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记忆

#我在本地迎端午#

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又忙着准备包粽子的原料,这很大出我的意料。

年年端午,包粽子成为母亲主要的劳作。时令还未进入农历5月,母亲就忙着到山上采回蒲、菖、艾蒿、茅一类的草木,晒干,烧成灰,放到瓮里浸泡,之后就是碾糯米、摘竹叶。等到这一切都准备好了,离端午也近了,于是,和村中的家家户户一样,开始包粽煮粽。可如今母亲年近古稀,父亲又于去年不在了,我以为,今年母亲一定不会包粽子了,可谁料到,她还是备料了。

我走进庭院时,母亲已吃力地淘洗那年年都用来浸米的大瓦盆里的米了,她很认真滔起料,摊匀在网筛上,还边说:“端午不做粽,那象过端午的样子。”

我说:“想吃,街上有卖。”

“那缺味哩,况且,在乎吃吗?”母亲说着摊好了米,又用手再搅两下,顿了顿,说:“图的是节味,老话有言,端午不包粽,白过。”

想不到年老的母亲,包粽很大的目的是图个节味,我震惊了。

我看着为包粽忙碌的母亲,实在不忍心劝母亲不要那么辛苦包粽之类的话。母亲虽没多少文化,但长期哺儿育女养老持家的岁月,培养了她根深蒂固的节日概念,正月十五吃汤圆,二月初二黄米饭,三月三黑米饭,五月初五凉粽子,七月十四打糍巴,春节到、年粽年糕要周到,按图索骥般,什么节做什么,母亲清楚得很,而且,无论日子多艰难的年月,母亲总会想法子做节日食品,母亲说:“这样,节日才有节日味。”

这一天,是五月初三日了,母亲把凉了一会的糯米往盆里倒就开始包了。壮家人的粽子,没有广式粽苏式粽那么讲究,不用赤豆、烧鸭、火腿、蛋黄等做馅,只用草木灰水把糯米泡上半天一天,捞起来沥干后包好煮熟即成。但好吃极了,味透着木香,色晶莹透亮,入口则爽口滑嫩,过腹则宣热降火,如再醮着糖吃,那是香甜可口,味道好极了。

下午的太阳略西斜时,正好给庭院遮出一块荫凉。母亲就在太阳荫下摆上张圆桌,摆好包粽用料、工具,就开始包粽子。母亲包的粽子,向来是形、色、味俱佳,这是母亲几十年练成的好手艺。壮家农村妇女,为了生活, 少不了要学好几门吃、缝的手艺的,如果那个已婚妇女不会做糕蒸粉包粽,那是要受人议论的。因此,村中的婶、嫂、婆们,个个都是弄吃的好手,这种浓郁的节日吃食文化,营造出节日里家家户户流溢浓香的美味食品。母亲年老了还坚持做粽,也正是壮家这种节日吃食文化的影响。

太阳不是很大,又有习习轻风,庭院凉快舒爽,母亲很认真地包粽子,只见她均匀地铺好粽叶,均匀地倒上粽米,把米轻拢成弓状,就小心地卷起粽叶,折起两端、绕上丝绳,很快就包好了一条。一会儿,来了几位婶娘姑嫂,都拿凳子坐在桌边帮着包,和母亲一样,重复着铺、倒、拢、卷、折、绕的动作,大家边包边说笑,庭院中荡漾着快乐喜悦的气氛。


包粽子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婶娘   瓦盆   家家户户   糯米   粽子   手艺   端午   米饭   美文   庭院   均匀   很大   节日   母亲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