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女儿出生后,我就一直坐在这看着她。我坐了两个小时,觉得可能是那个女孩回来了。”


▏特别感谢 ▏

本文素材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本文对案件的展开较为详细,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1992年,3月20日晚,刚入春的南京下了一场小雨。

这天是周五,26岁的麻某钢晚饭时喝了点酒,乘着醉意他漫步进了南京医学院(次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简称南医大)

当时他刚刚成家,和父母、妻子、弟弟一起住在距离南医大10分钟路程的石鼓街。麻某钢平时也总在这一带遛弯,但那天他闲逛时,透过教室窗户,一眼就被穿着红色毛衣的大四女生林某吸引了注意。

初中肄业的麻某钢,早早就入了社会,没什么文化的他对眼前的女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按照麻某钢的说法,他是想“找个小潘西,湿搭湿搭”(南京话:找个小女朋友,搭讪套近乎),然后约会看电影、吃大排档。

但后来真正发生的一切,让那个夜晚成了很多人的噩梦……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麻某钢绕着那栋教学楼转了几圈,确认没人之后,大胆走了进去:“丫头!我们出去转转。”

林某看了他一眼,没理。

麻某钢坐到她身后的座位上,还想聊聊,但林某态度很坚决:“我不认识你,赶紧走。”

被拒绝的麻某钢灰溜溜地出了教室,他不甘心,又带着一根空心铁管折了回去,想“吓唬她”。

当时林某还在自习,再次走进去的麻某钢换了种语气,威胁林某:“跟我出去转转。”

“你干什么!我喊人了!”见他拿着棍子,林某转身要走,但麻某钢已经往她头上打了一棍,林某准备逃跑时,麻某钢用手抓住了她,林某本能地反抗和叫嚷,被麻某钢用力捂住了嘴。

之后,麻某钢将林某拖到教学楼门外,实施了侵犯。这个过程中,林某依然没有放弃反抗,于是麻某钢又用力打了女孩的头。按照他的说法:“直到她不犟了,不敢再叫了。”

做完这一切,麻某钢溜出了校园,他在外面转了一圈,发现学校里很平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心存侥幸的他又回到案发现场,想看看女孩走了没有,以及确认她是否报了警。但女孩还躺在地上。

“我以为她想休息会再走,就又去绕了一圈。”结果第二次回来后,林某还躺在那,保持着原来的动作。

“还不走啊?”麻某钢用脚踢了踢林某,低头试探着问道。女孩没有反应。

麻某钢用手试了试她的呼吸,很微弱,但他似乎听到女孩的喉咙里发出了几声微弱的“呼噜呼噜”声。麻某钢又把手伸进女孩的衣服里摸了下胸口,感觉没有心跳了!

顿时,麻某钢跌坐在台阶上,脑中一片空白:“事情闹大了,出人命了!”

但他点上一支烟嘬了几口后,又恢复了镇定,他要掩盖这一切!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麻某钢首先掐灭了烟头,把它放进了口袋。随后他又想起教学楼旁好像有一个空的窨井,可以把尸体藏进去。

恰巧当天下雨,窨井盖被撬开斜放着。麻某钢一路反拽着林某的腋下,将尸体拖了过去,头朝下推了进去,之后他又盖上井盖。

后来,麻某钢还想到林某的自习物品还在教室,担心被人发现怀疑,他又赶紧去收拾,并将林某的书包等物品扔进另一口窨井里,因为原来藏尸的那个窨井的盖子他打不开了。

做完这些,麻某钢看到林某躺过的地方还有血迹,又把血迹擦干净,在上面铺了一层沙土,才离开了现场。


那一晚实施犯罪后的麻某钢,表现出了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冷漠的犯罪本性。他很好地掩盖了一些痕迹和罪证,但还是留了一些插曲。

