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乌合之众》:愿世界上的每一个认知,都有独立的思想

首先,书写这种行为都是主观能动性较强的表述方式。不管如何,书写什么文化历史政客经济这类的东西,就算是事实是存在,但落笔之后都带有主观意识的(除非是流水账)。既然是主观的思想,那么就会存在争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都说了,世事无绝对。存在分歧,有所感悟去指出不足,恰恰也是证明了时代的进步与不同。

解读《乌合之众》:愿世界上的每一个认知,都有独立的思想

所谓的群体,放到现在分化出太多类型了,也有可能每种职业都有不同的心理群体。还有网络群体(这是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复杂性远超所谓专家那一两句话定性分析出来的。乌合之众,我觉得还好,但也就那样。不要忘记人本身就是社会性动物,无法逃避的问题,就算是避世也是因为受到世间侵扰后的行为,与群体相融是不得不做的。哪怕违背本心,你就是海洋的一个分子,没有人能够独立对抗。

解读《乌合之众》:愿世界上的每一个认知,都有独立的思想

其次,需要带着批判的观点看这本书,感觉作者在描述的内容里面施加了大量的主观意识,研究的群体也属于无规则群体(在现在的社交生活中十分罕见),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正常的群体虽然也蕴含一部分书中的观点,但是没有书中那么极端。看了这本书,我是越看越有一种恐惧的感觉,恐惧自己是乌合之众,其实有时候就是吧。我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群体太多了,群体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书中的观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是放大了的,所以平常的群体没有书中那么极端,但也是有迹可循的。

解读《乌合之众》:愿世界上的每一个认知,都有独立的思想

对于这本书而言,作者是大众心理学的开拓者,成书于百年前,他的看待问题的角度观点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同时那个时代大众心理学连起步都算不上,在书中作者过多的投射了自己的情感,就算这样书中的内容到现在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现在的年轻人适合能力更强了,我认为可以多读各种各样的书,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而不是一味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中国算特别有人情味有品德的国家,但是出了社会,坏人和好人一样多,都是利己主义,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早些学习这些现实更有用

解读《乌合之众》:愿世界上的每一个认知,都有独立的思想

最后,看这本书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不然可能会自陷误区而不自知。十三四岁的学生已经开始塑造价值观和世界观了,过早地去看某些书读起来会有些生涩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你的价值取向。《乌合之众》这本书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需要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认识其中的可取之处。当然如果你认为你具备这些能力,也可以尝试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乌合之众   利己主义   定性分析   可能会   大众   美文   主观   认知   心理学   各种各样   群体   恐惧   观点   意识   独立   能力   思想   作者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