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种方法,让你出入不同的角色

N种方法,让你出入不同的角色


我们首先来谈谈梦境。


赛斯哲学著作《神奇之道》中,最有名的那句话是什么?“欲望即行动”。当你有了一个意念,它就会带来内在心灵世界的自我实现。


所以,你必须要有个意念:“我希望在梦境里面带给自己心灵最大的愉悦;我希望暗示自己,能够在梦的领域里感受到心灵最大的快乐能量。”


但我不是鼓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逃避到梦境里,虽然我知道梦境可以作为一个逃避的避风港。比较建设性的是,我希望你在梦境里面得到能量的补充。


从梦的记录、梦的回想,到学会如何孵梦,有意识地为自己虚构一个白日梦,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灵的修行跟学习。


如何虚构?煮一杯咖啡或者泡一杯茶,坐在夏日午后的阳光下开始自由联想。有时你看到有一个人坐在那好像陷入沉思,一边坐在沙发上一边傻笑,那就是在自由联想,在做白日梦。


白日梦会有一点意识,好像有一个东西在引导着你。当你在虚构一个白日梦时,就仿佛你是个导演或编剧,你今天要编一出戏,而戏中的主角会有自己的意志。


就像有一次,许医师在听金庸的分享,讲他有一个经验,比如他写杨过,写着写着觉得好像不是他在写杨过,而是杨过在牵引他,好像他写的杨过有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说,他想把杨过写死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杨过就是死不了。他开始被他写出来的人物带着走。


仿佛你是一个小说家,你并不是主宰每一个角色的上帝,那每一个角色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打算走自己的路。


我们过去以为自己在胡思乱想,以为自己在做一个脑力活动。许医师要你们体会的是,当你有意识地为自己虚构一个白日梦,它仿佛是一个幻想,可是这幻想的内容又有自己的生命力时,你如何在你有意幻构的这个白日梦中,体会到快乐跟愉悦的感觉?从这个快乐跟愉悦中,你能够得到很大的心灵能量的补充。

N种方法,让你出入不同的角色

为什么说这是心灵的修行跟学习?


因为我最近有个很有趣的体会,我觉得我被我的角色捆绑了。


当我们是个小孩时,我们可能期望自己未来当一个董事长,希望自己未来是一个总经理,是妈妈,是爸爸等等,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里面占有一席之地。


而我们内在某一个自己,其实很想从所有的角色中脱离出来;某部分的你,很怀念当你不是妈妈、还是少女的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


你今天是董事长,位高权重,可是某一部分的你很怀念当你是一个小孩时,你的无忧无虑。你很怀念在学生时代还没有进入社会所有角色之前,你什么都不用管,是多么的自由自在。


所以今天早上我体会到很奇怪的心理状态,一个心理状态是进入许医师的角色,到中山纪念堂进行一场身心灵的讲座;一个心理状态是,脱离那个角色,变成小孩,一个无忧无虑的我。


当我回到那个自己,摆脱所有角色时,好像有点就是“你进到某一个紧身衣,然后离开那个紧身衣;再进到某个紧身衣,再离开那个紧身衣”,这样的一种心理对比。


我突然有一个很奥妙的体会:“人往生之后是多么的快乐!”我甚至有点碰触到往生的感觉。


你知道什么叫往生吗?往生就是把肉体脱掉,还给大地,不管是埋到土里面,还是火化掉。


往生代表什么?我脱离了此生所有的角色,我不再是我了,我回到了还没有进入所有角色之前的那个我,我回到了我的本来面目。


那个“回到本来面目”是指,当我回到了我不是一个医生角色的那个我,我回到了当我不是一个儿子、不是一个先生、不是一个公公、不是一个婆婆……当你把世间所有角色剥离了,开始体会这个感觉。


所以早上起床的时候,我就开始玩一个新的游戏:进入角色,变成许医师,那今天要来演讲;脱离角色,成为小孩,那等下要去捣蛋。


进入许医师的角色,等一下要负责把这个演讲讲得很好,让很多人有所收获;看到工作人员要摆出一副身心灵老师的感觉。然后从这个角色出来,进入小孩的角色;一个小孩会怎么看这个场合,怎么看周遭所有的人?

N种方法,让你出入不同的角色

我为何把自己从种种的角色中拉出来?因为很简单,我不想死的那天才拉,而且死的时候还拉不掉,还很执着。有多少人在死的那天还放不下身份?


我说的是一种心理的感受。平常,我们把自己的本体挤进了狭隘的角色。我们开始认同角色的框架模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框架里面被框住了。我们框得越紧,身上的疾病就越多。


这个东西是“装相”的。之前有个广告,它的内容就是:演什么像什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演什么像什么”,这也是某部分的我的座右铭。我的自我要求是:当我是个医生,我绝对要恪尽职守。就算我现在自己开诊所,上班我也几乎从不迟到。我常常严格地要求自己演什么像什么。可是,这也是我的痛苦,因为我忽略了那个是小孩的自己,我忽略了把所有的角色拿掉。


因为这是角色。当你往生的那一天,你的所有角色就消失了;你不再是谁的爸爸、谁的妈妈,也不再是谁的儿子了,这些只是角色。


我们太过依照角色的框架,剪裁我们存在的本体,把我们自己框架在角色里面。后来我发现,那几乎是我们所有不快乐的根源。


我曾辅导一个妈妈,她是一个很尽责任的妈妈,身为媳妇也做得很好,但是她忘记了自己。


你有没有忘记你自己?你的本体。


常常我们在人世间,非常努力地想要扮演好每个角色;我也非常努力地做什么像什么。可是我们入戏太深了。


我不断地提醒大家,其实我也在提醒自己。


许医师就是一个典型:“入戏太深”。每次看到工作人员,我就摆出一个老板的样子,等着看他们有什么可以被我骂的地方。我就在我的角色里面,入戏太深。然后他们每个人都没有入戏,做什么不像什么。哈哈,开玩笑。


每个人早晚都会往生。往生的那一刻,所有的身份都结束了。所以,现在就开始试着去感受那个解脱的自己,试着从不同的角色中出出入入,而不是等到往生的那一天还放不下。


作者︱许添盛

摘自︱有声书《我的幸福练习曲》

N种方法,让你出入不同的角色

作者简介:许添盛【台湾】,世界知名心理学家暨精神科医师,心灵动力学的创始人及全球传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学作家、慈善家、企业家。

☟ 点击“了解更多”,阅读许医师关于“亲己关系”的文章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角色   紧身衣   本体   白日梦   美文   无忧无虑   医师   愉悦   梦境   框架   小孩   心灵   妈妈   感觉   心理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