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人间失格》,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更加能直视自己

我非常喜欢《人间失格》,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更加能直视自己的缺点和弊病。如果因为觉得一本书的内容阴暗,就否定它的价值——那就等于否定人性的一部分。在发出不要看某本书之前,想想它的作者的经历,想想它的背景,想想它为什么会流传。想想你在拒绝这本书的时候,到底是在拒绝谁?是在拒绝书本身,还是你在以自己受到的普世价值观拒绝一个展现出阴暗面的自己。

我非常喜欢《人间失格》,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更加能直视自己

太宰治因为他自觉活得太失败且对这种现状无能为力,选择了自杀,人间失格,几乎是以自传的形式写的,目的也不是要告诉你,他的绝望和抑郁,进而让你同情他,可怜他。他只想以一个人渣的角度告诉你,别向他学,没有好结果的,普通人就该热爱生活。这跟海子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即便自己身陷囹圄,也希望能拥抱光明,没有谁愿意藏身阴暗,无法自救,无法被救才会选择自杀。

我非常喜欢《人间失格》,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更加能直视自己

至于百年孤独,恕我直言,年轻人能耐着性子把七代人的关系梳理清楚都已经很不错了,真要理解其内涵怕不得跟红楼梦一样,没有多读几遍的耐心,没有岁月的沉淀,基本不太能理解的很深入。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20岁的你和40岁的你,同样是两个完全迥异的哈姆雷特,20岁的你,看到了百年孤独凝炼、创新的写法,40岁的你可能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我非常喜欢《人间失格》,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更加能直视自己

其实,一本书对人的影响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重要,文学大多以悲剧结尾,不代表作者希望读者成为一个悲观者。事实上,年纪轻轻,能耐下性子读完百年孤独这样的书,并不是件易事,不仅不该禁止,反而应该提倡。就像古人教孩子读书,不求你句句都懂,你得先记下来。等你哪天长大了,在某个场景,遇到某件事,突然就能想起小时候先生有教过某句话,某本书,恰好契合此情此景的心境,进而因这句话这本书,对人生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阅历因此而丰富,智慧也因此而深邃。

我非常喜欢《人间失格》,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更加能直视自己

最后,孩子们自己会长大的,看什么样的书得到什么体验,是孩子自己去体会的,不是我们这本书觉得怎么样怎么样!为什么看百年孤独你会受到更深的影响,因为你的独自生活经验已经让你正在体会孤独,这个是父母的问题。如果另外一个不同家庭氛围孩子看到,也只会感受不同的人对生活的思考方式,这是书本给我们最好的体验!不要因为书本的各种悲伤或负面的论调,而抹杀各类书籍的好处,让孩子们根据年龄成长,慢慢地博览群书,看多了,自然对生活有更加多层次的理解!

我非常喜欢《人间失格》,看了这本书以后,才更加能直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人间   红楼梦   身陷囹圄   目的   百年孤独   博览群书   阴暗面   此情此景   能耐   性子   美文   书本   阴暗   读者   孩子   喜欢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