晚上10点半左右,南医大保卫队的两名队员,正在值班室看江苏电视台的电视剧《雪山飞狐》,开始播广告时,他们便照例去教学楼巡逻。

两名保卫队队员走到“回字形”教学楼二楼教室靠窗的位置时,其中一人突然看到楼下有个黑影,正贴着墙边鬼鬼祟祟地走。此人正是麻某钢。

当时教学楼五层是电化教室,两人担心有人来偷贵重设备或零件,赶紧从楼内两侧楼梯下去包抄,但却扑了个空。

一间间教室巡视过去,都没有发现异常。其中一个队员拿着手电筒想上卫生间,谁知竟迎面碰上了麻某钢往外走,他刚刚把手上的泥洗去。

保卫队队员见对方形迹可疑,立刻警惕了起来:“你是干什么的?”

麻某钢没回答,立刻冲了出来,结果又和走在后面的队员撞了个满怀。二人错身的时候,那名队员一把抓住了麻某钢的右臂,但被甩开了。

麻某钢一路向南跑着,两名保卫队队员吃力地在后面追,他们都已经三四十,根本追不上前面一路狂奔的小伙子。

麻某钢很快跑到了学校边缘,从东南角一米多高的围墙上翻了出去,消失了。

当时两位保卫队员还不清楚校内已经发生的惨剧,他们又回到教学楼五层检查,发现没有电脑被盗,顿时放下了心。

他们根本想不到,那个雨夜里匆忙逃走的年轻人,是个杀人凶手!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直到4天后,林某的失踪引起了校方的注意,校内的保卫队员在多番搜寻后,最终找到了她的遗物和遗体。

林某的尸体被发现时,是倒蜷在阴冷的井下的,这一点似乎和麻某钢供述的作案细节有些微出入。那么她很可能在被抛下窨井时,还是活着的!

假如麻某钢不选择藏匿女孩,假如他留下了一点点线索,让女孩早点被发现,或许又会是不一样的结局了……

但这种假设已经不可能成立了。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A面 警方的28年


当年案发后,警方所得的线索非常有限。

1. 根据保卫队队员的回忆,公安部门请来全国的画师,为嫌疑人做了一张画像;

2. 保卫队队员注意到嫌疑人似乎穿着一双新胶鞋,警方在现场散乱的脚印中最终确定出了嫌疑人的脚印和所穿胶鞋的款式;

3. 根据法医检测,现场提取到的物证中的犯罪嫌疑人血型为B型。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为了早日破案,南京警方全警动员、全市发动,抽调了数百名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连续数月开展大规模走访调查和摸排等工作,几乎每一位民警都多多少少参与过这起案子。

当年的专案组誓师大会上,每位民警还都被要求必须背下描述犯罪分子的排查条件。

但在如此全力的投入之后,案件一直悬而未破。

“最初的技术有限,甄别方法大致就是看是否是B型血,然后通过有没有作案时间排除。”从1993年开始参与调查此案的法医荣玉山感慨道。那时,荣玉山刚刚来到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还是个年轻的法医,现在已经是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警务技术二级主任。

1992年5月,南京市领导下定决心,在扬子晚报、电视台同步发布悬赏通告。而那个年代,几乎还没有案件是通过媒体寻找破案线索的。悬赏通告一发出,警方就收集了20至30本线索。然而,这些线索也没能带着警方查到真凶。

“时间越长,记忆越淡,能发现的嫌疑人就越少。”荣玉山如此回忆到,谈到当时的技术限制,这位老法医也非常感慨,他举了一个很无奈的例子:

根据现场情况,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分析出死者具体的死亡时间,只能以天为单位划定范围。

所以本案的具体作案时间,是警方根据两名保卫队员的供述,去电视台调查了《雪山飞狐》的播放时间,才倒推出来的。

尽管破案的困难重重,但南京警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必须要层层发动,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增加调查的实度、深度、广度,排查工作做到及时、彻底、准确、见底……”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原技术科副科长、法医俞先海至今还记得接警的那一天。

根据现场的情况,俞先海提出建议,当场提取证物:保持受害者姿势不动,先后5次使用棉签、纱布提取生物检材。

这一环节对后来警方的破案非常关键,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大量的物证,经过28年的反复检测都还没有用完。

