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和蛋,那些你不知道的趣事

记得前几年很流行一句励志金言:“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大概是说人要敢于把握机遇,自我突破,而不是被动等待被打破”的那一天。

听起来挺有哲理,被很多人拿来引用,但是爱较真的我有点质疑:这个拿来作比的鸡蛋理论,真的符合常识吗?至少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太不严谨了。毕竟我们吃的鸡蛋,有很多只是母鸡自行产的卵,并未受精,哪来的生命可言?

现在的养殖业完全是工场化操作,蛋鸡是母鸡单独圈养,没有公鸡,下的蛋毫无疑问只是食物,是不可能孵出小鸡的。而在过去的农村,公鸡母鸡混养,自家的鸡和邻居家的鸡一起在田边草丛散养,的确有很多蛋是可以孵出小鸡的。

21只

听妈妈说起过我们家第一次养鸡的情景,那时我们住在妈妈任教的山村学校里。有天突然下了雨,一个卖小鸡的贩子到学校避雨,我和妹妹看到毛绒绒的小雏鸡喜欢得不得了,妈妈说从未养过,怕养不活,可耐不住我们俩缠磨央求,就花两元钱买了21只小鸡。

那段日子我俩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晚上把小鸡娃一只只捉住放进窝里(窝只是一个简易的纸盒),然后数一数,每次都是不多不少21只,我们就开心极了,特别有成就感,天天乐此不疲。因为学校和村庄有段距离,那些鸡没有和别家的鸡混杂,也就没得过任何传染病,后来都成功养大了,母鸡的产蛋率很高。

鸡和蛋,那些你不知道的趣事

今天忆起那些年养鸡的故事,很多细节我都印象模糊了,也有些问题至今还不太明白,就打电话咨询爸妈,我的问题一串串,父母大人轮番抢话给我讲,我听得是津津有味,听到有趣处还忍不住咯咯笑。想到城市长大的朋友们每天吃鸡蛋却很少看到鸡跑,对这些事情可能比我了解更少,就写出来以飨众友。

蛋生鸡乎?

鸡刚下的蛋都是可以吃的,而一周后,那些经过受精的蛋如果在适宜的温度下,鸡胚开始发育,就不能吃了。

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区分鸡蛋有没有受精呢?我记得那时候爸爸会在晚上拿起鸡蛋用手电筒照,能照出什么不同呢?现在我才知道,透明的就是可以吃的蛋,里面有个黑色斑点或者有血丝就是里面有胚胎,能孵出小鸡。

以前没有孵化器,鸡蛋在孵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温度不恒定或其它原因,出现鸡胚发育停止,小鸡尚未成熟而死在蛋壳内。这样的坏蛋被称为“毛蛋”。

我曾听见大人偷偷议论某某人胆子真大,竟敢吃毛蛋。吃的人会夸口毛蛋味道如何鲜美可口,而听的人却觉得瘆得慌。我这个想象力贫乏的小孩子更是毛骨悚然。我在心里嘀咕,毛蛋毛蛋,顾名思义,那蛋壳里的小鸡都长毛了,居然能吃?怎么下嘴?该有多残忍,又有多恶心啊!啊啊啊啊啊,真受不了!

爸爸告诉我说,毛蛋味道鲜美应该是真的,毕竟小鸡还没长成,肉质很嫩,里面还包含未曾固化的鲜汁。孵化时间越短,营养物质也越丰富。但是毛蛋中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虫,比起那点营养,吃下去害处更大。

而吃毛蛋的人,除了猎奇心理和贪恋那一口鲜,还有个原因就是那时候物质贫乏,太穷。人不舍得把无法正常孵化,半道夭折的蛋给白白扔掉。

平时鸡产的鲜蛋,人们也不舍得经常吃呢,要留着去供销社换盐,或者别的生活必需品。

鸡和蛋,那些你不知道的趣事

抱窝

那时候经常听大人说谁家的母鸡要抱窝了,主人就提着鸡的翅膀放河水里浸一浸。我当时小,懵懵懂懂不太明白,只知道“抱窝”的母鸡就不好好下蛋了,在大人看来是不好的事。我当然暗想那大概就是鸡“怀孕”了,放水里浸就会“流产”吧。

自己的想法现在说起来是天真可笑,其实也不算错,母鸡孵出小鸡就做妈妈了,不是和哺乳动物怀胎孕育子女差不多吗?而人为了让鸡多下蛋就不想让它做妈妈,拼命折腾它,鸡真是可怜。

听爸爸说,放水里浸是为了降低母鸡的体温,而民间醒抱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在鸡尾巴上绑一个红布条,鸡就会很害怕,拼命往前跑,边跑边回头看,却怎么也甩不掉。跑得精疲力尽后,它也就不再有抱窝的念头了。

