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文|李培禹


我在大学讲台上讲过课。而且,那不是一次两次临时被邀请的讲座,是真正作为授课老师,列入整个学期教学日程的。记得我教的两个班,不是同时上课,就是说,同样的内容,我要讲两遍——这不是重复劳动吗?系里的领导告诉我,这很正常啊,您要是担负三个班的教学,那就得讲三遍呦!

怎么提起这个话题了?缘于我的旧电脑更新,无意中发现了一篇“授课小结”,那是我写的呀。课也教了,总结也写了,既然小文还在,就拿出来晒晒呗。那是我人生中一段愉快的时光……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2013年新学期开始后,我接到报社通知,让我“交叉任职”,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课。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恢复高考后人大的第一届新闻专业本科生。198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日报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的新闻实践经验了。我在报社30年,参与了历次重大宣传报道任务,如:1984年国庆35周年报道执笔人、记者组组长,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报道组组长,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抗震、抗洪救灾战役中,多次出任前方记者组组长、后方编辑组组长。可以说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作品曾五度获中国新闻奖,多次获北京新闻奖及全国报纸副刊作品评选金奖等。尤其是我还曾担任过三年多全国发行量很大的《新闻与写作》杂志主编,对新闻理论研究也较熟悉。出版有《走进焦裕禄世界》、《笔底波澜》等作品集。报社领导选派我到大学兼职讲课,我没有推辞,愉快地进入了角色。

尽管我在当记者、编辑期间,曾多次讲过课,但都是给本报或外报的年轻记者、通讯员们讲,带有实践培训性质,进入大学讲堂正式授课,还真的不能轻视。二外的领导、新闻系的领导和老师,很欢迎我去,同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他们把原来已排好的课程精心做了调整,保证了我的课时时间,还安排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讲课的内容,他们也十分认同我提出的以讲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主。我在工作之余(这期间我还承担着副刊作品版面的编辑工作,比较忙),查找资料、复印有关报刊,核对有关时间、地点等,写了讲课提纲。特别是我还克服困难,把讲授的主要内容做成“课件”,与目前高校老师的讲课形式“接轨”。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作者与姜波(前排右一)等人大新闻系同学合影


二外离我的住处比较远,有二三十公里,而我的课是早上8点开始。我为了不迟到、不误课,提前开车出来,一般在7点多就进入校园了。 第一课,我与二外国际传播学院新闻系的同学们真诚交流,告诉他们我刚刚走进教室的一刻,有点恍惚,有点忐忑,也有点兴奋。恍惚:我仿佛一下回到了35年前,我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那时的校园、恢复高考),坐在新闻系的教室里,好像没有正式的教材,聆听现在被称为“泰斗”的新闻学前辈甘惜分、张隆栋、成美、秦硅等老师的讲课。经历过红军长征,和鲁迅同时代的文人成仿吾,是我们的校长。我们有幸得到他的教诲,他还给我们自办的刊物《大学生》题写了刊名。那时活跃点的学生,在校园里随时就可能与某位大师相遇,我大一时就以校友的身份采访过苏星、廖盖隆等大理论家,还曾到何洛、林志浩等大教授家做客聊天。忐忑:我一直在新闻一线,对研究缺乏系统和经验。“误人子弟”这个成语,令我忐忑不安,怕浪费同学们宝贵的时间,所以我向新闻系孙庚主任、王春枝老师提出大家愿意听就坚持讲完,不咋地,我赶紧打道回府。兴奋:和年轻人、新一代在一起,难免有点兴奋。特别有趣的是,在第14个中国记者节到来的时候,我拿到了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五个“中国新闻奖”。我和同学们聊中国记者节,聊中国新闻奖,一下把他们吸引住了。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作者(右)与大学同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庆光教授合影


按照系里的教程安排,我主要讲授新闻的采访与写作两个内容。 第一单元讲新闻采访。要点有:一、新闻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因为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学会采访,是记者、通讯员的基本功。什么算成功的采访?怎么知道自己的采访可以结束了。成功采访的标志是什么?那么,什么是不成功的采访呢?提笔茫然,写时捉襟见肘,甚至不知从哪下笔。二、如何进行成功的采访。我首先推荐了作家刘恒的《老卫种树》。然后给大家讲了我写的《刘恒和老卫》。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谈了我总结出的四条,即:1、广交朋友,寻找信息,思想积蓄,所谓“熟中出新闻”。2、下定决心,刨根问底,不怕挫折,成功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3、提前酝酿,准备充分,尽可能多的搜集、占有背景资料。4、边采访边构思,搭框架,注意避免重复采访。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第二单元讲新闻写作。新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一切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刊物、网络、手机报(注意是报,不是手机。微博与微信的不同)面对公众发布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内容的总合,我们认为都是广义新闻的范畴。新闻的体裁:消息、通讯、评论、社论、调查报告、特写、报告文学等。我分别讲了第一节、消息的写作;第二节、通讯的写作;第三节、报告文学的写作。由于课时的限制,这部分没能展开来讲,留下了些许遗憾。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作者(中)应邀回二外参加新闻系成立十周年庆典


总结此次到大学讲课,算是完成任务吧。二外的领导十分重视,新闻系主任孙庚安排周到,亲自到教室给学生介绍我并提出要求;任课老师王春枝非常谦虚地坚持一直听课。同学们的好评也给了我信心,一些同学还加了我的微信,成为朋友圈好友。当我完成授课任务后,二外党委宣传部曲茹部长、舒虹副部长及新闻系孙庚主任、学科带头老师等一起请我吃饭。曲部长代表学院领导说了许多感谢我的话。特别让我感动的是,离开学院不久,二外国际传播学院举行新闻系建系十周年庆典,院领导邀请我“回”校,作为有贡献的外聘教授代表上台发言,还接受了同学们献上的鲜花。


嘉宾有言


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看到一双双明亮清澈、充满求知的眼睛,你会信心满满地天马行空;但如果看到有人心不在焉、不时扫描手机,你会怀疑自己:我讲得枯燥乏味?我是不是落后于时代了?


兴奋与忐忑——我与培禹兄同感共情!因为我也在高校长期教学授课。


能站在大学的讲台上,需要勇气;能坚持完整授课,需要功底。 也许有朋友认为,有二三十年的新闻实践,而且屡屡获全国性大奖,讲新闻采访写作岂不是随心所欲? 其实不然。说起请媒体资深编辑记者到高校讲授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我不止一次听高校老师说:他们开一两次讲座还真行、真精彩,但能系统地、完整地讲授一门课程,恐怕是凤毛麟角啦。


培禹兄真是就如涅槃的凤凰。 我与培禹是同窗好友。他真诚、热情、执着、低调,他以北京日报为家直至退休,先后五次获中国新闻奖,而且曾担任专业杂志《新闻与写作》的主编,有实践,有理论,有思考,有口才,在高校讲课,岂有不受欢迎之理?


回顾与追忆,绝不仅仅是孤芳自赏,而是为了新的出发。


现在,国家在高校新闻教育领域实行“千人计划”,大力提倡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到高校讲学授课。愿培禹兄在高产散文杂文的同时,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大学的新闻教育事业吧。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日子

姜波 经济日报社高级编辑。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修两年经济学。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国内报道与国际报道均有建树。先后七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入选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暨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长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授课。主要著作有《魂归何处》《惶者自白》《新闻大咖眼中的中国经济》《好记者是怎样“炼”成的》等,翻译出版《女性与犯罪》(合译)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中国人民大学   老师   新闻系   大学   忐忑   美文   北京   中国   散文   新闻奖   兴奋   采访   周末   编辑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