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教育下,世界是课堂,如何提高孩子面向未来的心智?

1

家长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孩子在上什么培训班,哪些网课老师讲课好,要不要换学区房?是不是转到更好的私立学校去?每个家长都关心孩子的成长教育,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从大街小巷的各种培训班,种类繁多的网上教育,到高额学费的国际学校,张华老师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提到,国际化教育2.0时代来了。

新式教育下,世界是课堂,如何提高孩子面向未来的心智?

疫情后,出国留学生减少,有些国际学校到国内来联合办学,采用通识教育的模式,英文授课,入学时不分专业,让孩子探索发掘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与研究方向。教学方式由线上与线下结合,个性化教学,不局限于线下学校的课程表,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国内本土学校也在悄悄升级,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进行跨学科或项目制学习。

国际化教育2.0时代中西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和本土化升级的三个主要特征,让孩子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张华老师在书中给我们解释了“世界课堂”,包括时间、空间与人三个维度。其中时间维度是指历史上的经典名著与世界名校通识课;空间维度是指任何物理场景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探索学习;人的维度是指包括但不限于科班出身的各行各业专业人士。

新式教育下,世界是课堂,如何提高孩子面向未来的心智?

教育环境变了,孩子的课堂也变了,竞争更激烈了,那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面向未来的心智呢?答案很简单:动手动脑,思考创造,自律善良,拥抱幸福。

2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多,除了学习,家务活基本不会干,独立生活能力弱,有些孩子离开父母到异地上大学了,才发现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有的甚至不会用洗衣机,动手能力非常差。另一方面,经过高中三年刻苦攻读,到了大学没有父母老师的管束和升学压力,放飞自我,上课玩游戏、看小说、睡觉,就是不爱学习思考。

针对这样的情况,升入初中开学就有一个月的军训,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军训结束后设立社会实践课,到社会场景中学习、实践、提升自我。在张华老师的《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有一个“拯救书店计划“项目案例,有62个城市233位学生参加,每一个城市都有书店,每个书店又都不一样,存在的问题也都不同,虽然线上课程可能是相同的,方法论也是一致的,而线下实践则是个性化的实践和成长之旅。

新式教育下,世界是课堂,如何提高孩子面向未来的心智?

通过项目实践,需要培养孩子观察调研、有同理心、头脑风暴和定义问题、测试原型等能力,最后每个孩子都会落实设计思维流程。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孩子们的商业思维,更能提升孩子们的资料收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情商与抗挫力等。

张华老师在书中指出:社会实践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是完成“四步走”的深度学习与实践。一是知识课堂,譬如到特斯拉了解汽车简史及其对电动汽车的展望;二是实体探访,即体验产品与服务;三是职业启蒙,比如请工程师等行业资深人士向孩子们分享他们是怎么度过一天24小时的,他们小时候是怎样的学生,长大后从事这份职业的成就感来自哪里;四是“迷你设计思维工作坊”,即对学生进行分组,以2小时为限,用设计思维聚焦所在企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将所学所思落地,是知行合一的最佳表现。不动手不能发现理论中是否存在问题,不思考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也无法进步。

世界是课堂,不分时间、空间和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动学习,勤动手多动脑,是提高孩子心智的第一步。

3

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我们大多听过,上学不到3个月,被学校永远地开除;10岁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实,开始发明创造事业;15岁被愤怒的列车长一记耳光打聋了右耳;30岁完成四重电报装置研究,发明了留声机……一生有2000多项创造发明。思考也创造紧密结合,才会不断创新。

张华老师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列举的“一枚硬币的魔力”课程,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跨学科思考,不仅有设计、社会历史、科学技术、经济学、复利与投资还有经济学与心理学,从小养成跨学科思考习惯的孩子,视野更开阔,情商更高。

新式教育下,世界是课堂,如何提高孩子面向未来的心智?

有些城市的家长会在周末带领孩子,从“跳蚤市场”开始培养孩子的商业思维,用平时头脑风暴、上网查资料等得出的创意,尝试将自己已经用不着但依然还能帮助到别人的一些物品“摆地摊”。这种锻炼看起来非常简单,对于孩子能力的提升却不容小觑。

在实践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不只是在赚钱,还在不断地面临挑战、解决问题。你会发现:孩子的创意、同理心、表达等方面的潜能可能比我们认为的要大得多。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孩子每天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会有一种压力。实际上,如果布置的是激发孩子创新创业热情的“作业”,而且学校能够给予一些步骤指引,很少有孩子完不成这种发明创造作业。事实上,他们都做得津津有味。

只有从小拓展自己知识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保持上进、谦卑、开放、创新态度的人,其才能在未来才不会被埋没。会思考能创造,是提高孩子心智的第二步。


4

我们大多数成年人跑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早起一天休息三天,计划每月看本书到了月底还在看前言。自律,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自律是需要培养的好习惯。

从小教育孩子培养自律的习惯,会为父母带来巨大的回报。比方,从小学一年级入门,你引导孩子放学到家就写作业,不看动画片,不玩游戏,做完作业后才去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到了二年级当别人家的孩子,深夜还为没写完作业鸡飞狗跳时,你可以放心睡觉,不用操心孩子的作业是否完成。

阅读、运动和早起也是,当孩子养成这些习惯后,你不用每天为孩子起床发脾气,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有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会比较好,不容易生病,还培养了兴趣,或交到朋友。

除了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还要培养孩子的善良性格。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幼年都是天真、善良、可爱的天使,让人喜爱,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性格,父母、老师和所处环境的影响,让长大的孩子都不同。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善良,要心地好,不伤害人。真正的善良包括素养、态度和责任三个方面。

新式教育下,世界是课堂,如何提高孩子面向未来的心智?

有的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做客,由于好奇心强,看到没有见过的东西就乱碰乱动,甚至把贵重物品弄坏,弄得父母和亲戚左右不是。孩子的行为看起来是不礼貌,实际是不懂边界,对于他人的事或物,在没得到对方的同意前,外人是不能说不能动的。

有的孩子内向,朋友少,同学提出无理或过份的要求也不敢拒绝,受了欺负也不敢和老师父母说,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委屈隐忍。这不是善良,善良是有自己明确的态度,甚至是带点锋芒,不让自己受委屈,也不被人伤害。

孩子除了学习上课外,对生活中的事关心较少,作为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比如让他们分担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洗碗、扔垃圾,有担当也是善良的一种。

善良是一种选择,一种价值,一种由内到外的气场。善良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引导和培养孩子好习惯和好品质,提高孩子心智的第三步。

写在最后

一个人要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美德,并反复在生活中实践,动手动脑,思考创造,在世界课堂上,激发孩子从更广阔的视野,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目标甚至使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与每一位家长、老师也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起享受人生中的挑战与幸福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心智   课堂   培训班   孩子   作业   维度   世界   美文   善良   思维   家长   父母   习惯   能力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