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茅草棚棚板板门

安得茅屋三五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农村,大多数人都住茅草房。偶尔可见的瓦房,几乎都是土地改革由政府没收,分给贫、雇农居住的,当时叫“胜利果实”。至于为数极少的砖瓦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在乡村中更是凤毛麟角,多半收为公产,成了乡、村的办公场所,或是办学校。

茅草房看似简单,修建起来却不容易。建房面积视家庭人口和经济条件而定。一般是先修一排,两三间不等,待到添丁进口,再做扩建。或是修成一横一竖的“磨啄钩”,或是扩成一横两竖的“三合头”。若是发展成“四合头”,就很气派了。不过,许多农民终其一生,也只困在两三间茅草房里,而那些赤贫农户,只能望屋兴叹,多用篱笆竹棚遮风挡雨。


基脚最好“寸三錾”


想住新房子,先得先有石头、泥巴、竹子、木头、草料几大堆。把这些东西变成房屋,还得请石匠、抬匠、木匠、盖匠。请工匠办伙食要花钱,买材料更要花不少钱,所以,要修房子,得精心筹划,经年积累。

农村有各种能工巧匠,凡有人修房造屋,只要相请,邻里便会来帮忙。帮工的人,多数不要报酬,日后互相换工便是。当然,帮工期间,要管一日三餐伙食。三天一个“小牙祭”,七天一个“大牙祭”,平时餐桌上,菜碗里得有点“翘荤”。不能换工的,则采取拨付工分作为报酬,伙食也如法炮制。花钱请人的很少,除非人缘极差。请专业匠人承包,按照修房间数论价,包工不包料。实行全包的,不包伙食,单包的则只包工,主人提供伙食。一般来说,修三间草房,得六七天。

修草房要先平地基。土地是集体所有,房子修在哪里,先要征得生产队同意。讲究一点的,还要请阴阳先生看看风水。宅基选定以后,主人家先将土地平整,除去表土,然后划界挖出基槽。

安墙脚得请石匠,拿上大捶、二捶、錾子、手捶、墨斗和五尺。找到大石包,开成“三三一”(30公分×30公分×1米)或“三四一”(30公分×40公分×1米)条石,这叫“毛清方”。抬匠的工具,有打杵、抬杠、“四牛”、大绳。条石一根一根安进基坑,即为墙脚。墙脚四周用泥土筑实,再用水平尺将基础平面找平,弹上墨线,用錾子剔除凸出部分。地基凸出地面的竖立面,体面人家会不惜花费工夫,让石匠打成“水波浪”或者“寸三錾”。所谓寸三錾,就是一寸距离,打三条錾路子。基脚上打寸三錾,算得上是精雕细琢了,会给新房子加些“卷面分”。


舂墙看准“狮脑壳”


筑土墙是修建草房的重要环节,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动用人力也多。筑墙俗称舂墙,舂墙用泥土。泥土的选择最好是半沙半泥,要不干不湿,抓在手里要捏得拢,摔在地上要散得开。运土的小工,根据取土的远近,做相应安排。

舂墙的模具由三块木板组成。两块墙板长约1.5米,宽约40公分,厚约5公分。连接两块墙板的,是一块宽同墙厚,与墙板同高的木板,俗称“狮脑壳”。控制墙体厚度的,除了狮脑壳,还有一副“夹扦”,由两竖两横四截木头构成。舂墙时,墙板架在一根圆木棍上,俗称“牛子”。

舂墙由两个人操作,舂墙师傅将夹扦横档拉紧,固定住两块墙板。墙舂的正不正,要看狮脑壳。狮脑壳横木板正中,线绳吊着一个指头大小的泥坠,泥坠的线绳跟木板正中那条垂直墨线重合,墙就正,否则就歪。狮脑壳那头的舂墙师傅,须随时观察,如有偏差,立即校正。纠正的办法,是墙板往左偏,就在狮脑壳右边杵两下,反之亦然。

舂一板墙,须分三次加土。加入一次土,两个师傅“叮咚叮咚”夯土。夯土的墙锤,用硬杂木砍成,重而耐用。墙锤样式各异,有的两头扁平,宽约30余公分,一米多长,中间刨成圆木棒。有的宛如烛台上插着一根蜡烛,大头似圆锤,小头象鸭嘴,中间也是圆棒。

