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关于死亡的28种方式,只有法医才能告诉你真相


5月4日的四川,气温持续升高,街道被太阳晒得发烫。

奶奶带着孙子回家,准备进屋乘凉。走到3楼的家门前,奶奶才发现出门的时候忘记带钥匙了。烈日当空,奶奶有些着急,她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主意。

这幢居民楼一共有6层,顶楼的天台是开放的。奶奶带着孙子上了天台,找了一根绳索拴在9岁的孙子的身上,然后打算将他慢慢往下放到3楼的窗户边。

奶奶在楼下看过了,自己出门时没有锁窗户,孙子只要上了窗台,就可以从那里进屋。

这计划听起来好像很靠谱,电视里的动作片不也经常这么演嘛。

可正当奶奶慢慢往下放孙子时,绳索突然断了……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这是前不久发生的一起真实事件。

万幸的是,绳子断了之后,孩子往下坠落的时候挂在了4楼窗外的防护栏上。

挂在半空中的孙子命悬一线,奶奶在天台更是吓出一身冷汗。好在救援来得很快,要不然脆弱的防护栏也未必能够一直撑住这个孩子的重量。

这个危险的举动,很快上了热搜,网友们纷纷评论道:“如果孩子没有被防护栏挂住怎么办?不要把生命安全赌在侥幸上。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图源:红星视频

这样看起来无比荒唐的意外事件,似乎总是会在我们身边发生。

美国作家劳伦斯·布洛克曾经说过:“纽约,有八百万人口,就有八百万种死法。”生命只有一次,“作死”的方式却有无数种。作为法医,秦明在职业生涯里检验过近1000具尸体,他发现,在千奇百怪的非正常死亡案例中,真正死于凶杀的人并不占多数,很多人并非死于恶意,而是死于无知

如果从冰冷的生命终点开始倒带,或许我们会发现,有些死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老秦从千百例非正常死亡案例中,梳理出了关于死亡的28个基本模型。大千世界,人类的生命终结方式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也就是这28种。了解了这28种死法,你就对生命和死亡有了基础的认知。

于是,就有了这本法医秦明的特别新书:《逝者之书》。

和以往的小说不同,《逝者之书》是一本正儿八经的科普书。

在法医秦明系列和守夜者系列小说里,老秦虽然也会介绍法医的硬核知识,但这些知识点往往散落在各个故事之中,想要靠小说完成法医学入门,需要有强大的做笔记能力。而《逝者之书》则解决了大家“自学成才”的烦恼,在每一章里,老秦会介绍一个经典的案例,案例结束后,便是法医对案例背后的这种死法的科普和分析。最后,老秦还会给大家介绍一些防范和规避的方式。

全书中,老秦用大家熟悉的风格娓娓道来,让科普不那么枯燥,还能保留知识的系统性。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如果你是硬核悬疑爱好者,或是对法医学情有独钟的爱好者(虽然我们可能大概率没机会当法医了),那么,这本《逝者之书》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笑)。

“不留心死亡,便看不见生活。”

当我们读完书中的28种死法,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启示呢?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前面聊到人类因为无知而频频“作死”时,相信很多人内心会吐槽:看了这么多年悬疑剧,我的安全意识肯定比这些人高太多了。

那我们不妨用《逝者之书》里的一些知识点来测试一下大家,看看我们的安全意识是否真的已经接近满分了。

比如说,你觉得「人在水深不到脚踝处的水域里,也会溺水而亡」是真的吗?

老秦在《逝者之书》里,提到过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死在浅水湾里的人,仰面躺在水中,水面刚刚漫过鼻孔,居然也是溺死的。

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大家可能会问,那人要是被水呛着了,不会赶紧坐起来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溺死的原理。

溺死一般是这样发生的,液体进入人体呼吸道后,堵塞呼吸道,导致气体交换障碍,从而造成人的窒息死亡。所以,当人突然溺水时,因为呛咳、慌乱,即使在很浅的水中一样可以被溺死。同样,浴缸、浴盆也存在溺水的危险,所以,照顾小朋友或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澡的时候,一定不要疏于看管。

现在是夏天,大家上学的时候,一定都会被家长和老师反复叮嘱关于游泳的安全问题。在青少年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溺死的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每年夏季,都会有不少孩童因为“游野泳”而丧失生命,实在让人扼腕叹息。如果孩子们听惯了老生常谈的警告式教育,不妨可以让他们看看《逝者之书》,这些真实的死亡档案,瞬间就会让人觉得,嗯……还是老老实实保住小命比较妥啊。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夏天容易让人中招的“死亡陷阱”,除了常见的溺死,还有中暑死。

很少有人知道,中暑也是可以导致死亡的。重症中暑患者发病非常快,他们的体表温度很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燥但没有汗,会感到虚脱,意识丧失,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在又热又湿的密闭环境里,发生中暑死的概率也会增加。刚下过雨的夏天,如果你把车子停在路边,躺在车里睡午觉,就可能会在睡梦中失去意识,甚至死亡。因此,一定要经常补充水分,避免在高温潮湿的密闭环境中停留太久,才能躲开中暑死的危机。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除了这些看起来“常见”的死法,书中还收录了各种你意想不到的死法。下图查看目录,你是否能猜到这28种死法到底都是哪些呢?(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说说你最好奇的死法。)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为了给大家介绍这些死法,老秦在《逝者之书》中安排了一个特别倒霉的角色:夏晓曦。几乎在每个案例里,夏晓曦都会接受生死的考验,她也可能是老秦笔下死亡率最高的角色了(如果本文的在看数超过150,我们会在评论区剧透一下这个名字的来历哈哈)。