唉,这分明是受了精神刺激,不仅累晕了,也吓傻了。

而对于自然成长的母鸡,当它体内分泌的雌激素发生了量变,就会有抱窝的母性体现,这就像蚕吃够了桑叶会吐丝结茧,蝉的幼虫长成后会钻出地面爬上树干脱壳一样,是发育成熟的本能反应。

到了这个阶段,母鸡就会停止产蛋,羽毛蓬起,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它把蛋拢在身下,每天呆在窝里静卧不动。只有饿极了的时候才在主人的召唤下出窝吃几口食,也是着急忙慌地啄几下就重新回到窝里卧下,专心孵育自己的宝宝。

听妈讲,鸡孵蛋时用两个翅膀把两侧的蛋尽量往中间收拢。但是难免肚子下面的温度高,外围翅膀下就温度略低一点。为了让它们受热均匀,母鸡会用嘴钩住蛋小心地拨动,时不时给它们调换位置,保证每个蛋都受到同等的呵护。

家里的鸡开始孵蛋了,邻居听说后因为自家的母鸡没有抱窝,会拿几个蛋过来,想让母鸡趁着一起孵。为了便于辨别哪个是自家的,就索性在蛋壳上画个记号。可是如果遇上聪明的母鸡,那就弄巧成拙了。母鸡看到有记号的蛋,知道不是自己的娃,说什么也不肯帮忙,会不由分说地,愤愤然把蛋推出来呢。

鸡和蛋,那些你不知道的趣事

21天

就这样几乎不吃不喝,整整孵蛋21天,小鸡就出壳了。而母鸡在这三周内因为进食很少,静卧不动,会瘦很多,几乎皮包骨头,身上没多少肉了。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啊。

当了妈妈的母鸡很是神气,每天带着一群宝宝四处觅食。当鸡妈妈找到小虫子,小米粒或者草籽时,自己不吃,叼起来又放到地上,咯咯叫着呼唤宝贝儿们过来吃。

如果邻居送来两只小鸡想让鸡妈妈领养一阵子,遇到糊涂的鸡妈妈可能还好说,可是聪明的鸡妈妈会一眼认出哪只不是自己的宝宝。母爱是伟大的,也是自私的,它会恶狠狠去啄那小鸡,撵走它,不让它蒙混在自己的宝宝群里,分夺母爱,蹭吃蹭喝。

有的母鸡比较我行我素,整天地在外面跑,不着家,屡次把蛋产在野外,主人也毫不知情。等到它在外面孵出了一窝小鸡,像凯旋英雄一样领着宝宝回家,主人由不得又惊又喜,眉开眼笑了。

鸡和蛋,那些你不知道的趣事

公鸡带娃

母鸡每天辛辛苦苦带娃,自己都吃不饱饭时,公鸡在干嘛呢?当然是趾高气扬地散着步,很悠闲了。它对带娃丝毫不感兴趣,也不觉得这里有它什么事。那么如果想让公鸡也发挥一下抚养下一代的任务,有没有办法呢?

公鸡的睾丸长在腹腔内,如果给公鸡做个手术,把睾丸取出,它也就没有了雄性激素。再在晚上给它吃一顿用少量白酒拌过的粮食,吃饱后它就醉过去了。等到晕乎乎睡一夜,第二天醒来,它也就忘了自己是一只雄鸡,一个男生。如果小鸡太多,母鸡照看不过来,主人给这只公鸡分配一群刚孵化出壳的小鸡,它也会带着小娃娃们去觅食,尽心尽力地呵护它们,往往比母鸡还做得好。这等奇闻,你听过吗?


母爱,有暖也有痛

前面所说的公鸡只是个例。言归正传。小鸡在妈妈的引领和爱护下觅食和玩耍,无忧无虑,快乐成长,也是乡村生活中温馨的画面。可是也会有出现意外的时候。

我听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有只母鸡带着一群宝宝,看到一家的菜地边有麦粒,就唤着小鸡们都去吃。怕孩子不够吃,母鸡只看着,自己没舍得吃。没想却吃到了有毒的麦粒,小鸡们吃完都中毒了。两腿一蹬,一命呜呼了。母鸡看到这情景痛悔不已,竟然接连后退几步,当场倒在地上,气死了。

听完这故事我也是惊呆了,思忖良久。不知道这撒毒药的人会不会对死去的鸡动恻隐之心。我想,如果是遇到危险,哪怕有片刻的反应时间,鸡妈妈定会毫不犹豫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是现在毫无防备地,孩子们就没命了,自己还好好活着,怎不让当妈的气血郁结,痛不欲生呢。

在安稳的日子里,母爱是脉脉温情,细水长流,可能平淡无奇。而遇到灾难或突发状况时,母爱就像瀑布和火山一样,会迸射出令人吃惊的力量。这一点,人和动物,都是相通的。是与生俱来,天经地义的。

(本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麦粒   蛋壳   睾丸   公鸡   母鸡   母爱   小鸡   美文   趣事   大人   翅膀   鸡蛋   温度   主人   爸爸   妈妈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