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的初心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青春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6月26日,夏山如碧,小荷露尖。原武警辽阳市消防支队退役战友相聚灯塔市李兆麟将军故里,追寻先烈足迹,重温军营真情。悠悠岁月,弹指一挥,恍然如梦。昔日英姿飒爽的青春小伙,如今已是双鬓斑白的中老年人。再聚首,人人心情激动,热血沸腾。

斜风细雨中,战友们乘车来到李兆麟将军故居,共同追忆将军伟大一生,缅怀红色岁月。大家为李兆麟将军塑像敬献花篮,默哀,为将军奠上黄花,听取老讲解员对将军生平事迹介绍。将军少有凌云志,心怀家国梦,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是我辈毕生学习的榜样。

原支队政治处沈怀忠主任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他不辞劳苦,费心尽力,为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作了大量工作。沈主任是一名老政工,他政治立场坚定,党性修养高,组织能力强,在他担任支队政治处主任那些年,部队军营文化建设搞得有声有色。每逢八一、春节总是开展文艺汇演、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深受官兵喜爱。如今年近古稀,但仍身材伟岸,精神矍铄,可谓德高望重。

生一半死一半,火一半水一半,热一半冷一半,饭吃了一半,澡洗了一半,方便了一半,睡觉了一半,梦做了一半——这就是我所经历的消防人生。血与火淬炼的骨骼,烟与热熏制的青春。消防部队是与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有警必出、闻警即动,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急难险重的灾害事故面前,大家不畏艰险、冲锋在前,随时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在这逆行而上的队伍里,我们战友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原支队政委朱日坤,支队长张克、周学平,副支队长祝恒武、王海波、祝洪桥、田元亮等也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我的老指导员杨靖、老科长许乐伟、老班长程壮、唐明、王宁、刘双也来了。看到这些在我人生中给予我关怀和帮助的老首长、老班长,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他们当年的从军风采,仍历历在目;我和他们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昨天。

朱日坤政委虚怀若谷,和蔼可亲,戎马一生,他在转业到宏伟公安分局工作后我曾有事相求,他毫无推脱,全力以赴,使我深受感动。

张克支队长是我见到的最有军人作风的首长。用现在的话说,我就是他忠实的粉丝。他治军严明,作风过硬,干部战士们都说他工作有魄力,有前瞻性,办事雷厉风行,跟踪问效,大家都有点怕他。有名干部曾坐在办公桌上吸烟,远远的听到张支队长一声咳嗽,吓得立马掐灭烟头,笔直的坐在椅子上大气不敢喘。但是据我看来,大家对他的“怕”,更多的是敬畏,是那种发自肺腑的服气的“怕”。张克支队长惜才爱才,关爱战士的成长进步。2003年10月份,他去弓长岭消防大队视察工作,深入到战斗班、车库、训练场边查边看,对大队的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作出很多指示,他走进通讯班看到我写的一首小诗后问我:“这是你写的吗?”我大声回答“报告首长,是我写的!”他笑着点了点头,说我写的不错,鼓励我继续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军校。作为一名战士来说,当时能得到张克支队长的表扬和鼓励,那份激动、那份荣耀,如今想来仍然觉得非常幸福和满足。那首小诗如下:

