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被后母坑害入宫的孔嬷嬷:通透的人生,在于遇到的人

我是作者//习惯了相思

《知否》原著被后母坑害入宫的孔嬷嬷:通透的人生,在于遇到的人

孔嬷嬷是何许人也?

她原是山东孔府旁支后人,从宫女升做女官;这几十年皇帝换了好几任,她却一直安然在六局女官的位置上轮换着,前几年病老请辞出宫后,一直在京中的荣恩观养老。

她的后半生,极尽荣耀,是多少公侯伯府或世家望族请都请不到的人物。曾经得过孔嬷嬷教养的盛明兰,在挨打后也要对孔嬷嬷赞不绝口。

这样的孔嬷嬷,活的豁达通透,是别人羡慕不来的人生。

可并非所有的人生下来,就会洞察人心,如清风明月。别人眼中所有的朝阳白雪,都会有一段不堪的岁月,一如被后母坑害的孔嬷嬷。

她并非是一生顺遂,甚至在前半生有着自己的意难平,但所有的不平,都会转换为一个人后半生的聪慧,能够在尘埃里开出的花,定是不凡。

进宫之前,她也是待嫁嫡女,只因摊上一个狠毒的后母,才失去了所有的眷顾。后母为了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留在身边,让订了亲的她代替了同父异母的妹妹进了宫。

若是将孔嬷嬷的一生拍成一部电视剧,定然是另一部好剧。

见惯了权贵人心,看透了人情世故,她活的小心翼翼,却也在人心复杂的后宫中站稳了脚跟。经过三个皇帝,五个皇后,其他贵人妃子,更是不计其数。

她的一生,活出这样的精彩,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有的运气。柳暗花明,孔嬷嬷这样的豁达,是经历世事之后的通透,也是见过不凡之后的高洁。

《知否》原著被后母坑害入宫的孔嬷嬷:通透的人生,在于遇到的人

入宫,得见静安皇后,是孔嬷嬷一生的运气。

剧中的静安皇后,活出了极致人生。作为后宫之主,她不拘泥于女人的小世界,所谓的皇帝宠爱,后宫争宠,于她而言,不过是浮世一梦。

她的一生,都在为自己而活,即使命运不济,儿子死了两个,女儿被抱走。她也看的极淡,皇帝宠她,她高兴,冷落她,她也高兴。

静安皇后对于孔嬷嬷来说,是人生的引路人,更是心中的向往。初入盛府,孔嬷嬷不仅一次提到了静安皇后,她始终记得静安皇后说的话:“女人这一辈子顺心意的事太少了,出身嫁人又身不由己,当需给自己找些乐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静安皇后虽不长命,可却天天活的开心过瘾,薨逝后,太宗爷日日思念,后来一病不起……甚至连盛老太太也目光惘然,都想起了那个肆意张扬的洒脱女子。

别人的人生无法复制,但是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理却可以。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人生不公,是因为参照物不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得不到都是命运的不幸。

也正是因为静安皇后,改变了孔嬷嬷一生的轨迹。她懂人心,更懂自己,不是所遇之事皆是幸事,而是所有的事在她心中,都是生命的馈赠。

孔嬷嬷一生未嫁,最终与侄子相伴,这样的命运在有些人眼中,是不幸,可是在她眼中,却是知足。

而人的一生,也贵在知足。

生活很难,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酸和波折,但我们绝对不是最难的那个。见过静安皇后的处世态度,便是孔嬷嬷一生的学习典范。

