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成王败寇,是硬道理

#读书笔记##读史#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前的六七十年,是黄老政治的全盛时代。为什么是道家呢?历史就是阴差阳错,让老子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在秦始皇嬴政到刘邦期间,似乎得到了恰如其分的注解。

时势造英雄、成王败寇,是硬道理

1.老子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秦朝从法家,特别是有商鞅变法这个好基础,可谓法令滋彰,但结果盗贼多有。

2.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秦朝就是以死惧民而弄到民不畏死,最后把自己根基搞掉了。

3.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秦始皇和西楚霸王项羽都以飘风骤雨的武功震撼一世,但二位都不终朝日。

时势造英雄、成王败寇,是硬道理

4.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秦始皇是最“有为”的皇帝,每天批阅不到一定重量的文件坚决不睡觉,而转眼间秦朝败亡;项羽是一个“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的坚执者,最后弄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刎。

5.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刘邦的强处就在于能“自知”“自胜”。自己本来就是个“酒色”混混,入了咸阳虽然动了心,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听劝,能“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且对项羽低首下心。

时势造英雄、成王败寇,是硬道理

6.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刘邦开始装聋作聩,听项羽为所欲为,继而侧击旁敲,力避正面冲突;开始弃关中给项羽的部将,入汉中后烧毁栈道,示弱无还之心,继而弃关东给韩信英布,以树项羽死敌。终席卷天下,成就帝业。

老子也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就是物极必反。黄老学说在汉初鼎盛几十年,到了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还是被取代了。

当然,也有说法讲汉武帝并不是忠实的儒家信徒。比如:儒家讲“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他却几倾全国之力南征北战,灭朝鲜,通西域,破楼兰,降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境),特别是臣服心腹大患匈奴,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时势造英雄、成王败寇,是硬道理

或许,什么思想本无对错,甚至无关全局,就像大白话讲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时也,势也。或许,连最适合的也根本无从说起。因为历史就是一条线,往而不复。评点历史之时,很容易“马后炮”,很容易自觉不自觉避重就轻、顾此失彼、断章取义,却很难将特定时空下各种变量包括偶然因素都考量权衡清楚,然后推演一遍。

一句话:时势造英雄。成者王,败者寇。

(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董仲舒   修文   乌兹别克斯坦   乌江   朝日   低首下心   项羽   儒家   时势造英雄   儒术   成王败寇   秦朝   汉武帝   刘邦   法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