《家乡来信》

轻轻地打开

就溢出几缕难忘的乡风

耳鼓也响起几串亲切的乡语

胸中像下起了缠绵的秋雨

淋湿我心的原野

颤颤巍巍

金贵的铺展折叠的山峦

如画的果园累累的硕果

收扰进信笺的田里

架起一座由硕果筑成的心桥

横越千山万岭和那浩淼的汪洋

连起魂牵梦萦的游子之心

托几朵飘向家乡的白云

载上家乡致富的信息

在我孩童梦幻的地方

飘落街市的霓虹

让我回归时走进更加绚烂的画廊

张克支队长的灭火指挥经验非常丰富,无论多么惊险危极的火场,他都能保持沉着冷静,果断决策。2005年5月 22日下午,辽阳“中意磷化学有限公司”发生剧烈爆炸事故。发生爆炸的是该厂五硫化二磷生产车间,车间内存有大量的黄磷和硫磺,这些物质遇热就会发生燃烧,而五硫化二磷遇水分解会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邻近的车间内还有3个反应釜和1个储存导热油的库房,一旦火势失控,一场更为惨重的爆炸就会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张克支队长亲临一线指挥抢险战斗。他果断下达作战命令,将泡沫消防车停在五硫化二磷车间的南侧,迅速建立2个泡沫枪阵地,分别阻击车间东侧导热油库房内的火势和车间西南侧五硫化二磷车间内储磷池内的火势。精准科学的兵力部署,确保了火场形势的急剧扭转,最终经过近25个小时的浴血奋战,确保了500余平方米的成品罐区以及3个高温反应釜的安全,避免了有毒气体硫化氢的扩散,将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此战后,辽阳市消防支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特别能战斗的消防劲旅”荣誉称号。

周学平支队长对我的文字材料很认可,曾在多个场合对我给予表扬和肯定。在这次活动中,周支队长与我合影留念,并详细询问了我转业以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是一位双重性格的部队首长,既有军事首长的雷厉风行、坚定刚毅,又具备政工首长的耐心细致、和风细雨。和周支队长接触,让你发自内心的相信他,不自觉的跟随他。周学平支队长上任辽阳烧的“第一把火”便是转变消防行政执法理念。在他的主张下,首次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了18项便民利民措施,实现了消防行政执法由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转变、由封闭执法向透明操作转变,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赞誉。在灭火救援作战中,他不畏生死,坚持靠前指挥。2009年8月3日,沈大高速公路一台满载60吨易燃易爆物危险品的储罐车与一台集装箱货车追尾相撞,大量易燃液体泄露形成大面积流淌火,储罐在火焰的直接烧烤下,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情况十分危急。周学平支队长赶到现场后确立了“冷却抑爆、确保供水,正确导流、筑堤围堵,泡沫覆盖、全面灭火”的总体作战方针,并且连续4个多小时坚持在救援战斗的第一线,带领全体官兵圆满完成了这次重大抢险救援任务。此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支队被辽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消防铁军”荣誉称号。

祝洪桥副支队长从东港渔村长大,是一等功臣,“冲锋在前、英勇战斗的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得者。他在弓长岭消防大队任职期间,对我非常器重、非常信任,安排我担任司务长,让我掌管着大队所有的财务经费。生活上对我也十分关心,说实话,不管是在我生命历程里,还是在我军旅生涯中,祝洪桥副支队长对我的影响都占有很浓重的一笔。在我回到地方工作的几年里,每每遇到困难或者挫折,他的形象总会在我脑海里闪现,甚至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

在田元亮副支队长的身上,我看到了勤劳、朴实、肯干,谦虚待人、老实做人、乐于助人和与人为善的高尚品格。辽阳消防每一座队站的建成几乎都有他付出的心血。2014年,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开展土地房屋专项治理工作,他发挥自身后勤工作时间长、业务经验丰富的有利条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为支队100%完成了消防队站土地证、房产证办理工作。这项工作时间跨度长,许多困难不可预测,他主动到国土、城建、住建、档案等相关部门查找会议纪要、开具证明资料,甚至前往几十年前原施工单位收集原始资料,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测绘、制图。有时候为了找一个人、查找一份档案,一等就是一上午,甚至有时晚上进行连续蹲守。这项任务完成后,他被省消防总队荣记三等功,事迹材料是我给他写的,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

做一次好人容易,不容易的是做一辈子好人。在我心里,我的第一任指导员杨靖就是能做一辈子好人的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杨靖,既是我尊敬的好领导,更是我敬重的好大哥。在时任铁东中队指导员时,他和战士交朋友,以心换心,要求战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每当哪名战士取得一点成绩,他都及时鼓励,公开表扬,特别是在入党、学车等敏感问题上,他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深得干部战士的信任。他善于做思想工作,谁心里有了思想疙瘩,找他一聊,便一马平川。他在担任支队防火处指导科科长时,我曾在他的事迹材料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辽阳市消防支队,你若是提起“杨科长”,大家可能还会思量一下指的是哪一位;但若是提起“杨老师”,大家都会知道这是指的防火处指导科科长杨靖。大家总是喜欢亲切的称呼杨靖为“杨老师”原因有二。一为在杨靖参军入伍前,他曾经在家乡的一所高中担任过两年的英语代课老师,至今他的“桃李”还遍布天下,有的当了领导、有的当了老板……;二为杨靖同志消防业务技术精湛,并且心地善良,不摆架子,不管是谁遇到困难,他都不厌其烦、耐心指导、真诚帮助,大家发自内心的佩服他,进而尊称他为杨老师。杨老师肯定会是我一辈子的好大哥,我们时至今日也是经常保持联系,三天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都觉得生活中缺少点什么。

