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1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如何在1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图|网络


你好呀,我是曹好~


今天是六点钟早起的第一天,状态很棒。用一个小时看完了一本实用性的书籍《人生整理行动计划》。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在1个小时内看完一本书的话题。



01.

快速阅读前的心理准备


你是否相信自己在1个小时内看完一本200多页的实用性书籍呢?


快速阅读的本质,或者说提升阅读速度的目的,就是筛选信息


从书中筛选有价值的内容,它有什么价值,它值不值得我们为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三个小技巧,让你对快速阅读进行一次了解。


第一个技巧:心理建设


你是不是在阅读的过程也会一字一句阅读?担心错过一行你就看不懂了。


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一项数据表明:无论多么仔细地研读,还是会忘记大部分的内容。


回顾一下你自己的阅读经历。那些深深打动我们,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的书籍,你真的牢牢记住其中的内容了吗?哪怕只有一页。


能够留在记忆中的,至多一两句话。或者,更常见的情况是:“想不起来具体写了什么,只记得‘这是一本好书’。”


作者印南敦史《快速阅读术》提出一个观点:


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由此可见:大多时候,阅读对于我们本身而言,如果你能从一本书中,收获到一句话,一种观点,一个方法,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第二个技巧:书籍的类型


这里强调一个观点:不是所有的书籍都可快速阅读。


那些适合快速阅读的书,无非是告诉我们一些通俗易懂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原则、方法、理念、习惯、建议、人生感悟、生活学习技巧等。


这就是市面上的励志成功类。如果你选择的是文学小说、散文等书籍,并不适合快速阅读,这样会造成阅读理解困难,无法坚持。


对于那些经典的或大部头的教材书,我们无需过度快速阅读,能读得进去,便是胜利了。


比如,最近阅读的《能断金刚》经典修心书籍,不适应快速阅读,能读懂,我就好开心的。


没有阅读基础的人,进行快速阅读时,最好选择纸质的书籍,效果会更好一点。


第三个技巧:一段不被打扰完整的时间


快速阅读时,我们需要全神贯注投入到书中的内容,所以阅读前要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这里所说的阅读环境,就是指一段相对较长的不被打扰的有效时间。


就是这1~2小时可以不被打扰地、全身心投入地阅读。


这个不被打扰不仅仅是被动的打扰,还包括主动的打扰。


阅读的时候,建议把手机开飞行模式,或打开专注类app,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认真地阅读。


比如,对于我来说早起的6:00~8:00,这是一个不被打扰的阅读时间。


以上三个方法,让我们做好了快速阅读的心理一系列建设,接下来进入到快速阅读过程中。


如何在1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图网络



02.

快速阅读的三个步骤


每个人的阅读方法都不一样,寻找到适合自己就好。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快速阅读的三个步骤。


我用的读书工具:2020iPad、pencil,微信读书app。换言之,我是利用电子书进行快速阅读。


第一个步骤:预习提出问题


翻开一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与目录。通过预览之后提出问题,你想阅读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


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哪里?

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掌握或者了解哪些内容?


例如,我今天阅读《人生整理行动计划》,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从哪些方面去整理。


可以说,合理利用序言与目录,是确保高效轻松阅读体验的铁则。


序言是一本书的导入部分,一般会写明书籍的撰写目的、概要等。


了解一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貌,阅读序言至关重要。


阅读目录,还可以把握全书的整体框架和论述的推进过程。


花费五到十分钟快速阅读,了解一本书的整体脉络,带着目的去阅读,以防阅读过程中的走神。


第二个步骤:关键词搜索阅读


读书的目的无非有三个:娱乐消遣、收集信息和获得知识。


对于收集信息这个阅读目的,我们完全可以采取速读,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关键信息即可。


因为我们已经考虑清楚“我究竟想在书中获得什么”,所以一边搜索,一边阅读。


例如,我阅读《人生整理行动计划》想要获取的关键词“行动计划”。


那么书中的答案是从生活、工作以及家居三个行动计划去整理人生。


而且作为一名内容创造者,除了收集信息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获取知识。


所以我的阅读需要撰写书评,肯定会考虑“哪里知识能够用来写书评”这个问题。


当我明确了阅读角度,就形成了区别重要的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的标准。


对于不重要的部分,完全可以快速浏览过去,甚至可以跳读,那么阅读一本书的速度必然大幅度提高。


比如,在这本书中“家居”整理行动计划,我是快速浏览过去,因为不符合目前的状态。


相反“生活”整理行动计划,符合我的阅读动机,又给我带来信息增量,以及写书评的素材。


第三个步骤:重阅分享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阅读,我们就可以在书中寻找到想要的答案。


但是我们,仅限于“知道”知识是没有用的,读完一本书后,还要去看作者说了什么话,让我们有触动或者收获感。


还要去复习,就是摘录书中的话语,加上自己的想法,分享到自媒体平台。


在分享我们的读书笔记时,就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


例如,《人生整理行动计划》这本书中我学习一个计划:FULL法则。


在打扫房间,顺带清理的东西之前,以下问题需要先问一下自己:


这东西功能性(Functional)强吗?

最近一年用(Used)过吗?

你喜欢(Love)它吗?

它的样子(Look)让你看着开心吗?


这个法则指导我的实际生活,然后再去教授他人,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


快速阅读可帮助收集信息,然后信息只有通过内化,不断地分享,才会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在1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

▲图网络



03.

快速阅读的意义


当我们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技巧,用同样的时间来读更多的书,才是“阅读”这件事本身的意义。


如果每天能拿出1小时来看书,每天读一本,一年读300多本。


这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来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没有必要去排斥快速阅读,而是通过刻意练习去习得技能。


先从简单的开始,不能刚上来就挑一本非常专业的书来做练习。


而是应该挑一些可以轻松入门的文章或者是一些通用类的书,循序渐进。


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不要过于追求阅读量,不能着急。保证从一本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阅读里,除了速度之外,更多是不同的视角。


以上,稳定。看完后记得给好好点个“在看”


End


作者介绍

曹好,一个专注个人成长读书写作和热爱生活的95后,最大的愿望是左手育儿,右手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小时   目的   家居   序言   美文   步骤   意义   快速   书籍   技巧   时间   方法   人生   知识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