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知识

这是我之前写的一篇对金钱与知识的思考。

在社会里如何才能过的好呢?什么是好呢?难以明确地定义。如果要问什么是混的不好呢?那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不少。

金钱与知识

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如是说。我却说,金钱即美德。谁的更对呢?这本身用“对与错”这种简单的逻辑判断工具来审视已经都不恰当了。知识是什么呢?古希腊的哲人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讨论。我们平常所说的意见和看法都不属于知识。知识是确定的。它有自己明确陈述的内容和判断,可以通过实践加以验证。我们的学校里,更多的老师讲授的并不能归结于知识这个范畴。似是而非的论述,随意的评论和意见充斥着讲坛。连及如今就业形式的严峻,加剧了“知识无用”的意识。罪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伪知识。

粗浅的界定了一下“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表明我对知识的态度的。在我的视角里,知识即美德。同时,金钱亦是美德。至于什么是美德我却是无力给予界定的。考察这个古老的理念,可以得到不少有关的描述性的解释。似乎,这个概念也是不必定义的。其自身是自明的。金钱与知识都是美德。这个观点似乎带有折中主义的味道。其实却不然。

我们所论述的问题是离开社会这个大的基础的。在如今的社会里,金钱的功能一步一步地增强,影响的范围也一步步地扩大。这是有目共睹的。它本身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我们的缺点也因金钱而被放大。

对金钱的批评也就基于这些“恶”而来的。这种道德性的批评是不负责任的。金钱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它只是工具。“知识”在任何社会里,肯定性的评价都是主流。负面的看法都来自于非知识界。知识本身并不见得有多么的值得肯定。我们肯定的依然是他的功能。知识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上作用依然是无与伦比的。为什么要厌恶“知识”呢?它不过也是工具而已。

工具,我常想我们的目的在哪里呢?可话说回来。“目的”与“工具”之间的区别和转化却是经常进行的。目的都是未来式的,工具都是现实式的。未来也只是现实的未来。没有“现实”,“未来”本身也就被取消了。

“肚子里有知识,口袋里有金钱”是不少人所认为的最理想的人生。金钱是外在的,死了带不走;知识是内在的,死了你就能带走吗?不行的。这些都只是工具而已。离开了现实的生存斗争,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了。发展,这是个美好的字眼。发展究其本质也不过是“生存”自我保存的手段而已,以便让自己能较为持久地保持生存的活力。而自然的法则必然要求推陈出新,死亡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转向并意见在转向的新的时代——信息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就我们初步的观察意见可以看到知识与金钱之间更为亲密无间的关系了。他们的共同结晶就是知识经济的诞生。是的,钱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已经被知识经济完全解答了。知识作为内容,金钱作为形式的格局正在快速形成。金钱作为普遍的目的和知识作为普遍的工具的思想已经为实践所采纳了。自然用文字表述是一回事,在实践里,这一思想的现实表现却是更加的错综复杂。

知识工具,金钱目的。反过来,知识目的,金钱工具。“反者,道之动”嘛。工具与目的之间是可以灵活转换的。年少时,以知识为目的,金钱为工具的做法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在一定的时候,比如大学毕业之后,就得反过来,以金钱为目的,知识为工具就是正常的。“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学里,我更提倡“用以致学”;社会里,则更提倡“学以致用”。

总之,在社会上我是坚持“内学外钱”的生存方式的。内学外钱即美德。这个观点确确实实地表达了我心声。

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金钱# #学问与金钱# #知识# #苏格拉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苏格拉底   古希腊   生存斗争   金钱   目的   知识   学以致用   知识经济   美文   论述   美德   现实   意见   未来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