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过之人,一看便知”:此“三欲”,做过是祸害,越早知道越好

“欲过之人,一看便知”:此“三欲”,做过是祸害,越早知道越好

子曰:“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成长过程中,一旦萌生贪欲时,我就用无名的真朴来镇服他。

用无名的真朴来镇服他,贪欲就起不起来。不起贪欲而归于宁静,天下自然就会安定。

贪:对顺的境界起贪念,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戒除贪嗔痴,才能生定、定而能生慧,而这个过程中就是断舍离。

常见的贪嗔痴的表现就是慢、疑——拖沓、迟疑。

不过凡事还是需要张弛有度,过则易灾。人生旅途中的这三种欲望,一定要克制住,才能在最后抵达终点,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欲过之人,一看便知”:此“三欲”,做过是祸害,越早知道越好

一、太过贪婪,易走岔路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

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认为放纵欲念必然会导致贪婪。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认为放纵欲念必然会导致贪婪。这一思想告诉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度。

古代的人对人的欲望看得很清楚,所以把“欲”比作深渊。

人的欲望如果没有节制,任其发展,最后自己也没有办法来束缚自己。

所以古人通过礼法、制度来严格地防患于未然,而且让人把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到欲而不贪。

贪之所以难以戒除,是因为它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根深蒂固的欲望驱使。

我想,就连打到了欧洲的成吉思汗都并不真正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一生戎马,他是胜利者,所以只剩下贪婪。

但很显然他的后人却没能守住他生前的成就,这就是能打却没有能力“定”的表现。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也就是无常才是常态。

“欲过之人,一看便知”:此“三欲”,做过是祸害,越早知道越好

二、太过自私,易走窄路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就是,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者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

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适者生存的法则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与其要去学着怎么成功,其实更重要的是学着怎么接受失败。

成功与失败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而是比较下的结果——相形见绌,才是成功与失败的本质。

一个不知道法拉利的非洲土著,是不会为法拉利而烦恼或者开心的。

贪嗔痴等妄念,夺走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而我们的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当你明白你踏上的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相信你会更享受这个过程。戒从来不是一种极端,而是一种自我察觉后的醒悟。

“欲过之人,一看便知”:此“三欲”,做过是祸害,越早知道越好

三、太过嫉妒,易走错路

伊索曾经说过:“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掉了。”

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过度的贪念会误导我们往错误的方向前进,最终就会得不偿失。

因此,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于贪婪。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恐怕只有子路一个人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有什么不好呢?’”

人心常常被物欲所蒙蔽。有欲望而不贪婪,欲而有度,欲而适中是很高的修养。

“欲过之人,一看便知”:此“三欲”,做过是祸害,越早知道越好

孔子认为“克、伐、怨、欲不行焉”是很难的事。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四种毛病都没有的人,难能可贵。

对于欲望,孔子并不反对,只是欲望要有个“度”。

《老子·俭欲》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

知道满足的人,才会觉得快乐。

常怀一颗知足常乐的心,才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欲过之人,一看便知”:此“三欲”,做过是祸害,越早知道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伊索   张弛   不忮不求   成吉思汗   土著   无名之朴   邪行   法拉利   孔子   欲念   贪欲   大过   祸害   必然会   美文   贪婪   欲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