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花地图

中国人吃花地图

作者:Chen

一米阳光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来源:李金锋摘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

在中国各地人的餐桌上,鲜花从未缺席过。对于中国人而言,吃花,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

槐花是生活在华北平原的人们,对于吃花的原初记忆。刚采摘的槐花,有种淡雅的清香,捋一把塞入嘴里,是春天特有的气息。

在河南,槐花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除了蒸着吃,槐花还可以炒食、入馅,无论是哪种吃法,一盘槐花端到面前,总能让你联想到某个春天。

北方人吃的花,常常朴素得令人认不出来,萱草就是其中一种。

萱草又叫黄花菜,是中国人的“母亲花”。天津人的“生命之光”捞面,少了它,就缺失了灵魂。

作为“人间富贵花”的牡丹,不仅是洛阳的城市名片,更是洛阳人一年一度的美食狂欢。在神都洛阳,许多事物都和武皇有关,牡丹花饼也一样。新鲜的牡丹花瓣,和红豆、红枣等食材入馅,做成甜甜的素饼,正是一代女皇的首创。

江南一带的美食,自带精致滤镜。仲秋八月,正是桂花开得最盛的时刻。崇尚精致生活的苏州人,将新鲜的桂花晒干,做成桂花糕、桂花饮、桂花酿等,不用说桂花的香气,单是桂花金黄的颜色,就已是香熏欲醉。

沿着长江回溯,湖北境内的洪湖市,满是淡雅的荷花香。湖北人对荷花的清苦,有很高的接受度。为了保留荷花的天然清香,每当荷花次第绽放之时,湖北人就开始采集新鲜的荷花入馔,荷花鱼肚、炸荷花、香酥荷花、荷花粥、荷花糕,都是以荷花为烹饪原料的美味佳肴。

由北向南,大地上的植被渐次茂盛,可食用的鲜花种类也丰富许多。广州的春天,少不了一碗木棉花汤。在广州人心中,木棉花是“天赐的好物”,花瓣和花托都可以入药,煲汤或煮粥时,少放几朵晒干的木棉花,汤汁香滑,清热又除湿,堪称广州回南天的“克星”。

生活在广西贺州的客家人,尤其喜欢酿菜,新鲜的南瓜花,最适合拿来做酿菜。新鲜的南瓜花梗,和猪肉、虾仁、瑶柱等食材一起搅拌成酿心,酿入去掉花蕊的南瓜花囊内,封口煮熟。煮熟后的瓜花酿,一个个倒立着,有种圆滚滚的喜庆。清香的虾仁,爽口的花梗,再加上南瓜花本身的清甜,让人难以拒绝。

广袤的西南地区,是鲜花的天堂。鲜花饼,是云南吃花界的“课代表”。以玫瑰花瓣或者茉莉花瓣作为馅料的鲜花饼,花香并不浓烈。刷了蛋液的饼皮,酥酥的,有种淡淡的牛油味。咬开后,湿软的花馅,可以明显看到较大的玫瑰花瓣,有种甜糯的绵软。

春节过后,泸西漫山遍野是棠梨花的主场。一簇簇盛放的棠梨花,在装点泸西大地的同时,也是山里人家增补家用的一种选择。在可以吃的“花花世界”,棠梨花几乎是云南人最喜欢的野菜。和酸腌菜,或是火腿、豆豉一起清炒,又鲜又嫩。

立夏这天,云南鹤庆的白族人家,要吃“花宴”欢庆佳节。“花宴”分别由四道炒菜、凉盘和汤菜组合而成。由白牡丹做成的“白鹤穿翠”,以山兰花、蔗菜花、石花、韭菜花、白牡丹花为主料的“五花庆寿”,以及梅花为主的“金针银线绣梅花”等,让餐桌开出了花。

傣族人的餐桌上,花的影子也随处可见。“猪血玛瑙”中有红山茶的花瓣,“天女下凡”中掺杂着棠梨花的芳踪。芭蕉花水煮,鸡蛋炖仙人掌花,有些花菜甚至叫不出名字。一张餐桌,宛若一个浓缩的百花园。

每一种花的开放虽都略显匆匆,却使生活从烟火中拔俗。盛开的花朵不仅留下了余香,留下了瞬间的美好,也留下了无尽的美味。

中国人吃花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棠梨   花梗   泸西   萱草   木棉花   槐花   洛阳   牡丹花   南瓜   美文   餐桌   清香   花瓣   牡丹   新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