第一板墙舂成以后,一端的人敲松夹扦横档,端到一边,狮脑壳一端的人抓住把手,提起墙板往前放。接着舂下一板,依次放牛子,架板,填土,夯实。如此循环往复,墙便一点点生长。

墙超过人头,添土是舂墙师傅拿竹竿绑个钩子,把装土箢篼勾上去,勾不够就搭高架。檐墙不超过四米,尖墙逐板收尖,形成三角形,顶端的尖墙,不过半板。舂墙师置身高处,手把墙锤,随着墙体的一摇一摆,需要十足的定力和勇气。

舂墙师傅每二人一班,四个人换班作业。没有舂墙的师傅,一是放墙筋,一是打墙体。放墙筋就是把整根竹子剖开,划成两指宽的篾条,放进每一圈墙体里,尤如当今混凝土墙的钢筋。同时,还要将篾条挽成“线拔子”,放进墙体的每个转角处,以防墙体撕裂。

墙体的美容,在于打“巴儿”,巴儿是用一截圆木锯成两半,将一截砍成手掌形,另一截做手柄。新墙体表面粗糙,打巴儿能使之光滑,也更结实。若逢天气干燥,新墙水分散失,还得喷水。只要修新房,远远便能听见“啪啪”的巴儿声。

草房的墙体,除了舂土墙,还有砌泥砖。后者少占劳力,时间分散,可以偷闲进行。有泥砖和水砖之分,两种砖长约50公分,高约15公分。用木头制成开关自如的四方形盒子,舂砖时,砖盒子放置在一块平滑的石板上,将调好湿度的细土倒进盒子夯实,然后松开盒子,将成型的砖,码放在空旷的平地上。码到一定层高,用草盖上,待到自然干透。修房时,用泥浆粘合,砌成土墙。

水砖的制作,不同于泥砖,时节多在冬季,做法跟泥砖相同,做好置于田埂上。冬天过后,水砖已然干燥,便搬至遮风避雨处,待修新房用。

乡村中有人“愚公移山”,独自披星戴月,制砖,搬砖,砌砖,日积月累,终于建成自己日思夜想的新房子。那精神头,天地可鉴。


架檩子,木匠亮一手


土墙完成后,活路交给木匠。在此之前,木匠早已介入。墙舂到一定高度,木匠就得安门杠,装窗框,上挑梁。挑梁的长度,视屋面坡度而定,每一间房的挑梁须水平一致,木匠墨法,极为关键。

木匠要亮手艺,是升梁,又叫架檩子。两匹尖墙之间平放一根粗实的木头,称为正梁,也叫中檩。正梁须水平伸展,如有凹凸,木匠弹墨线填直或刨平。几间房子尖墙的中檩,须水平一致,紧扣峁牢。讲究的人家,升梁时要举行仪式,有的在梁上点鸡血,贴鸡毛,还要放鞭炮。匠人们争相向主人奉承吉言,恭喜发财。大方的主人,也乐得给匠人们红包,五分一角不等,礼轻仁义重,大家高兴。

屋面走水有三步水,五步水。一间房子除了中檩,还有二檩、腰檩、檐檩。有廊檐的,还要添加耍檩。檩子的木料讲究结实,柏木为上,青杠次之。棲木、桉树、泡桐也有,但容易蛀虫腐朽,情非得已,极少使用。

一间房子无论架上几根檩子,屋面坡度必须平行一致。与檩子垂直铺展的竹子,称为桷竹。桷竹之间平行排列,每隔六、七十公分一根,用青篾捆牢,竹子不拱不翘,木匠手艺,一看便知。

桷竹上横扎“浪篾”,也是平行排列,每隔二三十公分一条,青篾绑定,从中檩直到檐口。


盖茅草,一板又一眼


房架搭成,就是盖草。盖房用草因地制宜,有谷草、麦草、茅草。在出产甘蔗的地方,也有人用蔗叶,但为数不多。麦草比不上茅草,但比谷草耐久,盖房也最为美观。因为易得,用者居多。茅草长在山丘,俗称“山草”,盖房当推上品。谷草盖房,易朽易漏,多为无奈之选。大集体时,农作物槁杆按人分配,一家人分得的谷草、麦草,需要积攒数年,方够盖房,往往会向邻里借,以后逐年偿还。


