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你的想法创造了现在的你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是世界著名商业教练哈维·艾克所著。他大一辍学创业,接连几次都失败了,哈维没有放弃,他开始思考、检视自己的内心,他发现虽然他爱赚钱,但内心却害怕钱,所以他总是失败。

有一次父亲的朋友来家中做客,跟他讲,有钱人的思考方式与穷人不一样,如果你也想成功,不妨去模仿成功人的思维方式。

哈维照做了,他成功了,他用两半的时间开了十家分店,再后来他开始做商业教练,把他的经营策略、成功的秘密分享给更多的人。

这本书就汇集了他研究的有钱人的思维。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你的想法创造了现在的你

图片来自百度

01

哈维在书中提出“财富蓝图”的概念:指“你对金钱所拟定的计划,或采取的态度”。哈维认为不管我们现状是好还是坏,这些外在的境况,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

如果我们现在过的不好,大多我们内心也过得不顺遂、不开心。

根据他自己个人的经历以及他所研究的成功人士,他总结出一个成功公式,即“想法产生感觉,感觉产生行动,行动产生结果”。

想法不仅是我们每天脑海里蹦出的东西,更是我们潜意识里的观念,这个才是影响我们结果的根基。

看看周围的人,努力工作、学习、创业,都想赚取更多的钱,都想实现财务自由。但是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很少,甚至还有很多人背负着巨大的债务,也有人获得了财富,但是财富又损失掉了。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却还是很难获得成功呢。

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内心深处真的喜欢钱吗,真的认为钱是好东西吗,还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钱帮我们解决现在或者未来的一些问题,为生活所迫而赚钱:比如提前退休,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给父母更优质的养老环境,给自己更舒适的生活。

倘若,我们不需要钱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还会“喜欢”它吗?

也有可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因为它曾经或者正在让我们经历一些不好的感受,认为钱是个坏东西,会抱怨金钱。比如想买房,但是工资的收入越来越赶不上房价;想给子女报更好的兴趣班,但是费用太高,整日因钱焦虑。

按照哈维的观念,要想改善财务现状,或者实现财务自由,需要重新画一个财富蓝图,也就是重新设定我们的金钱观。


02


要重新设定的话,我们需要先觉察自己的金钱观。我们可以回忆自己是不是和金钱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会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会因此害怕钱,或者认为它是个坏家伙。那就跟它说,“再见啦,坏家伙们。”

与那些旧的且不利于增加财富的观念告别后,要开始装入新的财富意识啦。

哈维在本书中都讲了17种有钱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在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配套的行动练习。本文只选取了三个印象,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书上全文。


一、承认钱很重要

哈维的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说,“钱对我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哈维说,“你是不是没钱?” 那个学生支支吾吾地承认了。哈维认为,如果你在意识里认为钱不重要,金钱就不会流向你。

就像你每次回到家,看到老婆在厨房准备饭菜,你对她说,“老婆你对我们这个家和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了你,让我感觉我好幸福。”

这时,你的老婆内心一定很开心,她在你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接来下她会展现更多的价值。

如果你认为老婆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有她没她都一样,她一点都不重要。你老婆会怎么做?我想应该不用过多的叙述了

“钱对我来说真的没那么重要”,“钱够花就行”,“我对钱没什么概念”。。。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但是又想获得财富,还是抓紧时间纠正这个想法吧。


二、有钱人专注于机会,穷人专注于障碍

在公司年会或者其他什么活动上,经常会有一些抽奖的环节。我每次都想:如果我能中奖就好了,哎,我向来运气差,没什么抽奖运。我一边很想要, 一边又“诅咒”自己拿不到,最终结果,往往就是拿不到。

你的思维专注于什么,你得到什么的几率就越大,不管你关注的是好的还是坏的。

为什么成功的人越成功,有钱的人越有钱,那是因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们更愿意把它当成是机会。有钱的人专注如何赚钱,而不是如何避免亏钱,所以钱就会流向他。

有一个新项目,第一种人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来判断我要想成功的话,需要哪些资源,我还缺什么,怎么去弥补。第二种人想,我没有做过这个,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反正就是各种担心。

第一种人看到的是机会和资源,第二种人看到的是障碍;第一种人会快速行动,第二种人会犹豫不决。我们不能确定第一种人每次都成功,但是成功的次数肯定比第二种多。

有没有听过“怕什么来什么”,你害怕障碍,脑子里想得都是障碍和悲观,你得到的也是障碍和失败。如果你想获得成功、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先把注意力放到机会上,变成“想什么来什么”。

如何克服这种眼里只有“障碍”的心理呢,你可以尝试这样做:每当你遇到困难时或者有人对你提出问题时,不要下意识的认为那是障碍,想办法把它改变成机会。


三、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家庭还是事业?爱好还是工作?他赢还是我赢?我们经常被类似的选择题搞的焦头烂额、心烦意乱。针对这种情况,哈维在书中讲了“两个都要”的思维。

前两天朋友说一起开奶茶店,我说我这么注重健康的人,平时都不喝奶茶的,怎么会开奶茶店。而且自己创品牌的话,要自己研发产品,经常试喝奶茶,我要肥死的。

朋友说,不要把你的兴趣和赚钱混在一起,不是做你喜欢的,而是做消费者喜欢的。我当时觉得挺有道理。那么多人想用自己喜欢的事情赚钱,或者是希望把兴趣跟事业结合在一起,但是能做到的人确实不多。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尝试采用“两个都要”的思维,重新思考了奶茶店的事儿。

第一,可以做健康且不增肥的奶茶,这样我就可以放心喝奶茶了,而且对消费者也是健康的。

第二,可以让出品部的人或者消费者试喝,这样既可以收集消费者的口味反馈,又可避免我喝得太多。

如果按照上面两个思路的话,兴趣和奶茶店不再冲突了。虽然,我现在不知道这两个思路是不是可行,但最起码在用“两个都要”的思维在思考了。如果这两个思路不能实行,再想其他办法,总之是“两个都要”。

“两个都要”的思维,可以让我们实现双赢,甚至是多赢,也可以打开我们的思维,不做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从而减轻选择的焦虑。

下次你再遇到选择的时候,不妨试试“两个都要”的思维重新思考一下,说不定会有新发现哦。


03


前面讲了要想成功、要想改善现在的财务状况,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把“穷”思维改成“富”思维。

冥想可以觉察和改善我们的意识,强化我们的“富”思维,从而指引我们的行动。

这是因为冥想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而基因的表达可以影响我们的感觉和行为。(推荐大家看“此念”视频号中华大基因CEO对意识的解读)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你的想法创造了现在的你

如果只是坐着冥想,什么都不做,那就是白日做梦了。行动是把想法变成真的途径,当你全身心地开始投入,宇宙会帮助你,引导你,甚者会为你创造奇迹。

可是现实中,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出错、害怕付出没有收获。。。往往迟迟不行动。这就是“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症结所在。

哈维知道行动的重要性,所以,在书的每一章后面都列了行动方案,以便读者们可以即时行动,并体会行动带来的改变。大家别只看文字,也做点什么吧。


最后,


这本书的名字是“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我认为“有钱人”是一个代名词,它可以改成“积极乐观的人”、“成功的人”等等。

其实,一句话概括,我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思考:想过的快乐,就用积极方式思考;想过的富足,就用富足的方式思考;想过的轻松,就用豁达的方式思考。。。

你是你所有思考的集合,你的生活是你所有思考的集合。你是你故事的主角,而笔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想要悲剧还是喜剧,自己决定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哈维   有钱   想法   奶茶   美文   有钱人   障碍   害怕   思维   金钱   意识   老婆   两个   财富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