“有证物保存下来,肯定能破案!”俞先海非常笃定。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然而,等待警方的,却是无尽的寻找。

一次次发现,一次次否定,一次次再发现、再否定,反反复复,这起案件成了全市公安民警心中的痛。

“我接手后,至少走过26000公里、10余省,没有结果。”荣玉山回忆说。

2018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成立“1992·3·24强奸杀人案”命案积案侦破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民警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投入到新一轮的案件侦破工作当中。

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政委宋敏是新专案组的副组长,他对目前的公安侦查技术非常有信心。

专案组派办案民警分赴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等10余省地,对重点人员开展多次深度调查,对过去未排查否定的重点人员,逐一进行技术排查见底。同时,不间断地与本省及河南、安徽等重点省份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分析研究案情。

在这场技术全面大排查中,他们曾经在四川宜宾发现一名嫌疑人,为了查询来源,甚至翻出了当地史志;他们曾去过新疆,因为根据以往经验看,新疆流动人口比较多;他们还找过复旦大学遗传学的实验室;每半个月就把当年的嫌疑人的DNA拿到公安部系统里比对……

只要有一线突破的希望,这些警察们就会尽力去做,就这样循环往复,他们知道,排查的人越多,离案件的侦破就越近了。

“我们觉得就在这两年,快了。”宋敏曾这么说。


2020年2月21日,元宵节刚过不久,值班人员又一次到公安部的系统里进行比对。这一次,竟然比中了!

凶手的DNA与江苏徐州沛县的一名人员数据高度相似——基本可以确定为近亲。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民警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确认无误后,宋敏当晚就带队出发!一行人开车4小时,赶到了400公里外的沛县。

因为路途遥远,气温也不高,这队民警抵达现场后,有的被冻得不停搓手垫脚,还有的站在垃圾桶旁举着泡面解决晚饭。

但他们连夜比对了相关人员后,却发现并无符合。正当大家以为又要无功而返时,得知了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消息——一位老人说,自己有个堂兄弟,80年代去了南京。

而他的这个堂兄弟,还有两个和嫌疑人年纪相仿的儿子!

宋敏等人兴奋极了。通过搜索研判,他们在南京市内共找到了20名重点人员,专案组立即安排警员连夜对这20人进行了排查。


2月22日。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命案侦查大队大队长来到了麻某钢家,对他进行了重点排查。

当晚麻某钢的信息就被确认比对上了!

2月23日早上6点时,南京刑侦支队10余人赶到麻某钢家,为了防止嫌疑人逃跑,他们在整栋楼、附近的九华山上都安排了民警蹲守。

警方布置的过程中,麻家灯亮了。支队当即决定,由一名女警去敲门。开门的是麻某钢的妻子,三名民警瞬间冲进卧室,却看到麻某钢穿戴整齐地站在床边。

整个抓捕过程中,他没有反抗,只是被铐住的双手在背后不停地搓着。刚走出小区门,他就自己开口,“我强奸杀人了。”

麻某钢全程低着头,声音异常低沉。现实终于让他明白,根本没有侥幸。

或许,你能逃过一时,或许你会有一个正常的生活,或许你会成为另一个人,但终究逃脱不了警察的追捕和法律的正义。

2月23日,南京警方也发布了通报,宣告南医大女生被害案告破,凶手落网。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在警方苦苦追寻的这些年里,麻某钢有了一份正式体面的工作,在一家国企给领导当司机,曾经还随老板赴德国考察了两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好像28年前那一晚不曾存在过一样。

躲过了前面一个月、一年、两年……到第四、五年的时候,他觉得这个事可能是不是就过去了?他努力压抑对过去的恐惧,从未回过案发现场,即使他仍然住在距离案发现场不到10分钟路程的地方。

后来搬了家,他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然而结婚多年,他一直不让妻子要孩子,对妻子也始终保持着距离,不敢过分热情。

被抓后,麻某钢在接受访问时如此回忆着:

“杀人后的前半年,经常失眠,紧张、害怕,整夜整夜睡不着。”

“我就是担心被抓的那一天,那对人家不是(伤害)……伤害太大了。”

“我觉得自己可能躲过一劫,有时候会高兴一会儿,但转念一想:高兴什么?这么大的案子,公安能放过你吗?”


