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十五赏花灯” ——南京人的元宵节风俗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耍狮舞龙众人闹,软糯汤圆碗里盛。

春节刚过完,人们心里就惦记起元宵节。虽说是休完了假,却总觉得意犹未尽。毕竟大家伙儿的神思还留在“年”里。家住城南,离夫子庙咫尺之遥。走进夫子庙景区,目力所及皆是灯海:商家的霓虹、小孩儿掌中的花灯,还有整街整街挂起的大红灯笼。南京夫子庙的灯会向来喜庆。

“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十五赏花灯”  ——南京人的元宵节风俗

金陵灯会前后历时十天,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据甘熙《白下琐言》记载“笪桥灯市,由来已久。正月初鱼龙纷遝,有银花火树之观,然皆剪纸为之。若彩帛灯,则在评事街往南一带五光十色,尤为冠绝。” 节日期间,从笪桥至评事街,沿升州路一带,灯火通明。后来灯市逐渐转移至游人密集的夫子庙,沿袭至今。

“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十五赏花灯”  ——南京人的元宵节风俗

苏轼一首《青玉案·元夕》写尽元宵节灯会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十五赏花灯”  ——南京人的元宵节风俗

桨声灯影秦淮河

今年南京的元宵节可能有雨,游人会少些,但游兴必是不会减的。冒雨前来的都是真爱。前日傍晚出门,眼见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秦淮河波光潋滟,游人如织,一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脱口而出。

“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十五赏花灯”  ——南京人的元宵节风俗

人约黄昏后

全家赏灯,小孩子们光看是不够的,总要挑一两盏心爱的花灯,一路拎家去才称心。夜色中,荷花灯、兔儿灯、金鱼灯、天鹅灯、蛤蟆灯,猪灯一一亮相,提灯的孩儿们个个乐得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大人们也因了孩子们的欢喜,乐在其中。

“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十五赏花灯”  ——南京人的元宵节风俗

传统荷花灯

饮食方面,老南京人元宵节讲究的是“上灯元宵落灯面”。这不,各家早早备好了正月十五早餐用的汤圆,准备闹元宵。相传,汤圆是起源于宋朝明州的一种食物,用黑芝麻、猪油等作为馅料,加入砂糖混合,用糯米包裹起来煮熟食用。因其状白白胖胖,煮时浮浮沉沉,又名“浮元子”。木瓜家最爱黑芝麻馅儿汤圆,醇香甜蜜,咬开一个小口,芝麻馅料汩汩流出,香气四溢。一家人吃完香甜黏糯的汤圆,唇齿留香,即刻开启一天的好心情,怎叫人不喜欢?

“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十五赏花灯”  ——南京人的元宵节风俗

六六大顺,元宵节快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夫子庙的老太叠元宵。这家人在夫子庙小吃城门口,推车卖了几十年的叠元宵,每次出摊都会受到老南京人的追捧,购买者瞬间就排起长龙。她家的叠元宵由黑芝麻、桂花、白糖、松子、瓜子仁和红绿梅组成。将六种食材拌在一起做成馅料,切成小方块,放到筛子里,撒上米粉来回滚动,最后再一层一层叠加成元宵。还有,这叠元宵的吃法也与众不同。水烧滚后,要用小火焖一刻钟再起锅,方能把多种馅料彻底融化,吃起来软软糯糯,让人欲罢不能。

元宵节到了!木瓜家㊗️各位节日快乐,生活幸福!也㊗️相约黄昏后的人们终能心想事成,“得一人相伴,守一城终老”!

“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十五赏花灯”  ——南京人的元宵节风俗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南京人   秦淮河   夫子庙   元宵节   大顺   灯市   鱼龙   黑芝麻   灯会   花灯   南京   汤圆   木瓜   正月   游人   美文   风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