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落幕的记忆(十)冬日乡村

早上,如往常一样站在阳台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任凭冬日的冷风萧萧拂面。刹那间,仿佛又听到了那首动人的交响从远方随风而来,激昂交错,清耳悦心。那是那时冬天清晨熟悉的旋律。如今,已在时光的流逝中定格在某个静默的时空,不会遗忘,只被珍藏。

忘不了,黎明拂晓前,万籁俱寂的小乡村。

冷风时而吹过,如一双冰凉却温柔的手抚摸着大地,带着寒意,也拂净燥热,带来安宁。平静的小乡村如白嘟嘟的小婴儿,安安静静地躺在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中,舒服地做着香甜的美梦,粉嫩嫩的脸蛋带着微笑,一切都那么祥和、美好。

时间依然以它既定的步伐平稳向前,握住晨风冰凉的手,按动了开启新一天的按钮,缓缓拉开了东方的夜幕。

山的那一边,太阳送出了即将造访的讯息,天空鱼肚白的底色渐显,一道亮光照向大地,层层山峦慢慢脱掉黑色的外衣,露出从墨绿到青绿的肤色,静谧的村庄、流淌的小河、水泥的小桥、空旷的田野……渐渐从黑夜中走出,仿佛长焦镜头中的画面,在调整焦距后慢慢清晰。

"喔,喔,喔——"村里的公鸡打鸣了,它们尽职地履行着呼唤太阳的使命,此起彼伏的声音,像一场盛大的嗓音比赛,隆重地迎接旭日东升;也像冲锋的号角响起,提醒人们,天亮了!

"嘎——嘎——" 邻居家的鹅发出了响亮的叫唤声,一只只洁白羽毛披身,如穿着一件件优雅又高贵的羊绒大衣,不时仰起的秀长脖子,不断张合的橙黄色嘴巴,似乎都在告诉主人,它们吃早饭的时间已到。

清脆嘹亮的起床号划破乡村的上空,从不远的中学传来,那是在提醒寄宿的学生们该起床了,可以想象,和暖乎乎的被窝暂时拜别,学生们是有如何的不舍。

楼下传来了桌椅板凳移动的咯吱声,那是父亲在打扫卫生,还有锅碗瓢盆碰撞的乒乓声,那是母亲在准备早餐,不时夹杂着二人交谈的话语声。虽然两人怕吵醒孩子,已放轻动作、压低声音,但是木板隔层的效果不佳,透过板间的缝隙,依然足以叫醒楼上被窝中"懒人"的耳朵。

睁开迷蒙的双眼,却已忘记刚刚梦中的故事。透过已经拉开帘子的小窗户和绿色的纱窗,微微的光似一个个身穿星星外套的调皮孩子钻过纱窗的空格,站满窗前不大的桌面,越来越多,越来越亮,它们纷纷拥抱桌上的小电视,电视上的白色蕾丝罩布显得愈发柔美、梦幻。

"卖油饼、油条啦——" 一个中年妇女响亮又熟悉的声音从家门前的小路上传来,空气中仿佛都飘散着一阵阵令人垂涎的香味。她单手挎着一个竹编的大篮筐,穿行在乡间村道上,筐里放着满满的油饼和油条,面上盖着一块厚厚的白棉布,应该是为了保温和防脏。

一块两毛钱的油饼和一根三毛钱的油条可是当时村里很多家庭早餐的最爱,撇开营养不说,油饼外酥里嫩,油条酥脆香口,咬下一口,回味悠长,无疑是一场舒适的味蕾享受。

每当从父母手上接过一块零钱去买两块油饼、两根油条,总会欣喜不已。揭开棉布的瞬间,一片金黄色映入眼帘,一阵酥香味扑鼻而来,似乎有一种无穷的吸引力。我深吸一口气,想留住更多的香气,却忍不住咽下几口口水。付钱后,用干净的白色塑料袋装好带回,心中洋溢着无比的满足和快乐,用现在的话说,绝对的幸福感爆棚。

吃饭前,母亲总会用刀子把油饼如切蛋糕般的平均切成几块三角状,油条则是先把绞在一起的两根分开,然后平均掰成几段,装成满满的一盘上桌。吃的时候,沾点酱油配稀饭,味道绝佳。可谓美食在口,暖胃暖心,也开启了一天的好心情。

再望东方,太阳已透过云霞,露出了通红的脸庞,如一盏巨亮的大灯笼,把大地照的更加通透,人声开始越来越嘈杂,小乡村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安安   乡村   油饼   纱窗   油条   棉布   冷风   美文   响亮   村里   被窝   冬日   冰凉   大地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