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美食推荐

1.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当地名菜,属闽菜系。佛跳墙通常选用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绍兴酒,文火煨制而成。

这道菜很有名,但是在福建并不是很多人吃过。因为----贵啊。听说佛跳墙里面的宝贝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味中有味。小编也没吃过,但是听听就觉得饿了。见过明星陈赫做节目的时候吃过,太奢侈了,只能渴望福建吃过的宝宝们和小编说一说

福建美食推荐

2.七星鱼丸

福建著名的汤菜,一颗颗洁白如玉的丸子煮熟之后散落在汤中,就如同在空中的星斗,因此命名“七星鱼丸”。将鳗鱼等食材剁成极小细末,加入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而制成。煮过后的鱼丸Q弹,色泽洁白晶亮,吃起来爽口而不腻,久煮也不会变质。

七星鱼丸是福建著名的汤菜之一。它是用鱼肉、瘦猪肉、虾干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那一颗颗如核桃大小的雪白的鱼丸,漂浮于热气腾腾的汤面,如满天星斗布于空间。因此,海外华侨把它称为“七星鱼丸”。福州的“七星鱼丸”具有色泽洁白,有弹性而不腻,馅香而松,口味清甜爽滑等特点,久负盛名。

福建美食推荐

3.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莆田等地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荔枝肉,福州的美食,小编偏爱甜食,在福州上学的时候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荔枝肉。五花肉裹粉油炸,酱汁用番茄酱、香醋、白糖、酱油等调料即成。五花肉的Q弹,加上香甜的酱汁

福建美食推荐

4.沙茶面

沙茶面,闽南语:Sua dei Mi,起源于福建厦门,是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著名的汤类面食小吃。

小编高中暑假经常去厦门,每次去厦门的海边玩,到了晚上,走在厦门的小巷子,来一碗醇香料足的沙茶面,此生何求。沙茶面的汤底,浓、鲜、香、辣,你绝对不知道配方是什么,美味的背后更浮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搭配虾,鱿鱼,花蛤,各式各样的青菜,小编的暑假厦门之旅,多了一丝美味的足迹。

福建美食推荐

5.海蛎煎

海蛎煎,又叫蚝仔煎,是闽南出名的特色小吃。虽然菜谱简单,但是要做得特别好吃,还是有些难度的。海蛎煎鲜香细腻、美味可口,在各大餐馆中,海蛎煎可是少不了的一道佐餐菜。

海蛎煎,用闽南话讲是蚵仔煎,在福建的很多地区都有海蛎煎,但各地在做法上都略有不同; 台湾的海蛎以茼篙菜、鸡蛋和番薯粉制作海蛎煎; 闽南附近的做法大多相同,会加大量的青蒜和番薯粉。

福建美食推荐

6.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一道由精肉、淀粉等原料制成的菜品,是福建省福鼎市一种很有名的地方传统名吃,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来福鼎的做客的人都要尝一尝福鼎肉片。肉片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它取料精,工艺巧,味独特。深得人们称赞。福鼎肉片一定要加酸、辣才够味,福鼎肉片配上福鼎本地的米醋和辣椒才是非常完美的,还须加上些许香菜,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这才是人间美味,绝对让人流连忘返

福建美食推荐

7.板栗饼

板栗饼是一种食品。它以纯天然板栗,优质花生油为主要原料,按历代相传的手工工艺精制而成,是闽北传统名点之一,最早发源于福建南平地区。

南平盛产板栗,所以做出来的板栗饼最正宗。南平市延平区有一家超出名的板栗饼店,在小巷子里,店面很小,但是络绎不绝的客人会让你知道,名号,不是靠店面和宣传做出来了。这家板栗饼店已经有十几年了,坚持用手工制作,这种匠人精神值得很多人学习。每一块饼的馅儿都是板栗(很多板栗饼的店家会加地瓜),外皮酥脆,加上芝麻的香,简单却无与伦比的搭配,创造出南平的最美味。而小编每次去南平,回家的时候,总是不会忘记买几盒板栗饼回家,让家人也一起品尝南平的美味

福建美食推荐

8.芋子包

芋子包是一种福建永定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属于客家菜。芋子包就是用芋子加适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种包子,制做方法简单,一般将个大、易烂的芋子洗净,连皮置锅内煮熟,然后取出剥去芋皮,置簸箕内捣(烂)成芋泥后,加入适量木薯粉和精盐,用手揉转成包子皮。当一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芋子包就大功告成时,趁热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馅香香的、美美的

福建美食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福建   福鼎   星鱼   南平   海蛎   闽南   肉片   香菜   福州   厦门   荔枝   美文   板栗   美味   传统   美食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