当然,死亡并不可怕。充分了解死亡,就有机会避开它带来的陷阱;即使遇到了危机,也会因为你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能更高效地争取到自救的机会。

所以,除了夏晓曦,《逝者之书》里的登场人物,还有大家熟悉的聂之轩。

那么,他在《逝者之书》里又负责什么的呢?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聂之轩是老秦的守夜者系列里的法医担当,也是小说中秦明的师兄。

《逝者之书》里,聂之轩带着徒弟小白,负责侦办每一个夏晓曦死亡的案件。他们师徒俩,就像是行走在平行宇宙里,永远追寻着夏晓曦死亡真相的侦探。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了今年的大热新番《异度侵入》,所以夏晓曦就是佳爱琉?聂之轩就是名侦探酒井户?(脑洞好像一下子被打穿了……)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聂之轩VS酒井户(鸣瓢)


不过,聂之轩和小白的组合,除了破案,最重要的功能还是解说担当。他们撑起了每种死法介绍结束后的「自救小剧场」的一片天。

比如上面讲到溺死和中暑死的时候,或许你会想了解,要是不小心遇到这种死亡危机时,该如何脱险?

聂白(没错,小编擅自给他们取了CP名)小剧场里就有讲到,如果你不小心溺水了,第一要紧的事情,是要保持镇定。因为只有镇定的时候,才能有机会让自己的口鼻脱离水面,尽可能多地呼吸;并大声呼救,拍打水面,等待救援。

如果是中暑的情况,最先要做的事情肯定是打120求助。在等待救援的期间,可以先给自己降温。也就是尽快往清凉的地方移动,远离高温环境。接着用湿毛巾敷额头和四肢躯干,再用电风扇或手动扇风让自己降温。如果已经达到重症中暑了,除了用上述方法进行降温外,也可以喝盐水。

除了这对虚拟人物的小剧场友情提醒,老秦也在《逝者之书》里提供了打破次元壁的赠品。

如果你出门在外,遇到了危险,如何才让他人更好地帮到你呢?

在《逝者之书》里,老秦准备了三张“生命之卡”,分别为基础版、旅行版和家庭用药版“生命之卡”。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左起:基础版、旅行版、家庭用药版“生命之卡”


你可以在这三张卡片上登记自己的个人身份和身体健康基本信息。

这些“生命之卡”,跟明信片差不多大小,方便随身携带,比如当你打算出国旅行时,带上旅行版“生命之卡”,提前用当地的语言填写好自己的基础信息,如果你遇到了意外情况,需要当地人救助时,他们就可以通过这些卡片,快速了解你的身体情况,比如血型、药物过敏的信息、正在服药的信息等等,从而更好地帮助你。

是不是超有用?(你也可以参考这个格式,自己制作“生命之卡”哦~)


之前购买过老秦的科普广播剧《跟着法医秦明去探案》的芹菜们,可能也会问,既然广播剧是由《逝者之书》改编的,那么,书跟广播剧有什么区别呢?

因为形式和篇幅的限制,广播剧会更强调故事的特征,而《逝者之书》中会对硬核科普知识有更全面和系统的展示和介绍。所以,即使听过了广播剧,看书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哦(笑)~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当了23年法医,法医秦明把千奇百怪的死法浓缩在《逝者之书》里

最后,再来聊聊《逝者之书》这个书名吧。

聊死亡的书很少,老秦自己也有“小时候提到死,就会被打嘴”的经历。

很多人都忌讳这个词,认为现在还很年轻,死亡离自己非常遥远,没事讨论死亡,不是杞人忧天,就是不够吉利。但避讳源于无知,无知更容易导致悲剧。

老秦是怎么看待死亡的呢?


“死亡是每个人的归途,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活的时候有意义、死的时候坦荡荡。几千年来,中国人忌讳死亡,我们小时候提到死,就会被打嘴的。

忌讳、回避死亡,势必造成死亡教育的匮乏。去年两会,顾晋教授提倡全民重视死亡教育,这让我醍醐灌顶。

让一个人从小就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会珍惜别人的生命,确保每个人有自救和求生的手段,对生命旅程浇灌更多有意义的养料,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

我觉得,既然我做法医工作,也就有必要为这项伟大工程添块砖、加块瓦。让每个人都会保护自己,让更多人从小就开始让自己的生命充实、精彩、有意义。

相对于那些‘生命无意义论’来说,懂得生命的意义其实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你还知道哪些因为无知而作死的例子吗?


《逝者之书》里的死法,你大概能猜出哪些?你对这样的一本科普书感兴趣吗?

欢迎留言评论告诉我。


本文系【法医秦明】头条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逝者   法医   天台   法医学   孙子   都会   广播剧   忌讳   千奇百怪   美文   无知   奶奶   案例   发生   生命   方式   旅行   秦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