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诗经——羔羊

诗经——风——召南——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我心中的诗经——羔羊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在此略作解释,因为对诗经的理解不同,可能分为几个学派,而此文仅为我心中对于诗经的理解,不代表学术,不论及经典,只是表达心中所想,如有不实之处,忘谅之。


“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辅政扶德,以合万国”,所以诗中所述之主人公,无疑是一位大夫,可谓高官。而诗中所描写的正是大夫退朝之后,去参加王宫宴请,结束之后归家的情景。那么故事就从这个背景展开来谈吧。

其实对于此诗,一直都有两个学说,即一种是正面积极的,一种是负面讽刺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加偏向正面积极的。

正面积极的就是说国主感于大夫德行深厚,可做万官表率,从而喜悦,于是于王宫设宴,以安下臣之心。

负面讽刺的就是说王宫之宴,一定是过于豪奢,大夫穿着华丽,吃遍山珍海味。而时处周朝,人民生活疾苦,有很多人家无饭可食,无衣可穿,无屋可居。相对的差异太多。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想法了。

那么为什么我更偏向第一种正面积极的学说呢。因为当时所编制的诗经是由王国大臣有专人负责收集民间歌谣编修成册,再由宫廷乐师演给国主欣赏的。那么以我狭隘的猜测,那一定是要封闭一下不利的,写一些赞美得以传颂万世啊!这仅为我个人的思想,与公论无关。


晨间,大夫上朝议政,于宫廷之内议论国事。其间论及国民安康,百姓乐业,又谈及宇内大治,国家兴旺之事。君臣之间就未来的国事很是满意,而国主观大夫衣着合体,又深有学识,德行兼备,于是龙颜大悦,于退朝之际,邀几位国之重臣共赴公宴,也就是学国主高兴了,请大家吃饭。

于是当然是宾主尽欢,众大臣于席间推杯换盏,尽享国宴之欢愉。

大夫身着一件羔羊皮裘,无论是做工,还是质地都是上上之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国家之兴盛,而大夫的穿着又显得非常得体,有德者之风。

大夫公宴后一一辞行,共同走出王宫,还没有在国主赏赐的喜悦中恢复过来,于归家的路上悠然自得,很是安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退食自公   诗经   羔羊   羔羊皮   下臣   王宫   国事   德行   佳肴   学说   大臣   宫廷   美文   大夫   负面   逍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