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平原村庄

先说一下背景,我老家是农村,华北平原最南端,也就是皖北河南那一带,那时候农村教育不但落后,时间安排还极其不合理,一天三次上课(分三次到校,区别于现在的两次到校)。第一次是早上五点半到七点半(五点半到六点半是早读,中间休息十分钟,然后六点半到七点半上一节课),八点到家正好家中的大人下地劳作回来,一起吃早饭。第二次课是九点半到十二点,上两节课,然后回去吃午饭。第三次课就是下午两点钟到四点半,上三节课。虽然现在看起来这设置的很不合理,特别是早晨第一次上课,那时候家长没经历也不可能亲自接送,小学生五六点就起床一个人上学比较危险的。好在九十年代农村比较封闭,民风淳朴,记忆中没有学生出过事,而且孩子吃早饭的时间和大人契合(农村人都是早晨起床干活,干到八九点累了才回家吃早饭,我父亲至今都是这个习惯),所以家长对这种上课的时间设置也没什么反对意见。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冬天的村落外

具体时间已经记不起来了,应该是在1993年冬天,那时候我大概是小学三年级,按理说应该懂得啥叫犯罪分子,又是是重刑犯。大概是农村太落后,农村孩子的思想也太保守吧。一天早晨我起的特别早,大概是四点半左右,出门的时候月亮还在头顶,然后就去同村同伴家敲门,他也没啥不乐意,醒了就洗刷和我一起出了门,想想那时候家长心真大,孩子那么早出去一点不担心。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农村孩子上学路

学校就在我们隔壁村,从我家到学校也就五百米,沿着公路几分钟就到了,出村后我们两个背着书包往学校走,可以看到白茫茫一片,夜里下霜了,再加上少许月光映衬,感觉特别冷,我们两个就说去河沟里走吧,河沟挡风,走了大概一百多米,同伴说他带了火柴(那时候打火机还是刚出到农村,便宜的火柴依然是占据农村取火材质的首位),提议弄点干茅草,在河沟里点着了烤火取暖,孩子的从众心理使得我们两个都没有反对意见。于是就用手在河沟的地上划拉,收拾柴禾,奈何有白霜,手冻的通红也就只点了一小堆火。同伴看看无法达到取暖的效果,就对我说,你去那边地里,拽一些麦秸杆,那个容易烧着,我就上岸朝一个麦秸垛走过去,害怕被主人发现麦秸垛被偷,我就绕到了后面,准备拽一小堆麦秸,出来,也许是我跑出了声音,也许是白霜在脚下卡卡的响声,突然一个花白影子坐了起来,又瞬间批上黑色衣服。我也愣住了,刹住脚步,才看清楚,是一个人,就这样我和他对视着都没有说话,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大概三米左右。哗啦一下的响声吸引了我的目光,那应该是脚上铁器摩擦出的,我看到一条链子在他脚上,月光的映衬下,明亮又黝黑,反射着一丝光线。他把双手放在两腿之间,弯曲着双腿,一言不发。几秒钟后我回过神来,也没说话,迅速退到麦秸垛另一边,胡乱拽了几把麦秸杆抱着跑到同伴生火的地方。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麦秸杆

他并没发现我的不自然,自己弯腰翘屁股趴在火堆前呼痴呼痴的对着火苗吹,好让火苗着的大一些,听到我回来的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我偷回来的麦秸杆,抱怨说怎么就这一点,不够烤火用。我说太冷了,霜太父母,麦秸垛又结实,拽不动。我心乱如麻的往火堆里添加麦秸杆,并没有说其他的。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烤火

烤火结束,我们就去学校了,开始早读,这才发现来的太早了,班里就一个人,是有开门钥匙的学习委员。直到上课,我的心里仍然时不时想一下早晨来的路上遇到的那个人,为啥躺在那里,为啥有铁链子在腿那里。七点半下课后我飞奔回家,吃完饭就往学校赶,当然这次是我一个人,我的目的不是去学校写作业,而是想再去麦秸垛那里看看。不一会到了,根据早上的记忆去到麦秸垛那里,却发现没人了,整纳闷呢,发现不远处的另外一个麦秸垛边上有一个脚,没错,是光着脚的脚丫子,没想那么多,就朝那边走去。那时候农村每家每户都养牛耕地,麦秸就是牛的草料,如果没养牛的家庭,麦秸也是生火做饭的材料,没人随意扔了不要,所以地里的麦秸垛特别多,应该说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麦秸垛,大小不同而已。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地里的麦秸垛

那人看我一个小孩子走过来,就地坐着,依靠在麦秸垛并没有说话,也没拿衣服遮盖或者移动,这时候我才看清楚,对方是一个男人,三十多岁的样子,皮肤黝黑,并不胖,几乎是光头,光着脚,脚脖子上有一个铁链子,手臂上有一个铁链子,就像水浒传里林冲被发配沧州时候带的那样的铁锁链,衣服是蓝白条纹的,睡衣一般厚,身上还有一个黑色夹袄,因为他手腕上有铁锁链子,所以夹袄只能披在身上无法穿着。就在我愣愣的看着他的时候,他开口说话了:“你几岁了,你会和别人说看到我了吗”?我没有说话,他又小声的说:“能不能给他一个馍吃”,我仍然没有回答,默不作声的后退几步走了,那时候的孩子,没啥坏心思,也没啥主见,我当时不知道怎么想的,径直去我同学家找他玩(去他家看电视,他家和学校就一个马路之隔)。当作啥事都没有发生过。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麦秸垛

直到第二天下午一点钟吃完饭,准备去上学的时候,才突然想起那人说的能不能给他个馍吃?于是我溜到厨房,拿了一个馍包在衣服下,塞入书包就出发了。一会就到了麦秸垛那里,发现并没人了,于是我把附近地里的麦秸垛都转了一下,还是没看到有人,才明白,那人应该是走了。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戴镣铐

后来想起来不免有些后怕,那人的发型应该是刚理不久,或者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发型,监狱不就是不能留长发吗?那人的衣服有蓝白条纹,直到我五年级学校组织看《少年犯》这部法治教育电影才明白,犯人在监狱都是穿这样的衣服,那人的手和脚都有铁链子,其实应该是镣铐,应该是犯了重罪的刑事犯罪的人才要带的。他问我要个馍充饥,应该是很久没吃东西了,应该是特别饿,看我是孩子,相信我应该不会说出去,才求我给他吃的。他经常变换所依靠的麦秸垛,应该是怕被人发现,因为养牛的家庭,是需要经常去拽麦秆喂牛的。避害趋利的思想让他尽可能少的和别人接触,好隐藏自己,所以才换到没被人动过的麦秸垛那里,因为没被动过就表明麦秸垛主人家没养牛,不需要拽麦秆。

那年冬天我放走了一个重刑犯,至今后悔不已

刑事犯罪人员

转眼这事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我在想,我当时如果把这事早点告诉老师或者家长,那人会不会就被抓了,或者我也成了抓坏蛋的小英雄,哎,时光匆匆啊,我已然是而立之年的家长了。


码字不容易,根据本人记忆真人真事,喜欢的话,请点赞评论支持,关注我,后续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原创不易,你的支持和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夹袄   麦秆   麦秸   白霜   河沟   铁链   美文   同伴   早晨   后悔   冬天   家长   说话   衣服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