今年7月6日,南京市检察院就本案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先后去了南京市公安局、鉴定中心,请到当时办理案件的三名法医确认,也去案发的南医大教学楼走了一遍。

为了确保庭审顺利,南京中院也做足了准备:除了疫情期间的消杀工作、技术支持外,因为被害人母亲年纪较大,被告人在今年年初因脑梗住院,法医鉴定部门就和120急救中心沟通,庭审期间,救护车在楼下随时待命……

10月1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麻某钢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麻某钢终于将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受到惩罚。

而这一天,受害人林某的母亲等了28年。

这些年里,每当别人问起来女儿的情况,她总会说,女儿是出国留学了。

其实她是清楚的。每年3月19日,她都会从无锡坐4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准时出现在南医大。每年3月20日晚上,她会带着水果、鲜花、蜡烛去校园里祭奠、烧纸。第二天,再去南京市刑侦局问问案件的细节和进展。

年年如此。就只有一年她没有来,因为那一年,林某的父亲因过度悲伤而生病离世,郁愤终生。他交代给林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找到杀害女儿的真凶。

许多南京的公安民警都记得林母说过的那些话:

“案件不破,死不瞑目。”

“我一定要活着看到你们把他抓住!”

“我的生命哪怕仅剩一天,我都不会放弃努力。”

……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麻某刚生活照和被捕图。图源:现代快报


好在,这位母亲最终等来了正义。

这跨越了28年的等待,是一趟寻找真相的漫长旅程。

当年的惨案发生于一夕之间,而真相的到来却旷日持久,甚至用完了整个人生。

一个白发苍苍的母亲,一个生命定格在22岁的女儿,一代代黑发变白头的警察,包括麻某钢无辜的妻女……28年前那一晚的罪行,将这么多人的命运纠缠在一起。

“这是我办的最后一个案子了。”专案结束,即将退休的宋敏淡淡地说道。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B面 凶手的28年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对麻某刚的专访


采访手记:10月26日,一审宣判后的第12天,长安君在看守所内与麻某钢独家对话。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麻某钢说了很多。他说到童年时母亲的冷漠偏心、28年里的惶惶不可终日、对妻女的愧疚歉意、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忏悔……麻某钢3次称呼自己为“杀人犯”,他说最近几年自己开始“相信上帝”:“上帝会审判死去和活着的人。如果案子没破,最后我老死,一样会得到审判。”说完后他显得有些迟疑,寻求安慰般自言自语:“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他是如何从顽童变为杀人恶魔,如何擦干血迹混迹人群,又如何背负滔天罪恶面对家人亲朋?从一问一答中,也许能够探究麻某钢的扭曲人生——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长安剑:在监区有多久了?感觉怎么样?

麻某钢:大半年了。怎么样(自己笑了一下),坐牢嘛,不能说(多好),但牢房里还是可以的。

长安剑:近来这半年多,想的最多的是什么?

麻某钢:怎么说呢,现在我判了,判了以后,总归想活着。作为我自己,回头想想犯了这种罪,也确实不可饶恕。20多年,我心里确实忏悔,对女孩的老父亲、老母亲。细讲的话,确实,我就(开始磕巴)……我确实做了,不管我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毕竟是我造成的,在我心里我还是承受不了这个,那只能忏悔,我也挽救不了生命,我挽救不了。


长安剑: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麻某钢:我不是坏孩子,也不是好孩子,应该怎么讲,比较调皮的孩子。就是胆大一点,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我敢做。一般男孩子看到女孩子比较害羞,不好意思说话。

长安剑:当年搭讪被害人是出于什么心理?

