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我们有多久,没有收到远方寄来的信件

01

午后小憩。

收拾书柜,夹层里掉出一个文件袋,打开看时,是高中和大学时期的信件,有同学的、朋友的、还有一个素未谋面的笔友。

轻轻地打开一封,微微泛黄的信纸和娟秀的字体就映入眼帘:

亲爱的某某,见字如面……

我一个字一个字,含着笑读完,含着笑想起信里提到的往事。然后,轻轻地折好,放回信封。

再打开另外几封,相同的格式,相同的问候语,只是用不同的字迹,诉说着不同的往事。

嗨,某某,展信好……

“亲爱的某某,来信已收阅……”

记忆的阀门瞬间开启,以前一些想不起来的人和事,马上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日期最靠后的一封信,落款的时间是2003年。

如果不是它提醒我,我都不知道:

自己已经整整17年没有动笔写过信了。

也整整17年没有收到别人手写的信件了。

你呢,

多久没有收到远方寄来的信件了?

“见字如面”,我们有多久,没有收到远方寄来的信件


02

如今,我们已经习惯更现代、便捷的交流方式。

通信方式历史性的变革已经完成,手机的全面应用和网络的全覆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

世界上几乎任何地点的人,想要询问一下近况,了解一些信息,或者表达一下爱意,拿起手机,拨通号码,几乎立即就可以实现。

很难想象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手机还只是存在于科幻电影里。

还记得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班里的同学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笔友,“笔友”是现在“00后”不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远方一个你不熟悉的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却和你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

你不知道给你写信的人长什么样?你对他或她唯一的了解就是写给你的信。这很像网上与陌生人聊天,只不过那时候手写的信要几天才能收到。

还有一些同学、朋友,甚至老师,毕业分离后,都会以书信联系。

犹记得,懵懂无知的少年时代,给初中的老师写信表达暗恋,然后苦苦等了两个星期才盼来老师的回信……

等待就变得即焦灼又美好!

“见字如面”,我们有多久,没有收到远方寄来的信件


03

充满期待后的满足感是无以伦比的,每一个有过这种经历的人都能理解,当收到远方来信时那激动的心情!读着信上的文字,就像是细细品咂陈年的美酒,心思会越来越细腻温柔,整个人都慢慢的沉醉其中。

回信更是个异常重要的时刻,要用最好的信签纸,大多是带有清新底色的那种,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情,反复去斟酌用语,然后再写上去。

自己的情绪会随着信的内容而起伏,因为你深信读到你信的人一定能与你共情,你想象着他读到你信的时候感动的泪流满面的情景,内心里感叹着世界上终于有一个真正了解你的人!

在信后,你一定会送上祝福!必须是亲近的人才会互相问候的那种用语。如果有遗漏的内容,还会在信后ps(据说是英文缩写“顺便说一下”的意思),显得时髦又洋气。

写完信后你就会特别期待对方来信,日子就这样在等待与惊喜中度过,喜悦而绵长。

童年的记忆跟“信”是分不开的,心灵就在香氛清雅的信签纸上逐渐成长直到枝繁叶茂。

“见字如面”,我们有多久,没有收到远方寄来的信件


04

长大是件令人烦恼的事,小小的信签纸慢慢的不再带给你快乐,竞争、压力、责任,种种社会上的风雨侵蚀着并不坚强的心灵,真情流露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带来安慰,反而收到伤害,人们被迫掩盖住内心的柔软,给自己披上生冷坚硬的铠甲,这样才不会受伤。

随着科技的发展,先是邮件,然后是手机,通信变得即时和高效,与远隔千里的人也可以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人们已经习惯了不再期待对方的回信,公平的是人们同时失去了收到回信时那种心动的感觉。

科技越进步,社会的发展速度越快,人们内心反而越孤独,人有时候身体跑的太快,心灵还停在原地,是时候停下来,等待心灵的回归。

我们也许再也收不到远方的来信了,那就给自己的心灵写封信吧。

然后,慢慢地、细水长流地等待它的回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上个世纪   信件   远方   笔友   书信   回信   美文   用语   来信   多久   内心   往事   期待   心灵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