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昨夜,开车将父亲工作的物品拉回,父亲终于退休了,比正常退休整整多干了一年。福兮,祸兮。清楚地记得爷爷说父亲档案的问题时的情景,很多时候仅仅为了眼前的事情就要不断地想办法解决,可是谁又能预料的今后的情景呢?

四十几年的工作,就这样告一段落,对也仅仅是告一段落,按照现阶段的年龄划分,父亲的生活刚刚开始。

在车上,不断地调侃着父亲,或许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退休是最圆满的结束,可以安享晚年,可是现实社会,谁又能真正的安享晚年呢?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停下车,去便利店买了一包烟,走在小区内,看着繁华的街景,冷冷清清的街道上,显得不那么寂静,偶尔穿梭的外卖小哥、刚刚下班的夜归人、偶尔的的士,以及开车来往的人们,哪个不是在辛辛苦苦的为了生活、为了生存而奔波着。一念之间,从脑中蹦出: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截止今日,“闭关”一个星期,关闭了朋友圈,没有在群里进行调侃、交流,也没有人问一句话为什么突然不说话了,更没有人关心为什么不打球了。这一切都是预料到的结果,原因很简单——自己没有那么重要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或许是已经适应了这种冷漠,或许是已经想清楚了后果,之所以还要这么做,其实是想冷静一下。一个星期的时间想得很多,也演练了很多,设计了很多,也逐渐的从阴霾中走出来,现在还不能确定星期六是否能够去打球,至少现阶段来看,问题应该是不大。

做糊涂人,打明白球。人太过于精明了,或许是一场灾难,处处计较,终究计较了自己。至今很清楚上个星期被挤下球场的情景(反刍)。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或许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自己记得。作为亲身的经历者,很多事情不是说忘记就忘记的。

记住事情,并非是记住仇恨,而是记住一种感受,行与不行,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知道,以后才会知道如何去做。就跟每次去父亲单位时,总是走过一样,所以昨晚就在车上说,这次一定不会走过了,因为之前走过了,所以这次不会了。

人最不应该恐惧的是犯错,只有犯了错,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今天,确切地说是从昨天开始,已经能够在群里说话了。能够说,就证明在逐渐的走出阴霾,虽然这一个星期,没有人会问一句:“怎么了”、“为什么”。自己能够主动地去说话,就证明事情在逐渐的被自己消化。

没有人会懂得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悲伤,也没有人会主动去体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一是自己在别人心里没有那么重要,二是别人没有义务去体会自己内心的悲伤

每当遇到很久不打球的球友时,偶然想起,总是会问问最近的情况,不为别的,仅仅是朋友之间的问候,对自己来说人总是重要的,并不像做什么雪中送炭的事情,仅仅是想告诉对方——我没有忘记你

相信每个人在选择之后都会找出充足的理由,即便这个理由说得那么牵强,但这个理由足以说服自己。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理由中逐渐的疏远的。因为理由听起来的很滑稽,明明知道是牵强附会,可是每次都会选择相信。“信任”多了,也就疏远了。当疏远时,明明是面对面,却犹如隔着天涯海角,这就是现在最真实的关系。

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化课》中谈到对小人的理解:动作特别快、效率特别高、眼睛特别尖、见不得别人好、还不怕麻烦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看完这段解释之后,突然地沉默了,除了见不得别人好之外,当然了这不是绝对的,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那自己是不是要把自己归为小人呢?

其实没有必要,以上所述,每个人都具有的特征,正所谓无利不起早,每个人的面对事情时总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的,也仅仅是一种选择而已。并非小人是邪恶的,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君子与小人的存在。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中也提到:山贼被骂成贼,还会生气。所以君子有小人的一面,同样,小人也会有君子的一面。仅仅是靠表面上的判别,其实是一种偏执。很多事情并非是靠判别而办成的。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现在更多的时候,人们把情感当成了交易。我对你好,你就得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你就是对不起我的想法比比皆是。真正的情感并非是交易,而是一种选择,我对你好,其实是:我选择对你好,我认为你值得我对你好

既然是自己认为的、自己选择的,仅仅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除了跟自己有关系,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没有人会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并非是一种冷漠,一种无情,当然你可以选择去清楚别内心深处的悲伤,那又能怎么样呢?这种悲伤无法替代,无法转移,即便是能够共情,能够理解,能够体会,但悲伤终究属于别人。

一个人的成长,并非是靠扶持、提拔而成长的,真正的成长是靠的自己内心的驱动力,内心的韧劲,内心的强大,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渐强大的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自己这次“闭关”,并非看清楚了多少人、多少事。人早就看清楚了,事早就看明白了。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看清楚自己。一是选择了让自己能够安静一下,平复一下心情,让焦灼炙热,有个阻断;二是让自己慢一些,跑得太快容易摔跟头

“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

谁又清楚别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悲伤   安享晚年   都会   现阶段   美文   君子   小人   情景   冷漠   内心   你好   父亲   事情   理由   星期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