麻某钢:我当时的心态就是好奇,我文化水平低,我想文化人风格、讲话、做事,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其他女大学生。

长安剑:有没有想过,如果28年前你没有做这件事情?

麻某钢:没有这件事情……我最希望没有了。可这不是看电视,能快进快倒就好了。


长安剑:有朋友说当年的嫌疑人画像很像你?

麻某钢:这个画像从出来到今天,我没看见过。我回答他说,像我,像我好啊,那说明我是大英雄啊!但我心里当然害怕啊。事后我想,他能和我讲,说明他确认不了。

长安剑:案发后有警察来问过你?

麻某钢:有,案发当月。

长安剑:当时你是有机会坦白的。

麻某钢:哪想坦白啊,我得掩盖。尽量装得像没事人一样。那种心态,常人不太理解。杀人犯,是要被枪毙的呀。我知道后果,不是法律中的那种后果,我想到的就是死。必死无疑。


长安剑:这28年会经常想到作案那天晚上吗?还是说不敢去想?

麻某钢:不敢想也会想到。比如说,开车路过这个地方,会想,但不敢朝这个方向看。能不走那里我尽量不走那里。心里边老隐隐觉得那里是作案现场。

长安剑:第一次案发之后路过那里是什么时候,还有印象吗?

麻某钢:不记得,没印象了。因为我心里始终是回避这个事的。很别扭,包括和我老婆关系的处理上,也很受影响。就因为这个事情,感情方面,有意识地回避这个事情,因为我觉得,如果有这一天,她会很痛苦。最起码这样,她会好一点。


长安剑:所以这么多年你和妻子都是不冷不热的?

麻某钢:对。出去玩也不带她。女同志,比我要敏感,我这样对她,她会想不通。她会问我,你怎么这样对我,我说没有。

长安剑:你不想制造太多两个人共同的回忆,怕她知道后太痛苦?

麻某钢:对。但我把握不准,什么火候最好,感情这个东西,哪有火候嘛。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我想找到最好的位置,可是伤害了就是伤害了,和对方家庭一样的。但我就想,最终没那么痛苦是肯定的。

长安剑:你认为当年自己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麻某钢:笨,我笨,我傻。当时太武断了,没把找个女孩子当回事。


长安剑:怎么评价这28年的生活?

麻某钢:说句实话,这28年确实不好。很复杂,可以讲,还不如早点抓到呢。从做了这个案以后,前半年基本惶惶终日,那个时候我爱人想要孩子,但是我一直在推——万一哪天东窗事发,怎么弄啊?对吧。这28年,前四五年我很慌,七八年以后了,觉得好像平淡一点。一直拖也拖不过去了,然后正好搬家,从石鼓路搬到九华山,后来环境也换了一下,觉得自己心理上感觉安全一点。后来我老婆问我,养个女孩怎么样?我说就要女孩。


长安剑:为什么觉得女孩挺好?

麻某钢:(笑了一下)你听我慢慢讲。我说要女孩。我老婆就奇怪,别人都要儿子,你干嘛就要女儿呢?因为那个女孩姓林,我也了解了一点,那个女孩在学校里学习也很好。

长安剑:你觉得……?

麻某钢:(打断问题)投胎,我当时就是这么想。我说我就想要女儿,我老婆可能至今都搞不明白。我女儿从玻璃箱里抱出来时,我就一直坐在这看着她。当时我就想可能是林某回来的,我当时不知道她叫林某,但我当时就是这么想。我就坐那,两个多小时。但人家不知道我在想什么。真的说不出来,很难受。


长安剑:女儿出生之后,觉得很难熬?

麻某钢:烟越抽越多,一天三包烟。

长安剑:你最难熬的时候是……

麻某钢:(再次打断)你想想,一个杀人犯,杀了人呢,这不是小偷小摸做件小事,这是有条人命在里面,牵扯整个家庭,这个我懂的,我不笨也不傻。


长安剑:你夜里会失眠吗?