你遇到所有的人,都不是无缘无故,他的出现,一定会让你成长,只是方式不同。

《知否》原著被后母坑害入宫的孔嬷嬷:通透的人生,在于遇到的人

孔嬷嬷的进宫之路,看似不幸,却是另一番机遇。

机遇和挑战是一对孪生兄弟,当你处在最低端的时候,也就拥有了向阳而生的勇气。

孔嬷嬷原是待嫁嫡女,面对她的是所有女人平凡的一生,幸运的话,相夫教子,了此一生;不幸的话,便极有可能是悲惨的一生。

就像她代替的那个妹妹一样,虽躲开了进宫的不幸,却有了另一番悲惨命运:“嫁人,偷人,给妾室婆婆下毒,被休,一辈子弄的声名狼藉,我那后娘为她倾家荡产,最后潦倒而死。

为此,孔嬷嬷偷喝了一瓶酒庆祝,至此,大概也和往事挥手告别了。

很多时候,那些伤害你的人,却恰恰给了你反击生活的底气。

进宫之后的孔嬷嬷,活出了旁人没有的精彩,见到了宫中的锦衣玉食,甚至皇帝娘娘也不少见,更是成了后宫中的女官。

即使老年无子,京城之中也没人敢小瞧了去。能够历经三个皇帝而泰然处之的人,靠的不仅是运气,而是对于官员关系的熟知和不凡的人际交往。

因此,在盛府,盛紘时时借机讨教孔嬷嬷一些京城故事,“孔嬷嬷几十年混迹于深宫内院,往来之人大多是社会顶层人物,见识自也不凡,几次谈话下来,盛紘受教不浅。”

这样的孔嬷嬷,深受世家大族敬重,让盛紘都想要将孔嬷嬷留在府中,当自家长辈供着。

孔嬷嬷一生的造化,都是源于代替妹妹进宫,可是她进宫之时,谁又曾想过以后的她会有这番际遇。

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人一生的运气。

当你处在嘈杂的环境之中,整日将自己困在小家族的争斗中,就会像孔嬷嬷同父异母的妹妹一样,一家几口,就是她的整个世界。

可是,当你见过天空的辽阔之后,便会了解这世界上还有很多的清风明月,冲破了自身的禁锢之后,便是一生顺遂,万事不在心上。

《知否》原著被后母坑害入宫的孔嬷嬷:通透的人生,在于遇到的人

人与人差开的从来就不是身份,而是见识和眼界。

她是山东民女,她是金陵的侯府千金,可两人却成了一生的至交,说的是孔嬷嬷和盛家老太太。作为宫女的孔嬷嬷,却可以和侯府千金成为闺蜜,原因无他,两人有着同样的三观。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磁场,当磁场相同的时候,两个人才可以产生共鸣。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作为民女的孔嬷嬷,不受后母待见,若不是机缘巧合进了宫,也不会有这样不凡的见识。见过了宫里的皇帝和皇后以及嫔妃,其他人便也不足为奇了。

从盛家老太太对于孔嬷嬷的态度来看,也并没有将她看成宫女,更像是多年未见的朋友。

而孔嬷嬷的品性和三观,也是所有名门闺秀的典范,所以多少权贵之家才会挤破头想要请孔嬷嬷教养自家女儿。

可以说孔嬷嬷的一生,是逆袭的一生。

这种逆袭不仅仅是身份的转换,从无人了解甚至有可能困顿一生的平民到受尽敬重的教养嬷嬷,更是人生态度的转变,这才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应该学习的一课。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停的修心之中。

所有的不幸,都是让我们在面对命运的时候,可以更加释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人生境界,值得我们用一生修行。

《知否》原著被后母坑害入宫的孔嬷嬷:通透的人生,在于遇到的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你成长。

可是在我看来,伤害别人的人不值得原谅,因为他们的本意只是伤害,却非让你成长。

而你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个给予你勇气向前的人。往往成功的经历是无法复制的,但是勇气却是可以。

人的一生,一定会遇到一个人,成为你一生的运气。

《知否》原著被后母坑害入宫的孔嬷嬷:通透的人生,在于遇到的人

我是小Q,一个热爱文字的90后

微风不燥,遇见你刚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嬷嬷   后母   静安   人生   人心   宫女   宫中   通透   教养   原著   豁达   不凡   美文   皇后   皇帝   运气   不幸   命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