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明明把闹钟定在了早上五点,却一次又一次关掉闹铃,直到八点才起床。

说好的从明天开始,管住嘴,迈开腿,正式减肥,可敌不过三五朋友的吆喝,于是在心里安慰自己,吃完这顿再说。

年初写好的计划,一年要读100本书,可是半年过去了,好像连十本都没有读完。

有没有觉得做到这些就像一种折磨,很难?

是我们不够自律吗?

如果自律,都是这些苦行僧般的倒逼,还不如顺其自然。

真正的自律,过程一定是快乐的,行为一定是自发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成长。

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下面,从四个维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律:

1.自律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江南大学生因为遵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学医,最终因为不感兴趣,无法走出生活,选择自杀。

该大学生曾称,因为家境贫寒,选专业更多是为了一家人未来的生活保障,如果不学医,妹妹高中的学费就没有着落。

可现在,一跳解千愁,本来贫穷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与内心的热爱相悖,看似解决现实的问题,实际上却越走越远。

李时珍从医之前,曾三求父亲。

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第一次童年时,他跟父亲说:我想学医。

父亲告诉他:学医太难了,多读书,考取功名。

李时珍听不懂,父亲说长大就懂了。

第二次少年时,他又跟父亲说:我长大了,我想做一名医者。

父亲严肃地告诉他:医者责任重大,事关性命。

李时珍又默默地走开了。

第三次青年时,李时珍乡试三次未中,这时他郑重的请求父亲,让他做一名医者。

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父亲回想他三次的请求,终于坚定地答应了。

随后,李时珍跟父亲一起走遍中国,为病人把脉问诊,细心记下各种中草药,花30年写完本草纲目,又花了十年来修改,最终刊印出书。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李时珍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源于他从小就对行医十分热爱。

尽管父亲一次又一次告诉他,行医的艰难和责任重大,但他从来没有被吓到,而是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热爱。

因为这份热爱,从青年到老年,心无旁骛,一心只为行医,为能给后世留下一份全面科学的医学资料,他奋斗终生。

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2.自律是自我认知的觉醒

周岭在36岁以前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浑浑噩噩,每天除了工作,剩下的时间就是刷手机,看视频,邀朋友划拳喝酒。

直到有一天,身边的两个朋友发生了意外,才猛然警觉: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自己连应付意外的能力都没有。

希望生活稳稳地过下去,希望自己的家人永远幸福,这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渴望。

从那时起,周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并意识到要改变自己。

于是他各种学习,各种找方法,就是想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模式。

当这种潜意识变得自发自觉,并越来越强烈时,自律就不是一种倒逼,也不是一种折磨,而是变成了“我想”“我要”“我渴望”。

最终他在渴望中不断完善,并让自己快速成长,写出了畅销书《认知觉醒》。

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一个人在没有完全认知觉醒前,所有的自律都是假自律,盲目跟风,附庸风雅。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信誓旦旦在朋友圈打了几天卡之后,销声匿迹。

那些今年说着我要减肥,明年却发现越来越胖了。

这些都是没有对自我认知有一种醒悟,就像一个睡着的人,他还没有醒来,你怎么可能让他去做各种事情呢?

3.自律是渴望美好的决心

我刚开始减肥的时候,跟我的健身教练说“我身材还好”,不用大费周折练项目。

教练看了看我,笑笑说“就你这身材还叫好,等你真正练好以后,你再回头看看,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是现在这个样子。”

当时我不以为然,一年多过去了,看到自己现在的改变,确实如教练所说,当你的身材变得越来越好时,你再也不想回到那个不忍直视的过去。

所以这个时候的自律就是真正的自律,为了变得更好,而时时审视自己,约束自己不该吃的不吃,该运动的时候就要去运动。

同时,我把这种自律还当成一种享受,日常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做到这样,自律还是折磨吗?

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4.自律是家国情怀的担当

汉武帝时,司马迁在父亲的嘱托下,编写《太史公书》,当时李广的孙子李陵应召攻打匈奴,因寡不敌众,李陵被捕。

汉武帝派公孙敖去匈奴接应,公孙敖回来向汉武帝禀报,李陵主动投降匈奴,正跟匈奴一起练兵。

司马迁跟李陵家族一向交情甚深,深知他们的为人,但汉武帝轻信公孙敖,认为司马迁跟李陵同伙,所以就判了司马迁欺君罔上的死罪。

但当时司马迁的《太子公书》还没有完成,如果就这样去死,对不起司马家族,更对不起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于是,在李陵之祸中,他宁愿处以腐刑,忍辱负重,把《太子公书》编写完成。

司马迁这种能够忍受极刑还坚持完成使命的行为,是因为他有极其崇高的家国情怀担当。

所有苦行僧般的倒逼都不叫自律,而是折磨

有了这份担当和使命,他的自律足可以击垮所有的命运磨难。

自律不是我们天天在那里喊口号,或者假努力。

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主动愿意去做,更是对自我有了清晰的认知之后,有强烈的欲望,愿意去坚持和改变。

是你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对日常行为的实时监督和检点。

是有一个长远的信念和目标,并愿意全力以赴去完成的执念。

当你一切浑浑噩噩,像一只苍蝇,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不要轻易自律,因为那样的自律就是白费力气,瞎折腾。

只有选好脚下的路,认定了前方才开始自律,这样的自律会事半功倍,而不是像苦行僧一样自我折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苦行僧   李时珍   闹铃   公孙   医者   汉武帝   匈奴   浑浑噩噩   美文   认知   坚定   内心   身材   父亲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