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李绅的古诗

唐代大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国每个孩童背诵唐诗的启蒙篇吧,我想没有几个人不会背诵。前几日打电话给家里,母亲说麦子黄了,再过几天就收小麦了。又是一年收麦子季节,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收麦子的辛苦不是他们能想象的。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麦田使者

候鸟是农民的播报员,每年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鸟,其鸣久远,遥远的天际线下,一阵黑影飞过,麦秸垛剁,麦秸垛垛,就是要收麦子了,麦秸也就是麦秆,收割脱粒后的小麦也就只剩下麦秆,为了取暖和给耕牛储存秋冬的草料,麦秸杆是要对起来的,堆起来的麦秸杆就是麦秸垛。也有的地方说鸟的叫声是“算黄算割”,就是麦子黄了之后要农民赶紧收割。听到鸟叫的声音,人们就知道该割麦子了。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家乡的小麦

自然界的生物真的很神奇,等到麦子割完后,就再也听不到这种声音了。取而代之的是布谷鸟在叫:布谷,布谷,所以在二十四节气中,先有小满,后有芒种,小满是作物颗粒逐渐饱满,但是又尚未成熟,芒种就是作物颗粒饱满感赶紧收割,收割后立马种玉米大豆红薯南瓜等,农谚说,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就是这个道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不得不说二十四节气是老祖宗伟大的发明。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二十四节气图

对于今天的很多90后,00后特别是城市孩子来说,他们也许还分不清麦子和韭菜。但是对于我这个出生农村80后来说,童年夏天最深的记忆就是收麦子。记得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每年到收麦子和收玉米的季节,都会放十几天的假。这是农村孩子才有的假,叫“忙假,也有称为麦假”,就是回家帮家里人干活:割麦子、捡麦穗、提麦捆,毕竟在那个全靠劳力收获的季节,今天的机械化是不敢想象的,那时候收小麦,是要全员出动到,就连几岁的孩子也要来回给家长用暖水瓶送水解渴的。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割麦子

白居易‬《观刈麦》有‬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收麦子‬之前是要做很多准备的,首先要平整土地,就是做场,这样收回来的小麦才能有可以人工脱粒的场地。还要磨镰刀,就是把以前的镰刀收拾一下,如果去年的镰刀坏了那么就要重新买了,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工具是没把收割小麦的。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磨镰刀

各种开始工作都好了之后,就开始割麦子了,小麦属于有芒的作物,所以很容易扎胳膊,大家都是长袖衣服,虽然这时候的天气特别热。割麦子也是有技巧的,手快的人,可以一下子割五垄,而且很快把对手甩在身后,我小学的校长,也是本家哥哥(同辈同姓)就特别擅长割小麦,一次拦五垄,百米长的麦地,半小时就割到头,而且麦茬低,麦捆整齐。后来才知道,他小时候能劳动开始,就爱学习,想早早脱离农村,所以每次割麦子都特别专心特别快速,为的就是想早点割完好回家看书,最终他以坚强的意志考上了一个中师,后来做到小学校长位置。小麦的高度让人只能半弯着腰,一会功夫就满头大汗,想逃是不可能的,所以小时候就特别怕割麦子。今天不割麦子就能收获的喜悦终于实现了,机械化的作业,一个人种几十上百亩土地也不用担心,大型收割机一会功夫就把干净的小麦送到家门口,省时省力干净快速,不禁感叹现在种地太舒服了。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割麦子

割完的小麦,就要一顺放好,还需要捆扎装车,如果车子是宽大的架子车,也有人家直接装上不去捆扎的,捆扎是个技术活,一把麦秆扭几下两头一插,就是一个麦秆,颇具观赏性,我是做不来,一般我家都是我父亲来捆扎。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捆扎麦秸杆

等所有的麦子运送到场里,就开始脱粒了,最早的时候都是用牛套着石磙来回碾压,有了拖拉机之后,老牛慢慢就换成了拖拉机,现在拖拉机也早已被淘汰,联合收割机是收割脱粒一次到位,不要中间繁琐步骤了。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碾压麦秆

后来慢慢有了拖拉机,碾好了,就得起场,起场一般是成年男性完成,用木杈把碾压过的麦秆对方到边上,把剩下的麦子收起来,接下来就是扬场趁有风的时候,把轧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康和短秸秆,扬场第一要手臂有力气,第二得有风,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扬场。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扬场

干净的麦子运回家,剩下的麦秸还是不能丢,第一可以当燃料,在那个时候没有燃气做饭,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就是最好的燃料,第二那时候没有机械化,为了种地,每家每户都有一两头牛,牛可以干农活,牛也得吃饭,这金黄的压扁的麦秸杆就是最好的饲料,所以为了储存麦秸杆,需要把麦秸杆垛成垛,这个也是需要技术的,没技术的人,垛出来的麦秸垛不好看更甚的雨天会漏水,麦秆不能当饲料又不能燃烧,是极大的浪费,所以很多时候垛麦秸垛都是爷爷辈的亲自上阵。在一个下午的努力下,麦秆垛成型,像一个大面包,又像一个骄傲的路标,告诉众人麦子丰收了,主人勤劳且能干,所以很多时候大人说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回家种地做农民,我是不太苟同的,农民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农民也是有技术有条件的。至于今天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那就更需要技术了。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麦秸垛

今天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和无数玩具,那时的麦垛就是孩子们的天然乐园,无所顾忌,肆无忌惮,藏猫猫,不怕碰着磕着,家长忙着收割,也无心去管,全凭孩子自己打发时间的玩耍。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麦场上的孩子们

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提升,儿时的麦收间的美好,已经深深埋在了永久的记忆里!农民再也不怕收麦子苦收麦子累了,以前动不动就是一两个月的麦忙季节,现在两天就结束了。

又到一年麦收时,从杂粮馒头到白面膜,儿时关于麦子的记忆

现代机械的麦收时节

不禁感叹,时代变化太快了,其实更应该说,祖国发展太快了,看到网上巴基斯坦和印度还有很多地方依旧是手工割麦子,真的感激祖国,这几十年的大发展,是几个世纪所盼望的事,我们那么快就跨越过来了。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更多的是感恩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麦子   麦秆   芒种   麦秸   小满   布谷   白面   镰刀   杂粮   节气   拖拉机   作物   美文   小麦   儿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