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如何识别嘴炮?

职场里有个共识,大家都很讨厌“”嘴炮“,就是那种讨论时,洗脑一大堆,一到干的时候就各种消失不见了,毕竟这个社会对嘴炮很宽容,对做事又太苛刻。

职场,如何识别嘴炮?

了解过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苏联刚解体那会的“叶利钦“时代,如何重用一批嘴炮官僚导致国家差点系统性崩溃的事情。

简单地说,就是一群在课堂上也许可以成为教授的经济学家,拼命鼓吹市场经济多么好,新上任的总统一看,说得不错,就你们了,于是这些嘴炮把控了俄罗斯经济大权,执行一系列的改革,既然改革么,有的人希望循序渐进,有的人就压根等不及,尤其俄罗斯人的性格,这么的易燃易爆炸,那等得了这些时间,一下全部推倒重来,然后就是一系列的骚操作,养肥了少数巨头,出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奇观,直到“普京大帝”上抬后才扭转了这种局面(普京大帝确实是个狠人)

叶利钦时代给大家最大的一个教训是,不能轻易地重用经济学家,那些“嘴上王者”,都会放在具体岗位上看看后再用,其实道理很简单,只是很多不愿承认,并不是不知道。

比如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都会制造步枪的理论,但是具体到实践中,能造出来合格步枪的国家就那么几个,因为每一个部件背后都是一座山一样的工业积累,单是那根枪管为了克服热胀冷缩不变形就用了两百多年才阶段性解决,至于怎样克服子弹卡壳和炸膛问题到现在也没完全解决。

然后嘴炮只会跟你说,碰到困难,要学会创新,开动脑筋,等到做的时候,跑得一干二净。

对了,等你做不好的时候出来了,一句话:“未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罚款2000”

我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叶利钦   热胀冷缩   苏联   枪管   都会   易燃易爆   俄罗斯   步枪   大权   循序渐进   大帝   经济学家   美文   国家   系列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