麻某钢:前半年那时常有的,紧张,害怕,整夜睡不着。害怕什么?被逮了,被枪毙。就这么简单,出发点很原始的,很简单。犯了案,查到你不逮你吗?

长安剑:这么害怕,当时想过自首吗?

麻某钢:讲不太清。刚刚结婚两年,想先观察观察。万一找不到我呢?糊里糊涂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躲过一劫有时候会高兴一下子,转念一想,高兴什么?这么大的案子,公安能放过你吗?这是一种释放,真的是一种释放。直到这次,来测DNA的时候,我就想完了,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跑我肯定不能跑,就是马上判我,我也不会跑的。


长安剑:为什么你觉得肯定不能跑?

麻某钢:到时间了,对吧。但我知道一点,我到案了,肯定是对公安,对对方的家属,都有个交代了。案子悬在那,不一样的。原因呢。第一,女儿。第二,家庭。

长安剑:你是指进看守所之后是一种释放?

麻某钢:不抓我,我反复在纠结。抓到我,我仍然会纠结。我实事求是讲,我伏法了,认罪了,家里呢?肯定是有压力的。那个事可以不烦了,这个事又来了。


长安剑:抓你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

麻某钢:不是那一瞬间,在那之前我就想好了。在来抓我的前一天,我和我老婆去玄武湖边上散步。散步的时候,当时也算跟老婆打了招呼吧。我对她说女儿性格也很好,没有想不通的事,有什么事要和女儿商量。当时她也听不懂。(突然停顿两秒)对方父母也80多了。28年,我不容易,对方更不容易。对方失去了一个女儿,你说如果是我女儿,一样的。

长安剑:28年里一直这么想的?

麻某钢:也不是天天这么想,每个礼拜想个一两次。有的时候会忘的,工作的时候,忙的时候,干事情的时候,就怕闲着没事在那里发呆,真的很难受。


长安剑:你小时候为什么这么调皮?经常不回家?

麻某钢:爸爸老打我,抽嘴巴子,拿小竹棍子。我妈妈是到我五六岁的时候才见到,才知道,她是我妈妈。之前只知道我有一个奶奶。我妈妈在哪,我也从来没问过。

长安剑:再见到妈妈是什么感觉?

麻某钢:木,麻木。这就是我妈妈啊。但是看到弟弟在她边上,我妈妈牵着我弟弟。我才知道,哦,我还有个弟弟,有个玩伴了。我当时没认她。朦朦胧胧的,那会五六岁了,我认为家里就(只有)奶奶是我的亲人。我奶奶对我很好。后来很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了,为什么这个母亲小时候不带我。她生了我以后生病,后来就和我们分开了。再后来的事我没细问。


长安剑:你怨恨过她吗?

麻某钢:没有。就是很麻木。我父亲很聪明,但话不多,没有怎么管我。后来有了妈妈,心思也放在我弟弟身上,没怎么管过我。应该讲我妈妈比较偏心,其实可以理解,这也正常。

长安剑: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她的?

麻某钢:结了婚以后。

长安剑:所以你小时候逆反,你觉得和这个有关系吗?

麻某钢:就是调皮。别的孩子可以做,为什么我不行。现在想想,别人好的事,你为什么不学?那个时候,我是偏向于那种坏。学别人抽烟我会抽烟,别人做作业、考大学,怎么不干?


长安剑:你觉得现在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麻某钢:用自己衡量,代表不了别人的看法。评价自己是最不好评价的。

长安剑:你对自己肯定是有认知的。

麻某钢:我的认知(笑)……应该不是杀人犯,不可以做一个杀人犯,最起码的。在所有人眼里,我确实是恶嘛。强奸人家姑娘,把人家姑娘打死,不是吗。罪大恶极的恶嘛。事后我信了教,上帝,阿门。


长安剑:信教会让你舒缓压力,还是?

麻某钢:可以做好事,不会叫你去做坏事。来生做个好人。

长安剑:大概什么时候?

麻某钢:两三年了。

长安剑:是一种寄托?

