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败”与“祸福”,老子这样看,太有智慧了

人生路漫漫,莫以最终的成败来论英雄。其实与这个最终的结果相比,其奋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否真正的有成就,不是以自己的个人得失作为判断标准,而是以是否利他来决定的。你能够利益的人越多,帮助的人越多,对当时乃至后世的人们的影响越大,才真正算得上是事业成功了。

对于“成败”与“祸福”,老子这样看,太有智慧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如果政令比较缓和,那么民风就会相对淳朴,老百姓也基本能够安守本分。

倘若政令十分严格,明察秋毫,结果却恰恰与此相反,老百姓们犯罪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这其实反映出的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保持适度,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过度了,哪怕发心是好的,最后的结果往往会不尽如人意。

对于“成败”与“祸福”,老子这样看,太有智慧了

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明察,一丝一毫的都不放过,那么肯定会带来与之相反的后果。这个我们类比公司的管理和家庭对小孩的教育就可以得知一二了。

如果公司管理得越严格,动不动就罚款,所有员工都被这些框框条条约束得死死地,没有一丝自由的空间,那么整个气氛就会令人窒息,久而久之,人们适应不了,就会选择退出。

同样的,在一个家庭里,对于孩子的约束如果过头了,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这么管,我就越不听,越跟你对着干。因为他在这种高压和束缚之下,是很不舒服,很不自由的。所谓物极必反,所有的制度或者管理都必须张弛有度,不能过度才行。

对于“成败”与“祸福”,老子这样看,太有智慧了

我们借此反观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修养方面,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看得太清楚,太明白,同时又太计较,太较真,对人对事都是这样,可想而知呆在他身边的人,会有多么的痛苦。

同样的,他自己也一定会感到不舒服。这乃是不祥之兆。所以真正的智慧应该是“难得糊涂”,所谓“傻人有傻福”,一个人越是精明,烦恼也就越多,如果看开那些非原则性的事情,给人给事留有余地,无论对于他人还是自己,都大有裨益。

对于“成败”与“祸福”,老子这样看,太有智慧了

此外,关于“祸福”,老子说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很明显,老子的意思就是福与祸其实是相依,相伴而生的。

你以为是幸福,结果灾祸就藏在其中,因此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正可以转为邪,善也会转变为恶。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转化,互相变通的。这其中的关键,说到底就在于人的心念。

祸与福,正与邪,善与恶,本就存在一个人的心里,究竟表现出来是什么,要看什么被激发了出来,如此而已。你的善被激发了,就算是十恶不赦之人,也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的恶被激发了,也会让你瞬间堕入深渊。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就需要不断的断恶修善,不断的完善自我,直到回到那本真的状态中,也就彻底地没有了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察见渊鱼   张弛   道德经   安守本分   老子   不祥之兆   立地成佛   政令   祸福   美文   成败   老百姓   事物   智慧   孩子   家庭   标准   自由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