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东北是满族的龙兴之地,满族前身就是东北原著居民靺鞨,后来改叫女真、满族。他们信奉萨满教,几千年前,就定居东北了!早期住宅就是马架子、地窨子!

一、马架子和地窨子

满族的先人最初以游牧为主,为了适应游猎生活,他们夏天住“马架子”,冬天住“地窨子”。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马架子:

又叫“撮罗子”,汉语叫“马架子”或“窝棚”。

形状像一匹趴着的马。屋脊举架低矮,由几根木头简单搭建。从正面看呈三角形,侧面看呈长方形。

上面搭拉着厚厚的茅草,既防水又防晒防寒。美中不足就是不防风。

内部有炕有灶,足可以满足一家人的生活。

马架子由于简单易建,冬暖夏凉,是过去东北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地窨子:

地窨(yin四声)子是在地下挖出长方形土坑,再立起柱脚,架上高出地面的尖顶支架,覆盖兽皮、土或草而成的半穴式房屋。

它一般建在附近有水源的山坡,向下开挖2~3米深的长方形凹地,东、西、北三面以山坡作围墙,南面开门窗,方便采光、出人。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东北冬季虽然严寒,但冻土层一般也就在1米左右,下方温度基本都在0℃以上,所以既抗风又保暖!

满族、赫哲族、鄂伦春等民族冬季都曾住过这种地窨子房。所以在东北老人面前千万不能说打洞住的都是老鼠!因为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住地洞!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二、满族民居

十七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创建了八旗制度

后来,其子皇太极废除旧称女真,改为“满洲”,又称满族

政权稳固后,满族人也逐渐定居下来了。定居后,他们开始正式建造房屋。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那么,满族人的房屋是什么样的呢?看看老百姓的这几句顺口溜就知道了!

1、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坐在地面上

口袋房:

又称“斗室”,因其形如口袋或斗而得名。(说实话,跟口袋或斗怎么像,我也没看明白!老话都这么说。)

大体就是长方形的房屋,仅在东面一侧开门,进门是灶台伙房,穿过伙房,进入卧室。所以酷似口袋。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有利于冬季的保暖。

这是一个房屋(大约两间房)的设计,如果家里人多,需要更多空间,房主人就会在旁边多接出一间或三间。

多接一间时,大多接在灶房东侧,这样就变成了中间开门、东西屋相对的三间大房了!这种房屋在当时是最盛行的!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万字炕:

万字炕是指卧室火炕的格局形似“卐”(万)字。

古书中说辽金时期住在这里的女真 族(满族先世)“环室穿木为床,愠火其下,饮食起居其上”。所谓“环室”就说明室内一圈都是炕。

具体就是指南、西、北 三面相连的“转圈炕”、“拐弯炕”民间俗称为“万字 炕”或“弯子炕”。满语叫“土瓦”。

其中,南、北两面是大炕,东端接伙房灶台,西面是窄炕,下通烟道。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满族习俗以西为尊,以南为大,所以西炕上供着神圣的"窝撒库"(祖宗供板),所以在东北满族人家做客,千万不能坐西炕!坐西炕就成人家老祖宗了!而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1912年,溥仪退位,封建帝国消亡,民族神话影响不再。关东人渐渐取消了西炕变成了南北大炕!现在随着人口减少,又变成了一个小火炕了!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火炕由三部分组成:花洞炕、炕沿、炕席。

花洞炕,特点是用砖花样搭建,从而使烟火在炕洞子里面均匀散开、炕均匀受热。但无论炕热得如何均匀,也有炕头炕稍的区分。炕头还是比炕稍热许多。所以只有尊贵的客人才能住炕头!

悄悄告诉你:来东北,别说话,看看主人让你住哪就知道自己半斤八两了!

炕沿,是由一寸厚以上的十公分宽的一根长条形木头做成的,起到衔接和防磨的作用。

炕席,铺在炕上的席子,大多是用高粱杆的皮手工编制而成的!光滑耐磨,价廉物美。就是容易划伤手,所以在炕席上,别徒手瞎划拉!!东北炕席会咬人的!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此外,东北火炕还有必备的三件套:火盆、烟袋、烟笸箩

东北气候严寒,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人们大多以农牧渔猎为主,男女老少都要上山打猎、下水捕鱼、地里种田,甚至在草原上畜牧!