许乐伟是我佩服的火灾事故调查工程师,在防火处工作期间,我跟“乐哥”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有着福尔摩斯的睿智。他与火为伍,钻研于斯,痴心于斯,揭开火灾的一个又一个秘密。辽阳县农村一位油坊业主租赁了村里的公房开油坊,生意红红火火,不料乐极生悲,一场大火把油坊烧成了一堆废墟。有人勘查认定是电路故障引起火灾,业主据此把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被告不服,要求法庭重新鉴定,作为权威,许乐伟被请到了现场,事过境迁,房屋坍塌,面目皆非。他绕着火场转了几圈,察看了烧焦的房架,烧毁的设备,又不动声色的丈量了已倾倒在旁的烟囱,随后吩咐把烟囱拉走。几天之后,一份证据充分的鉴定拿出来,“厚度为4毫米的钢制烟囱在与房顶接触段的金相分析表明,在火灾中外表受到了800摄氏度高温的烘烤,而正常烟气温度应为200摄氏度左右,由此证明,火灾系由烟囱烘烤房顶可燃物产生燃烧所致。”这份科学专业的鉴定改变了一桩民事案件的胜负。他这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公正的敬业品德,赢得了同行的钦佩和群众的赞誉。

凡是当过兵的人,估计都不会忘了自己新兵连的班长。我的新兵连班长程壮也参加了这次活动。1998年,初入军营的我,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生活方式,使我显的有些急促、慌乱。所幸的是,我有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程壮班长。他在我犯错的时候提醒、在我放弃的时候激励、在我无措的时候指点。新兵连的三个月,在他的帮助下,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迅速成长。他教我练军姿、走队列、唱军歌,他说“呼号声要震耳欲聋,把地面也抖三抖”。他教我叠被子、翻单杠、爬梯子,他说“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他常说,“兵要有兵味,脱了绿军装,还看得出来是个兵。” 程班长可以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消防兵。2002年9月,白塔区一名少女因感情受挫欲跳楼自杀。这名女孩站在6楼的阳台上,哭喊着要跳楼,楼下聚集了数百名围观群众。程壮带领两名战士趁机潜入楼内,一阵飞奔,登上了7楼楼顶。这时,坐在阳台上的女孩情绪异常激动,大部分身体已经悬于窗外。鉴于时间紧迫,程壮来不及固定绳索,只靠战友们用力拽着安全绳,他扣好安全带,深吸一口气,便从楼上悄然跃下。为了不惊动少女,只能用双手撑着身体,轻轻地挪,慢慢的移,一步一步的向少女所在的位置接近……突然间,他双腿用力一蹬,身体反弹凌空跃起,转身一扑,像鹰捉小鸡一样将少女抱住,滚进楼内,顿时围观群众的掌声响成一片,赞不绝口。事后,获救少女的家人送来一面绣着"舍生相救,大恩不忘"八个大字的锦旗。我对这次救援行动至今记忆尤深,对程班长的军事素质也是心服口服。如今,我们都转业留在古城辽阳生活,我和程班长也成了亲密无间的好哥们儿。

参加这次灯塔之行的刘国军、王宝祥、应焕新、王荣华、孙博、牛兴龙、王江、于良军、马玉胜、梁会林等战友都是我心中的好哥们儿,还有很多老领导、好战友,在此无法一一叙述。但是,真的很想你们啊!

一日当兵,一生是兵。一夕从戎,一生光荣。多少美好,多少遗憾,多少友情,多少坎坷,这一切都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并永远定格在我的人生履历中。

写完这些文字,我的心情还沉浸在战友重逢的激动中,还感动在李兆麟将军伟大的事迹中。虽然我们都脱下了军装,但脱不掉军魂。放得下水枪,放不下初心。辽阳消防老兵将继续发扬消防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若有战、召必回,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争取在新的战位上再立新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辽阳市   辽阳   支队长   油坊   初心   首长   烟囱   支队   火灾   美文   战友   班长   车间   将军   战士   部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