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心净化,必先要人生美化——读《谈美》等几本美学经典

引子

“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朱光潜《谈美》(1932年)

要人心净化,必先要人生美化——读《谈美》等几本美学经典

艺术与哲学

鄙人喜欢艺术,但自知一直野路子。之所以一直拒绝看关于美学或艺术的理论,是怕影响自己,破坏了感觉。皆因鄙人一直觉得,艺术和哲学不一样。哲学是智慧(古希腊词源即“爱智慧”),人要更懂哲学、更有智慧,必须要多看哲学。古今中外、各家各派哲学理论都看一些,眼花缭乱也好,混沌中狂轰乱炸、摸爬滚打才能打通经络、触类旁通,才会更清醒、更智慧;而艺术则不然,它是主观的、个性化的、自我陶醉型的、与他人无关的,要少受人(理论)影响,索性随性到底。

要人心净化,必先要人生美化——读《谈美》等几本美学经典

读书小历程

前不久,又觉得还是看看吧。不该那么懦弱和固执,哪些地方该吸收、该学习,哪些地方该批判、该过滤,大致还是有个判断的。再说开卷有益、求同存异,路子太野也不好。

于是,先看了李泽厚先生“美学三书”中的《美的历程》《美学四讲》两本,前天开始看朱光潜先生的《谈美》。第一感觉是,喜欢美学而且懂一点历史和哲学,再来看这三本书,难度不大,好多说法很亲切。

现在看来,看看也挺好。不知道看多了好不好?也许不好,也许更好。

要人心净化,必先要人生美化——读《谈美》等几本美学经典

美学三书

《美的历程》

这本书很有名气。其本身语言就非常唯美,把中国古代的美(审美)梳理得丝丝入扣、惟妙惟肖,特别是从大历史观大文化观的视野对古代各个时期美的轮廓,特别是演进的深层根源作了透彻分析。

冯友兰就评道:“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总之它属于那种看了还想再翻的书。

要人心净化,必先要人生美化——读《谈美》等几本美学经典

李泽厚教授

《美学四讲》

这本书则哲学味浓一些,重点在美、美感、审美、艺术的本质、结构或者说机理的分析方面,创造了“建立新感性”“积淀”等新概念,反复用了马克思“自然的人化”这个点,多角度建构了人类文化本体论的实践美学。

个人虽然过滤掉了其中某些哲学方面的“弯弯”,但总体上看仍不失对其层次分明的大格局所深为叹服,特别是关于艺术部分。

要人心净化,必先要人生美化——读《谈美》等几本美学经典

谈美

《谈美》

最后说几句正在看的《谈美》吧。(注意不是《谈美书简》,是作者另一本书)。

正式翻看之前,先把美学泰斗朱光潜先生的生平好好查了一遍,惊叹于其中的很多事情,看得出,朱先生不愧是学贯中西的美学大师。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其《文艺心理学》基础上写给青年的普及读物。语言非常平实,但能感觉出,娓娓道来中力透纸背的内功。但愿不是光环效应,继续看吧。

要人心净化,必先要人生美化——读《谈美》等几本美学经典

朱光潜先生

值得一提的,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当时(1932年在国外留学)“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那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试想现在,一张纸、一支笔、什么书都不查、什么网都不上,还有多少人能写出东西来?而且近90年前朱先生写的东西,有些话在当下看起来,仍然振聋发聩(比如文首的“引子”)——而那时他才35岁呢。

只能说,大师就是大师。

#读书##美学##全民荐书人#(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美学   古希腊   怡情养性   力透纸背   人心   要人   引子   路子   美文   中国   历程   哲学   大师   智慧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