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烟是一种典型经济作物,其种植及烘烤过程十分复杂,所以种烟是相当劳累的。在我小时候,故乡的每家每户都会或多或少地种几亩烟。因为在那个时候,外出打工还不是很流行,故乡人在一年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烟卖钱。虽然种烟很辛苦,但是没有其他收入,因此每年乡亲们都为自家的烟叶忙活着。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烟的幼苗也是自家用烟种生产出来的,我在此就不过多介绍了。将生产出的幼苗移栽到田地里,浇水、施肥,只要阳光充足,幼苗很快就可以长起来。也有些人将刚移栽到田里的幼苗用地膜覆盖起来,这样烟苗就像是生长在大棚里一样,温度、湿度都有保障,烟苗会生长得更加迅速。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待烟苗长大,将要开花之时,需要将烟株的顶部剪去,在我们老家这个工序叫“打顶”。为什么要打顶呢?因为不把烟顶削除的话,烟叶就不会长大、增厚,其产量也就会大大降低。但是烟株在“打顶”之后在烟叶与烟茎之间又会长出烟搽,这个烟搽也是需要去除的,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烟叶的产量。抹烟搽是相当麻烦的,因为每片烟叶与烟之间都有烟搽,而且烟搽是抹去了之后没过多久又会长出来。这项工作足以将家乡人累得腰酸背痛的,整天使人顶着太阳忙活在碧绿的烟田里。这还不算完,此时的烟叶也是最容易生虫的,各种青虫、蚜虫之类的爬在烟叶上啃食着翠绿的烟叶。使烟农们不得不购买各种农药喷洒在烟叶上来消灭它们。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等到烟叶成熟,村民们就得忙着去采收了。成熟的烟叶有点泛黄,这时必须赶忙采收掉去烘烤,因为烟叶一旦熟过了,烘烤出来之后就不太好看,自然也不会卖出好价钱。采收烟叶是以从下往上的顺序依次采收的,每株烟上每次基本上都采收三四片烟叶,择熟者采之。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采到家的烟叶所面临的下一道工序就是穿烟与烘烤。将采回家的烟叶用带着麻绳的烟杆整齐地穿起来以备烘烤。这个穿烟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进行的,因为白天忙着在田地里工作,没时间做这个。晚上一家人吃罢晚饭,在自家空闲的地方扯上灯泡,每个人拿个烟杆就开始工作起来了。穿烟并不累,算是一种简单的手工活,但是有些人熟练的话会做得很快。其实在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闲谈着穿烟也是挺有意思的,有说有笑的,整个农家小院里倒是显示出一派繁忙而又欢乐有趣的农家场景。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在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盖有一个烟炕,用来烘烤烟叶。烟炕里每次可以装下一百杆烟叶左右。人们把穿好的烟叶整齐地装在自己的烟炕里,而且要均匀地摆放,不然的话容易炕坏烟叶。在烟炕外面的炕墙脚下建一个较大的火炉,炉中燃上煤火,炕中置入温度计以显示其中的温度,以便人们对煤火的大小进行调节。炕烟也是需要技术的,要一个经验丰富的炕烟师傅睡在烟炕旁随时关注着炕中的湿度与温度,稍有不适就得及时做出调节,防止烟被炕坏。所以这个炕烟师傅责任重大,有时间为了调节烟炕里的温度一夜要起床好几次,致使其一夜都睡不安稳。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烟叶在炕里烘烤一星期左右就可以烤好出炕了。由一个人钻入燥热的炕里将烟一一递送给外面的人。此时的烟叶非常干而脆,一碰就碎,所以出烟的每一个人都得轻拿轻放,防止损坏烟叶。带烟叶全部出炕之后,就要检烟绑扎烟叶了。待烟叶受潮软化之后将其从烟杆上取下,一家人将其中的好烟分拣出来再用烟绳一撮一撮地绑扎起来,就行成了如下图一的样子,最后将其排列好压实用一块包单包起来拿到收购站卖掉。一家人在一起默契地配合着,有时为了拣烟连饭都顾不上吃,只为了尽快地将烟卖掉。虽然很忙很累,但是家家户户拿着那一叠叠厚厚的卖烟钱一遍又一遍地数着数目,那种感觉足以使乡亲们笑出花来。这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早已使乡亲们将自身的疲惫与辛劳忘得一干二净了。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图一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图二

那时乡亲们一年当中几乎没有其他收入,都全靠卖烟来增加收入的,不过我还需要说的是,那时多数村民买烟的收入还是挺大的,足够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了。

说说俺们故乡的烟叶

这就是我们故乡的烟叶。曾经,故乡人年复一年地栽种着它,无数寻常百姓依靠此物过上了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家乡人早已不再种它,但是它将成为每一个故乡人内心中最深刻的记忆。

关注川哥,让我们一起来畅聊家乡,回顾过往,计划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烟叶   打顶   煤火   故乡   故乡人   家乡人   幼苗   田里   忙活   乡亲   工序   美文   温度   家人   晚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