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珍惜

撰文|陈凤荣

编辑|滕余国

就这样边玩边写,边指导边修改,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一路攀升,我们的观察活动也越来越随性,走出教室亲近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多。

且行且珍惜

初夏,一连几日的阴雨,让人特别想念阳光今晨,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没有理由不出去享受。我说:“大地如此美丽,我们去追逐阳光吧。它不仅看得到,触得到,感受得到,只要你再用点心,还会发现阳光是有声音、有味道的,也许还有更多,我们一起去体会!”

大家来到楼下的小花园,找个阳光地带坐下来,开始用笔去追逐阳光的影子,用整个身心去感受阳光的温度、味道和声音。

我也坐下来,跟大家一起写,从最先捕到的阳光写起。我想你从下面的文字中,可以想象到我们在阳光底下成长的经历:

阳光

在牛皮纸上跃动

随着风的节奏

在铃声中穿越

在柳枝上摇摆

随心所欲地律动


阳光像帘子

垂下一道帷幕

阳光是颜料

在浅绿的草坪上

绘出一幅抽象、唯美的画

阳光似顽童

追着奔驰的车顶

翻滚着跟头

阴影是阳光的邻居

光与影构成一个

和谐多彩的世界

安静———

隐秘的鸟鸣

交织的鸣笛

孩童的嬉闹

教鞭敲打着桌子

挨个儿

走进心里


孩子们解读阳光

阳光解读着每一个孩子

大家写得很安静,很投入,让我不忍叫停。5分钟后我们回到教室,整理阳光下写成的文字。我很期待读到他们的作品,看阳光教会了他们什么。

且行且珍惜

“阳光变成纱衣,铺在大地上,亮丽堂皇。大树,也如此依赖阳光,扑在阳光的身上,刻下自己庞大的身影。阳光和它玩起了捉迷藏,拼命地在缝隙里露面,把自己搞得像一团团毛茸茸的柳絮,随处飘扬。有阳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阴影,就像生活中有喜定会有悲一样,它们像一对欢喜冤家,永远不分开……”(张鑫淼)

“放心吧,生活是公平的。生活需要等待阳光,虽然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石榴树都见不到阳光,但第二天早上,阳光还是会洒满它的全身。等了一天的它,在失落、期盼、伤心过后,会更加珍惜这生活中的甜蜜。”(刘梅朵)

“一片阴暗/在足跟/它是我/我在光里/它在我心里……若可以/请不要再注意/表面/一定要/到阳光背后/一见”(王一诺)

“光与影/是一段无法分割的缘/幸与不幸/是成长路上的弦/阳光存在之地/定有阴影覆盖之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阳光/若有光彩普照的瞬间/定有无人知晓的凄凉/柳枝随风/阳光也随其移动/把它捧在手上/送到没有阳光的地方”(吕欣怡)

“阳光,充满力量,使昨夜潮湿黏稠的土壤,变得干燥、松软、健康。植物的叶子吸收了水分,更加饱满。叶子百分之百的状态,在今早的阳光里茁壮成长。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奇妙的历练一一挺过一次风雨,不被摧毁,就会在困难之后受益。”(孙春尧)

“此刻的我,多想站起身子,来一次关于影子的“跳房子’。那一块是障碍吧,可是什么障碍呢?是一条极宽极长无法逾越的鸿沟?还是一座气势磅礴、无法攀登的山?我,不知道。反正被挡住了。”(张欣蕾)

“阳光穿过树叶,洒在石桌上。没透过来的阳光,变成树叶的影子,投在石桌上。两者之间没有其他东西掺杂,这个场景是和谐的,我连写字的沙沙声都放轻了,只为了不打破这份和谐。”(王翊之)

“阳光下成长”是这次自然写生的主题一活中有阳光存在的日子,阴影必定如影随形。接纳这种现实,认可这种存在,然后我们的心里就可以住进阳光,我们的眼睛就可以略过阴暗直抵阳光。

且行且珍惜

后来,一个深秋的下午,我有两节作文课室外阴雨密布,暗淡的天地犹如罩在一张黑色的大网中。站在三楼的走廊里,望着小花园里依然葱茏的绿树,橘红和浅白交织的艺术楼披了一身水,远处正在修建中的高楼若隐若现……我打定了主意,赏雨吧,就从高处赏起。我们每个人带了自己的凳子,在教室前的走廊里一字排开,静静坐下来,拿起笔和本,一边看一边写。

没有刻意的指导,我只说,去看,去听,去感触雨和雨里的一切。然后,我和大家一起写。《一切藏在秋雨里》是五年级孩子孙春尧的观察和思考,阅读时不要仅仅当成一篇学生作文,你可以从孩子的文字里,体察孩子的观察方式和表达习惯,然后用来作为指导自己学生的素材,它比我们从大作家那里学到的技巧更接近孩子的心跳———从孩子那里来,用到孩子那里去。这是我指导孩子修改文章时常用的策略。