怎奈当时蛇兽蚊虫肆虐,蚊子、小咬、大瞎蜢、狼虫虎豹到处都是,所以火和烟成了东北人必备神器!甚至连未出门子的黄花大姑娘都人手一个大烟袋!这就是著名的东北八大怪“大姑娘叼烟袋”称呼的由来!所以在东北见到女人抽烟,别大惊小怪的!挨揍时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烟囱坐在地面上:

烟囱,满语称"呼兰",设置在房子的东、西山墙外,坐落在地面上,距离房子60多厘米,高度超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

建筑材料上,多用青砖或土坯砌成,也有用空心木做的。有圆形、方形两种,下粗上细。

这种烟囱的好处是,简单直接,便于通风。最重要的是,烟向上走,意味着升天,因此满族人祭祖祭神都在烟囱根下!所以在东北千万别到烟囱根下撒尿!他会让你爬烟囱的!(爬烟囱就是上西天了!东北烟囱在西侧烟上天!)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2、窗户纸糊在外:

满族的窗户也很有特色。分上、下两扇,下扇固定不动,上扇可以上下开合,开窗用木棍支上即可。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窗扇里的木格形态各异,例如:梅花格、回字格、蝙蝠格等。图案不同,寓意各有不同。比如和珅家窗户就有一万个蝙蝠图案,预示万福金安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木格须用窗户纸糊上来防风隔寒,大多是用高丽纸,奇怪的是,满族人却把这种易破的窗户纸糊在木格外面!

其实,糊在外面,恰恰是满族人智慧的表现。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东北冬天室内外温差大,如果把窗纸糊在里面,窗外所结的冰霜遇室内高温时就会融化,水就会流到窗纸在窗格的结合处聚集,窗纸遇水就容易脱落,还会造成木头窗格的腐烂。

还有,窗户纸糊在里面,室内温度过高时,窗户纸受热膨胀就会被绷紧,外面寒风刮来就会把窗户纸刮得哗哗地响(当地人称之为鬼叫窗),既吓人又容易损坏。

所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东北人通过实践,便想出了“窗户纸糊在外”的绝妙做法。

如果在东北装文化人,首先就得会解释为什么窗户纸糊在外!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玻璃,人们早已不再为糊窗户而费力了,但“窗户纸糊在外”却成了东北特色文化将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进国人的灵魂深处。。。。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3、草皮房子篱笆寨

传统满族民居的屋顶一般都用茅草盖顶,俗称“苫房”。

大体是在木结构架顶部,先铺上用秫杆(高粱杆)或树条子编扎的“房芭”,再抹泥填补缝隙。然后层层铺盖上茅草,用草绳依次交叉加固就成了。

草房铺置整齐,久经风雨,草就变成了黑褐色,当地人称之为“一面青”,也叫“海青房”。也有人说“一面青”不是指房顶,而是指山墙,就是房子三面是土坯,只有门脸墙在土墙前面贴一层青砖,所以叫“一面青”!这个我也整不明白!查了很多资料,众说纷纭!如果能问到满族明白人就好了!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不过这种房盖,虽然是茅草做的,但是它并排铺设,雨水下流,所以房屋不仅隔热隔寒,而且防水效果也不错!

这就是传说中的“草皮房子”!至于“篱笆寨”,由于篇幅所限,放到下一期“满族民居独特院落”里再讲吧!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总之呢,要入乡随俗!东北人虽然热情豪放,但脾气也爆!基本是能动手时绝不吵吵!如果不懂点满族的规矩,届时他会打得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说,没“文化”是可怕滴!

开个玩笑!其实真正东北人,除了让你喝酒吃肉,你不听话揍你之外,其他的,都非常大气、真诚、善良、热情、宽容而又大度的!

Welcome to 东北!!!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满族   民居   女真   地窨子   炕席   东北人   伙房   火炕   炕头   烟袋   茅草   烟囱   在外   美文   架子   规矩   房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