麻某钢:对,耶稣说过,审判死去和活着的人。当时我不是很理解,现在想来,如果案子没破,最后我老死,一样会得到审判。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麻某钢:(自己突然说起)人啊,人性很难讲。你说恶吧,那天我想了很多,好好的人,什么叫犯罪?犯罪就是国家的法律,确实是公平的,没法律不行。人性,什么是恶?你说战场上杀人,那是恶,真的恶,是遭天谴。我就想,如果我在打仗的时候杀人,那是不是正义?我想不通,我文化程度低。想想有时候(抬手一挥),想不通就算了,不想了。


长安剑:你觉得你自己是善的人还是恶的人?

麻某钢:我应该不是个恶的人。我不是带着恶去做恶事的人。我在单位,基本都是有求必应。

长安剑:你知道对方80多岁的老母亲每年都来南医大吗?

麻某钢:我知道。

长安剑:你听了之后是什么感受?

麻某钢:我心里是认罪的,服罪的。我做的恶果。


长安剑:这些年你觉得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麻某钢:最美好?(抬头看头顶的灯,手铐哐啷一声)应该讲我老婆是最美好的。我老婆对我很好,对我一点私心都没有。而我有意识地在推开她。我心里来讲不一定是坏事,人的心里折磨是很难受的。我老婆做到什么地步,结婚这么多年,一次袜子没让我洗过,那我还求什么?这么好的老婆到哪找?没有的,找不到的。每天早上起来,袜子、衣服,不可能是脏的。


长安剑:有什么话想对老婆说?

麻某钢:不知道该说什么,前面做了那么多。感情的漩涡是很深的。这是事是我犯的,但直到今天为止,我没有和她沟通过这个事。不可挽回的事,结果是没想过的。但是已经到了这个结果。


长安剑:这半年多呢?

麻某钢:想的和在外面不一样了,面对了。

长安剑:你说的面对是指?

麻某钢:二十多年,讲出来是很舒服的。不是快乐,是压抑在心里的这么多年的东西。

长安剑:面对之后,感觉怎么样?

麻某钢:坦然。


南医大案凶手被判死刑:追凶28年,警察和凶手都在做什么?


写在最后:

本月9日,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

截至12月8日,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命案积案5281起。

其中共侦破20年以上的积案2476起,是前4年侦破积案数的总和。

其中10年至20年的积案2269起,案发时间最长达42年

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受害人亲属难以释怀的创伤,也留下了几代刑侦人深深的遗憾。

公安机关始终没有忘记,由于受当年侦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多年以来全国仍有一部分命案积案没有侦破。其中案发10年以上的案件超过95%。

近年来科技手段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命案发案也降至历史低位。命案侦破机制日益完善,公安机关具备了攻克命案积案的有利条件。

今年公安部党委部署开展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全国广大参战民警向命案积案发起了凌厉攻势,成功破获一大批久侦未破的大案要案:


江苏南京“1992.3.24”南京医学院强奸杀人案

福建三明“1995.7.6”杀害“全国文物安全卫士”、博物馆副馆长廖国华案

辽宁沈阳“2003.4.30”持枪抢劫杀人案

浙江宁波“2001.3.28”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

成功抓获一大批潜逃多年的命案在逃人员

共抓获命案在逃人员4601名

其中潜逃20年以上的1779名

潜逃10年至20年的2203名

潜逃时间最长达38年

……


命案必破!

是公安机关对每一个老百姓最郑重的承诺。

也是公安机关将逍遥法外的案犯绳之以法、伸张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决心!


特别鸣谢:公安部刑侦局、江苏省公安厅、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以及提供相关情况的诸位公安民警:宋敏、荣玉山、贺涛、索皓、王旻东、俞先海、陈宪法、王朋。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插图均由南京警方供图。


质检: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积案   公安部   南京市   长安   命案   南京   案子   嫌疑人   教学楼   凶手   死刑   美文   民警   警方   案件   队员   女儿   警察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