盖房的草料,需事先发水,使其浸润不滑,便于梳理,盖房时容易扎牢。谷草软涩,且少草衣,不用梳理。盖草房分两种,一是盖“座草”,一是盖“顺毛子”。盖座草是根部做房面,但比较费草,优点是经久耐用。顺毛子是须部做房面,比较省草,但耐用程度就要差一些。如何取舍,得视主人家草料的多寡而定。麦草梳去草衣,是便于沥水,铡去两头,是便于铺匀,屋面美观。茅草可以盖顺毛子,也可以盖座草,盖座草仍需铡去两头,盖顺毛子只需铡根部。

盖草房技术含量不高,不是专业盖匠,也能无师自通。大集体时,每个生产队都自产了一批土盖匠。

铺草有两种,一是顺铺法,一是横铺法。顺铺就是盖匠将一张木梯,于房梁平放,用连环铁钩挂牢在檩子上,人踩着木梯作业。地面的人把草抛上屋面,盖匠将草平铺在“浪篾”上,散开,摊匀,揉平,拍紧。将“压茅杆”竹片压在草上,再用青篾缠牢在桷竹上面。一铺完成,盖下一铺,循序渐进。可以在木梯上多人操作,相互配合,上下铺口要密切衔接,以免造成屋漏。

横铺法就是顺着房梁,挂上一根圆木踩杆,多人操作。这种方式,能加快盖房进度,且上下铺口衔接紧密,接口相对较少,质量更高。

盖座草房,一般要带上梳板和剪刀。梳板是一块有手柄的木板,木板凿成齿沟,类似搓衣板的纹路。盖完一铺草,用剪刀清除尚未梳净的草衣,和没有铡尽的草头草尖,再用梳板将压紧捆牢的草,按斜面拍实,使之紧实光洁。据说盖得好的新座草房,划燃一根火柴放在屋面上,只是外露的草衣飘起点点星火,不会发生火灾。因为风险高,一般不会试。当然,手艺差的,就更不用试了,当场丢丑事小,出了事麻烦。一般说来,麦草座草房,要管上七八年,茅草座草房,十年以上。

盖顺毛子的房子,盖起来简单,但顶多对付两三年,只能忍受“一年泡漏,两年板漏,三年烂漏”之苦。所以,但凡有点办法的人家,不会选择盖顺毛子。

也有盖一半座草,一半顺毛子的。座草在屋面檐口一侧,顺毛子在屋顶一侧,各占一半,大致能同步翻盖。这种盖法,节省草料,也节省人工,性价比高,在有山草的地方很受欢迎。

“压脊”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草铺在屋顶,压紧前后两片草棚的接头。压脊的草料经过特别处理,有的还在脊上用整捆草扎成“宝鼎”,每间房顶扎一捆,正房中脊扎三捆,叠作塔型,以示气派。

住在草房里,最怕遇到屋漏,尤其是盖顺毛子的房子,有的因为盖得薄,有的因为接口稀,还有的因为盖房的草料潮湿沤烂,屋面大眼小孔,大落大漏,小落小漏。小雨尚可忍受,遇到滂沱大雨,家里的盆盆罐罐,水桶尿桶,就会全体总动员。实在接不过来,只得眼看着屋里鞋子“撑船”。要是床上漏雨,就更惨了。想要睡觉,只得从一头调到另一头。若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那就只好整夜坐在床头听雨声了。

雨漏在墙上,就更可怕了。下一次雨,冲垮一槽墙泥,经年累月,土墙垮塌越来越宽,有的甚至浸透基脚,造成土墙歪斜,墙倾屋倒不知道会发生在哪一刻。那些年,因为暴雨倒墙压死人的,不乏其例。


茅草屋,欲说还休


几间茅草房,聚积着穷人多少期盼,多少辛酸。没有房子要新修,房子漏了要翻盖。力不能及的,只有望房兴叹,望房啜泣。人生一辈子,就像地上的陀螺,总有一根绳子在不停地抽打。那抽打在身上的绳子,其中一根,不就是那几间茅草房吗?

如今,“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日子,已成现实。无论城市和乡村,茅草房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安居乐业,农家别墅小院,城镇高楼大厦,倘若杜甫老先生在世,想必再也不会悲叹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茅草   草房   檩子   谷草   麦草   圆木   毛子   草料   土墙   屋面   脑壳   木匠   墙体   伙食   美文   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