,挫折和羞辱其实是最大的动力,严重的打击对一个坚强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动力和帮助。咬紧牙关,把耻辱活生生的吞下去,就可以变成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最好的营养。那么我们讲的这个,就是曾国藩一生当中他第二大的挫折,和他如何应对这一次挫折,对曾国藩人生经验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曾国藩对这次挫折的应对方法是硬的应对,以硬对硬把这个困难扛过去,结果本领大涨。

为什么大清天下那么多将军,那么多正规军都对付不了太平军,曾国藩这样一个文人练了一年兵就这样厉害呢?曾国藩练兵到底有什么诀窍呢?这涉及到曾国藩身上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做事的方法。曾国藩家训中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米,太刚则折。也就是说天地间的规则,在于刚柔并济,不可以偏废,任何一方太柔软,怎么有力量,太刚硬则容易折断。曾国藩认为,只有先自立自强,稳固自己的位置,而后以一种广博的胸怀与隐忍的气质,才能成就大事。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互动!持续观看更多经典国学正能量(菜根谭、鬼谷子、曾国藩、左宗棠等),请点击“关注”。

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点赞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太平军   太平天国   咸丰   湘潭   上谕   绿营   湘军   民兵   长沙   湖南   好汉   逆境   清朝   美文   挫折   官员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