天水,洗刷着眼前的一切,寒气飘荡在空气中,像迷路之人绕着我们横冲直撞。树的质感变得浓郁起来,大有几分出尘的味道。

原本蓝色的天,渐渐褪去了本色,世上仅的自然的光明随着乌云的侵蚀逐渐消失。幢幢建筑物在大片白茫茫中现出了它们的轮廓。空间刷上了一层意料之中的寂静,寂静当然来自这场雨。雨点如天使般坠落,树的沉默不作声,没有使雨滴更加肆虐。

“啪”一片树叶因一滴较大水珠的撞击,身子一震,但马上,它便挺起了脊梁。那些油光发亮的叶子上,零星星散布着细小的水露。些许雨滴顺着树干上下走向的轨道缓缓向下,好像树的这些纹路都是岁月、雨水造成的难以愈合的伤口。如果树木有感情的话,如果它们可以发泄情绪的话,那么这些泪珠便会一点点地在街道上扩大自己的范围,形成一潭静得要死的黑水,如同一块黑色的矿石,映出了树的倒影。

此时,每一棵树还在默默地看着它们的子。原本高大挺拔的身形,也会在一潭水面前挫败得如此矮小。旁边黄栾树的花朵,经过一年,落了又开。雨在断断续续地下。偶尔的鸟鸣,地上的隆隆声,伴着空中的细丝,让原本醒目、鲜艳、动人的黄色花瓣如断了线的风筝般骤然落下,亦如“花飞雨追”,追得如此短暂。

而那些树们,依旧在茫茫的秋雨里静寂着……

且行且珍惜

那秋雨里的一切,有横冲直撞的寒气、树的质感、挫败得矮小的树影……也有顺着树干轨道滑下的雨滴、被雨滴撞击的树叶、花飞雨追的黄栾树的花朵……你仿佛能看到,春尧静静凝视目光在时空里漫游,细腻的感触,微妙的想象,仿佛不经意地就绽出一朵花。当然,在动与静完美契合的缝隙里,还有小作者秋雨般氤氲着的情绪,那是出尘的味道,是心灵的安静和无处不在的想象和诗意。

毕业季来临,我把他们放进校园,让孩子们寻旧日的记忆,与相处了六年的校园告别。按照事先规定好的线路,一边走,一边观察和记录。之前许多个晴天、下雪天、雨后……我都会领孩子到教室外面去观察,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路线、角度或主题,每一次都会留下些意外和故事。六年的光阴,让孩子们的足迹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留在校园的这里或是那里,就像春风飞舞的柳絮,或隐或显,无处不在。

我对孩子们说,一边走,一边看,如果眼前一片萌芽中的草坪,或是正在怒放的玉兰花,或是随风飘扬的国旗……稍稍停留,让自己从当下渐渐走进回忆中,或许就有点滴印象和故事走进心里,那就是最珍贵的记忆,把它连同当下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起写下来吧。

讲故事是孩子们的长项,但只要三五句交代清楚发生了什么,写个大概就行,重要的是表达内心的“珍惜”,这才真正的目的。“三年前的那个春天,也是这片草坪旁,我们一起玩耍。那时下过小雨,柔嫩的草尖上沾着润湿的亮色,至今还在记忆里闪着光泽。”像孟琳同学这样带着浓浓的情意去回忆,去表达,真好!

我们一边走,一边捡拾那些自然而然联想来的画面和故事。“来到了一学区的教学楼下,一楼东侧第三个就是我一年级时的教室,这会儿教室外很安静,可六年前刚刚走进那个教室的我们简直就是一群混世魔王,天不怕地不怕的,谁都不放在眼里,把老师都累哭了。我记得那一天……”好的,就此打住,这种自然而然的联想非常棒但要适可而止,不要再展开细说那一天的经历,别忘了,我们还站在游历园的队伍里,千万别跑远喽,回到眼前来吧!

因为积攒了六年故事,校园里的一切景和都变得厚重起来,成了颇具感情色彩的“人文景观”。每到一处,当下都很容易和回忆对接,所以要特别珍惜讲故事的机会一在最值得回忆的两个点上展开一些就好。如果每到一处都要去叙说一番,就变得唠唠叨叨惹厌了。看看孩子们最后一次游园写下的文字,和之前的截然不同:

“还是这棵大柳树,曾经,第一次见她,在三年前雨后清新的空气中演绎童话;如今,她婷婷立在清风徐来的春天里,枝随风动。历经‘六年沧桑,树干裂开了缝,你随时都可以钻进去,探寻她的故事。她有心啊,当你渐渐潜入其中,才会发现她真正的悲伤:每一年她都会经历离别,现今我也要成为其中的一个了。”(吕欣怡)

且行且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都会   柳枝   横冲直撞   树干   雨滴   美文   秋雨   草坪   树叶   阴影   教室   味道   珍惜   文字   孩子   阳光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