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失格》有感:谁规定过“积极向上”就是好的呢?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说《人间失格》,抱着莫名其妙的好奇终于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开始莫名其妙,中间觉得,嗯?这什么人啊,简直是渣子。“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看到短评“矫情不过太宰治,我很抱歉”莫名觉得戏谑。至少以目前我的人生态度来看,我觉得“生而为人,他确实抱歉”,也许我一直拥有的都是他所谓的粗鄙的乐观主义,也许我用这种乐观主义支持过来,仍旧会在深夜难受或者清晨抑郁,但我依然觉得人间值得。

读《人间失格》有感:谁规定过“积极向上”就是好的呢?

小说后面说到,“叶藏也还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呢”,转念一想,谁又不是宇宙的孩子呢,长成这样的性格,反倒是神明对不起他。唯有苦难能够慰藉苦难,那些感同身受的读者也许也此刻正无助,但唯有真正爱自己,才是救赎吧。翻开文后给妻子的遗书,真觉得太宰先生是个逃避,情感丰富,却又不会生活的人,成名作家大抵如此吧,上帝是公平的。

读《人间失格》有感:谁规定过“积极向上”就是好的呢?

感受最深的并非主人公的人生凄惨,而是那一句“人为什么一定要感到自己某方面比其他人强,才能活下去呢?”人为什么非得确定以及在某一方面不比别人差,才能感到快乐呢?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被这么一质问,立刻感觉不合理了起来,或者说,感受到人的本性中悲哀的一部分。人总是不停地在比较,因为这种本能,所以总会有所谓loser。但仔细想想,如果人真的不再比较,不再为了失败而悲伤,那人生似乎也蛮没有意思的。这么一来,也许人性中这份可悲可怜的部分,才正是人性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读《人间失格》有感:谁规定过“积极向上”就是好的呢?

那么,因为不够成功而产生的痛苦,这种感受也许比成功更加宝贵。换句话说,人凭什么就要“积极向上”呢?究竟是谁规定过“积极向上”就是好的呢?也许只是被“社会化”了的价值观。能深切地抒发人的悲伤,能把这种心情和大家分享,我认为是很宝贵的事情。艺术的价值也在于分享这种“哀而不伤”。某种意义上,敢于抒发自己的无力,这也是人的强大之处。因此,如今哀伤着的你,也要依然努力散发着自己的力量。

读《人间失格》有感:谁规定过“积极向上”就是好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积极向上   哀而不伤   人间   好孩子   短评   粗鄙   乐观主义   美文   苦难   抱歉   莫名其妙   宝贵   人性   悲伤   事情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